美中换囚 分析:北京改变情报策略
▲中美日前达成换囚协议。(图/CFP)
文/中央社台北7日电
美中日前罕见达成换囚协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曾领导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驻北京办事处的崔浦礼分析,中国此前很少采取类似行动,这次换囚表示中国情报策略的明显转变。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崔浦礼(Holden Triplett)指出,间谍交换在美苏冷战时期曾是「常规操作」,是对手之间博弈的一部分,但是中国此前很少采取类似行动。
他进一步解释,中方推动换囚的核心目的是在于保护其情报人员。中方担忧,一旦情报人员在美国长期服刑,可能会泄露更多情报讯息,同时也会削弱其国内情报网路的信心。通过这次换囚,中国向其情报体系发出了明确讯号,即使在高风险任务中,他们依然会受到国家的保护。不过,这种交换实际上隐含着中国对间谍活动的间接承认,与中国过去始终否认从事间谍活动的立场存在矛盾。
崔浦礼表示,对于美方而言,间谍交换同样意义重大。通过释放被关押的人员,美国向其情报工作者传递了一个强烈的讯息:无论身处何地,美国政府都会全力保护其安全。
然而,这种交换模式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他认为,这种做法可能会让中国效仿俄罗斯「人质外交」的模式,通过拘留更多美国公民,作为未来谈判的筹码。
崔浦礼指出,这种风险尤其值得普通赴中国的美国公民警惕,因为他们可能在无意间卷入大国间的政治博弈,甚至面临被关押的风险。
至于中国释放3名维吾尔人,崔浦礼认为,中方很可能从美方获得了相应回报。中国的外交方式一贯以交易为核心,主动释放政治敏感人物的行为不太可能是单纯考量改善双边关系。
美中日前宣布达成换囚协议,双方各互换3名对方囚犯返回本国。另外,据纽约时报2日揭露,此次协议中,还有3名维吾尔人获准离开中国,包含关注人权议题的维吾尔裔律师特克尔的母亲马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