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驻华大使回应中国指控 :不是大国应有风范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伯恩斯个人推特)
「不是大国应有风范」,美驻华大使回应中国指控:美中关系继续螺旋下滑。(伯恩斯个人推特)
据美国之音报导,自中国侦察气球闯入美国领空被击落后,北京是否给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等问题让美中关系的下滑趋势一步加剧。中国外交部连日来对美国进行严词批评和指控引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回应,指中国的粗暴宣传,「不是大国应有的风范」。然而,分析认为,美中双方仍有沟通,关系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中国外交部继本周一(2月20日)发布《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报告后,周三(2月22日)又点名批评了美国总统拜登「说一套做一套」和国务卿布林肯「口出狂言、颠倒黑白」。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Amb. Nicholas Burns)周四在推特发文,指中国发布的所谓美国霸权报告是「粗暴的宣传,不是大国应有的风范」。伯恩斯大使还表示,「美国随时准备好,进行有意义的合作,来解决共同的全球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一号人物、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王毅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到访莫斯科,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丁,强调中俄关系「稳如泰山」,并证实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俄的报导。而在此之前,布林肯国务卿严厉警告中国不要给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提供「致命性援助」(lethal support),否则将产生严重后果。
慕尼黑会晤未能使紧张降温
报导称,2月18日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的间隙举行了一次被美国媒体形容为「颇具对抗性」的会晤。布林肯警告中国侦察气球侵犯美国主权和领空的做法决不能再发生,而王毅则指责美国击落他所说的中国「民用气球」是「滥用武力」,其反应是「荒谬且歇斯底里」。他也没有就气球事件向布林肯致歉。外界原本期待布林肯与王毅的此次会晤能够给气球事件后紧张升级的美中关系降温。
美国之音引述《中美印象》网站主编刘亚伟分析,北京可能是在向华盛顿展示出一种姿态。「你们要是跟我们斗争,我们就奉陪到底,你们要是还想跟我们谈,那就要有所诚意。」
《华盛顿邮报》外交政策与国家安全专栏作家乔什·罗金(Josh Rogin)在他的专栏文章中指出,拜登政府修复与北京关系的努力吃了闭门羹,「拜登政府到慕尼黑,积极地寻求与中国修好,但在公开和私下里,中国的最高外交官拒绝了这一提议。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气氛紧张的会晤表明,北京无意与美国缓和关系。」
中国接下来发起了一系列针对美国和支持俄罗斯总统普丁的外交和舆论宣传攻势,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将其描述为俄罗斯对北约扩张的正当回应。中国官媒对美国形象不利的消息进行了大肆的报导,包括记者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声称美国是破坏俄罗斯到德国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幕后黑手和俄亥俄一列运送有毒物质火车脱轨事故造成的环境灾难。中国外交部还将其发布的《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英文版,分发给西方媒体记者。
美国之音引述非党派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分析,美中关系接下来只会更糟。「很明显,双方之间几乎没有信任,中国最近的激烈言辞是试图转移其在间谍气球活动中遭遇的尴尬。」
报导称,中国最近对俄罗斯的公开表态也令华盛顿感到担忧。在莫斯科,王毅对俄罗斯总统普丁说,「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更不接受第三方的胁迫。」这似乎是对布林肯警告北京不要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支持」的回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显示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武器和弹药,但拜登政府认为,北京可能正打算这么做。
报导引述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亚太安全研究主任帕特里克·克罗宁(Patrick Cronin)表示,华盛顿希望强调中国支持俄罗斯的界限,并画下红线,劝阻中国今后不要采取进一步破坏美中关系的行动,这可能让北京觉得丢了面子。「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失败,而美国也不能允许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得逞。北京可能希望保留向俄罗斯输送武器的选项,而且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受被美国指使而丢了面子。」
中国并没有直接否认正打算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弹药的指称,但反指美国是乌克兰战场的最大武器提供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说,「我们从不接受美国对中俄关系指手画脚甚至胁迫施压。」
《华尔街日报》的报导说,被战争严重削弱的俄罗斯令中国领导人越来越担忧,俄罗斯是中国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最重要地缘战略伙伴。
报导说,北京的一些外交策略人士提出,中国是否应该考虑出于防御目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这会大大增加冲突的成本,也会让中国在提出结束冲突的方案有一定影响力。但接近中国决策层的人士也表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不愿意看到俄罗斯和普丁的实力因战争而被削弱。
报导引述保卫民主基金会的辛格尔顿分析,对中国领导人来说,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不要帮俄罗斯打赢这场战争,而是确保普丁不要输。「中国可能认为有必要增加对俄罗斯已经很有力的支持,甚至包括提供致命的援助,如果中国相信这种支持对于防止俄罗斯的失败是必要的。」
北京任何对俄罗斯的军事援助都将对美中关系构成巨大冲击。据《华尔街日报》的报导,拜登政府正考虑公布其认为显示中国权衡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的情报。
但《中美印象》网站主编刘亚伟认为,经过慎重考虑,北京最终可能还是会选择自我克制。他说:「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还是会非常非常慎重,不会轻易地向俄罗斯提供lethal support(致命性的支援),因为中国的经济跟全球经济,特别是欧洲和美国的经济是盘根错节、高度相互依存的。」
也有分析指出,尽管美中关系的恶化势头令人担忧,但双方仍保持了克制,并致力于恢复稳定。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曾在欧巴马政府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台湾及蒙古事务主任的何瑞恩(Ryan Hass)表示,双方仍在沟通以表达各自的关切。「虽然应该提高对风险的认识,但现在没有理由对美中关系的崩溃进行宿命式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