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小孩怎麼養:蒙漢民族搶破頭的「蒙古族幼兒園」?

草原民族,在现代都是怎么养小孩的呢? 图/法新社

「我们蒙古族是不会在孩子身上花钱的。」

一次偶然的社交场合中,在中国大陆内蒙古自治区,经营私立蒙古族幼稚园的园长格日乐图这么对我说。这个说法激起了我对「蒙古族怎么养小孩」的好奇,再加上家里正好也有一个即将入学读幼稚园的小朋友,当下便决定去他开设的幼稚园参观参观。

为了不打扰园方日常的作息或造成园内小朋友的困扰,我们约在周日上午。循着园长给我的导航指示,开车跨越了半个市区,在一个大楼群社区的一角找到了他开设的幼稚园。「好大的游乐场,以及好小的楼」是这个幼稚园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接着,园长从仅有两层楼、上下各约80坪的「独立大楼」里走出来,一边帮我开门一边向我解释:这里原先是社区的管理中心,后来居委会同意让他承租作为幼稚园使用,条件是必须为社区住户保留名额,让社区内的小朋友可以就近上学。

从「蒙古族幼稚园」的空间配置与设计中,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的蒙古传统文化。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蒙古族幼稚园,空间中常见圆弧线条的设计元素。 图/作者岛夫提供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同时也是官方宣传的「模范自治区」﹚,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要求下,为体现自治区的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得以自行决定地方的教育规划、办学形式、学制,以及教学用语。

因此,在内蒙古地区,从幼稚园到高中,教育系统都区分为蒙语和汉语两个系统。蒙语系统招收蒙古族学生、以蒙语授课,让自愿接受蒙语教育的学生可以一路从幼稚园念到高中。至于考大学的时候则可依志愿选填全国招收蒙古族学生或以蒙语授课的学校及科系﹙一般蒙语系统学生的最高志愿是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学﹚,如若要选填其他汉语教学的学校或科系,则可享一定程度的加分。

在这个脉络下,自治区各级地方政府往往会设立蒙古族幼儿园,作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评鉴指标。许多人也因为看中幼儿教育的商机,选择开设私立的蒙古族幼稚园,如格日乐图便是如此。他早年在日本经商,后来受到日本教育理念启发,认为日本幼稚园培养孩子独立处理生活事务的能力,而非书本上的知识教育,与蒙古传统培养孩子的理念相当契合,便想要「融合日本和传统蒙古文化的幼教理念」回国开设幼稚园。

内蒙古自治区是官方宣传的「模范自治区」。作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评鉴指标,自治区各级地方政府往往会设立蒙古族幼儿园。图为内蒙古幼稚园资料照片。 图/中新社

事实上,很多内蒙古地区的私立幼稚园大多标榜「日蒙融合」的教育理念。这些蒙古族幼稚园都混龄编班,不依年纪大小分成不同的班级,而是让不同年纪的小朋友混在一个班里一起生活。每个班都有固定的名额,每个学期有多少人毕业或转学,才会依缺额招收新学生。

「这是我们蒙古族的传统,年纪大的孩子要帮忙带年纪小的孩子…而且,让不同年纪的孩子在一个班里一起玩、互相照顾,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甚至早期蒙古族的孩子都要学会做饭,不会做饭不行的。现代的幼儿园已经没法培养这种能力了,但至少混龄是我们可以坚持的。」格日乐图园长这么跟我说。

因为不同年纪的小朋友在一个班里一起生活,所以日常生活的所有活动都必须相互帮忙才得以完成。举例来说,因为空间的限制,一个班所有的室内活动空间,上课、集体室内活动、吃饭、睡午觉…等都必须在一间教室里进行。因此,孩子们得自行按空间的需求搬排桌椅或床舖。这些活动一般班级老师或保育员注1不会介入,而是自行让年纪大的孩子帮忙或指导年纪小的孩子来完成。促成不同年龄的孩子相互沟通的能力,是蒙古族幼稚园教育的核心价值。

「这是我们蒙古族的传统,年纪大的孩子要帮忙带年纪小的孩子…而且,让不同年纪的孩子在一个班里一起玩、互相照顾,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图为呼和浩特市的蒙古族幼稚园。 图/中新社

此外,一如早前格日乐图园长不断跟我强调的,「不花钱在孩子身上」也是蒙古族幼稚园喜欢强调的价值观。这么说,不是指蒙古人对孩子很小气,或是真的不花钱在孩子身上,而是和台湾传统文化「穿二手衣物的孩子比较好带」的感知一样,在蒙古的传统文化认知里,让孩子们用「旧的东西」,他们才会「长大」。

为了证明这一点,格日乐图园长带我去储物间看孩子们的床舖和被单。他说,入学的孩子们一般不会用新的床单或被单,而是使用上一毕业/转学学生留下来的被褥,一届一届使用到无法使用为止。即使床单上面因为孩子们尿床或玩耍而沾上洗不掉的污渍,也会在消毒或曝晒后继续使用。

只是,如果不同年纪的孩子混成一个班,那他们怎么上课呢?格日乐图园长指了指窗外说,「我们不太上课的,大部分的时间孩子们都在外面玩…有时从早上玩到下午放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潜意识中承袭了草原游牧的文化基因,让小朋友在「广阔的天地里」亲近自然,似乎也是传统蒙古文化照养孩子会强调的价值。

如果不同年纪的孩子混成一个班,那他们怎么上课呢?示意图。 图/中新社

「我们不太上课的,大部分的时间孩子们都在外面玩…」潜意识中承袭草原游牧的文化基因,让小朋友在「广阔的天地里」亲近自然,似乎也是传统蒙古文化照养孩子会强调的价值。图为蒙古幼稚园资料照片。 图/中新社

就我近期访问过的三家内蒙古自治区内的蒙古族幼稚园来说,园里室外玩乐的空间都远远大于室内活动的空间。即使在现代化的劳动经济分工社会里,人们已经远离了传统的游牧生活,成为城市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但他们仍然有意无意地透过幼稚园空间的配置,传达着这个民族对传统游牧生活的倾慕与回想。

至于少量的「上课时间」,有一半是上音乐课和美术课,有时在蒙古国请来的音乐老师指导下,以蒙语学习基本的传统民谣歌唱和音律技巧,有时在班级老师、保育员的指导下,从事简单的绘画或劳作活动。

最后仅存极少量的「正规」课程时间,才会依年纪分成不同的小群体。由班级老师带着特定年龄段的孩子们上英语、数学,或拼音课,而其他孩子则在配班老师和保育员的照顾下从事其他的活动。

但结束一上午的参访之后,我一直在想:格日乐图园长跟我说的那一番大道理,究竟是因为他的幼稚园空间太小,而想出来的托辞?还是真的是蒙古文化,与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作息妥协的结果?为了解开疑虑,几周之后我又找到了一位蒙古族朋友W,央求他趁接女儿放学的时候,顺便带我参观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公立蒙古族幼稚园,看看公立和私立有什么不同。

少量的「上课时间」,有一半是上音乐课和美术课。最后仅存极少量的「正规」课程时间,才会依年纪分成不同的小群体。图为内蒙古幼稚园资料照片。 图/中新社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稚园始建于1982年,是中国境内第一所以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公立幼稚园,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幼稚园。园内共18个班级,6个班级属于混龄式教学的「蒙氏班」注2,包括4个纯蒙语教学班和2个「加授蒙语」班(以汉语为主,但时不时会夹杂蒙语),而其他12个班级则按一般幼稚园分龄的编班方式,分大、中、小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各4个班,完全以蒙语教学。

而为了呼应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典,呼和浩特市幼稚园2013年便开始筹建南园区。南园区先后投资了1.3亿人民币,于2016年底正式开班授课,园内的班级编制/数量、教学方式、管理制度都和北园区一模一样,是目前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民族幼稚园。

随着W走进南园区,马上就被园里的各项设施给震摄住了。除了广场上的游乐设施仿照传统蒙古包和勒勒车的造型进行设计外,各建筑物的外型设计都是椭圆或整圆的,一方面模仿蒙古包的造型,体现蒙古文化崇尚蒙古包、「返本归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呼应官方所强调的「民族团结」之意。

除了游乐设施仿照传统蒙古包和勒勒车的造型,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稚园的各建筑物,外型设计都是椭圆或整圆的,体现蒙古文化崇尚蒙古包、「返本归原」的思维,也呼应官方强调的「民族团结」。图为呼和浩特市公立蒙古族幼稚园。 图/作者岛夫提供

更令人惊讶的是,走进建筑物里,里面所有的空间安排都是顺着外型的大圆而分割的,就连隔间墙都是圆弧曲线的,这一方面与蒙古包内部必须沿着内墙圆弧来布置家具的文化思维相呼应,另一方面也避免孩子在室内跑跳的过程中受伤。

此外,和私立的蒙古族幼稚园一样,为了适应蒙古文化教育的需求,以及日蒙融合的「培养独立生活技能」、「大量游玩、少量学习」的幼儿教育目标,室内也规划诸如蒙古特色文化室、生活体验馆、室内球场、剧场…各种想得到、想不到的游乐空间都有。主建筑物里甚至还有一间「综合戏水馆」,平时摆放各种玩具供不同班级的孩子们轮流来玩,夏天的时候则注水成为大型的戏水池,让孩子们在里面玩水。

「成天玩不用坐在教室里上课,如果是我也想要把孩子送来啊,太欢乐了。」我向W这么说。

「应该也会有不少汉族家长想把孩子送来吧?」我问。

「嘿嘿嘿,你讲到点上了。」W回道。

日蒙融合的教育理念,「应该也会有不少汉族家长想把孩子送来吧?」图为内蒙古幼稚园资料照片。 图/中新社

还来不及向我解释,我已随着W走上三楼,进入乐乐(朋友女儿的小名)读的「蒙氏二班」,迎面就看到乐乐滑着直排轮往前跌了一大跤,撞得脸都肿了。他坐在地上大哭,但班上的老师和保育员根本不在乎,只有附近其他小朋友过去关心、帮忙。「不上课的时候,老师就是放着让大家疯玩,除非有严重的冲突或造成生命危险,一般根本不管,都是让孩子们自己互相帮忙的。」W这么说。「所以要送孩子来上蒙古族幼儿园心脏要很大颗啊。」我这么回答他。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就算心脏够大颗,南北两园区的蒙古族幼儿园都不是说进就能进的,得要父母一方是蒙古族、落籍呼和浩特市,且孩子入学前会说蒙语才「有机会」进去。特别是蒙氏班,每年毕业多少学生才会按缺额招收同等名额,每年好多家长挤破头也没办法把孩子送进去。

一般而言,要入学的孩子得先「面试」,由家长带着进房间里,主考官会用蒙语询问孩子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名字、兴趣爱好、家庭状况,或是桌上摆的玩具、糖果怎么说,孩子得流利回答才有被选上的机会。

「至于汉班(笔者注:指的是「加授蒙语」班),全是官老爷的阿哥格格,一般人就不要想了。」W这么跟我说。

「不上课的时候,老师就是放着让大家疯玩,除非有严重的冲突或造成生命危险,一般根本不管,都是让孩子们自己互相帮忙的。」但就算心脏够大颗,也不是想进去读就能读。图为内蒙古幼稚园资料照片。 图/中新社

内蒙古地区的公立蒙古族幼稚园,原先是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要求之下,作为蒙语教育系统最基础的启蒙教育单位而设立的。不过,在汉语作为「现代化」主流语言的社会情境下,早期蒙古族的家长将孩子送到蒙古族幼稚园的意愿并不高。

除非家长对传统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有非常高的认知与执着,否则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90年代,一般蒙古族家长大多普遍认为孩子必须从小学会流利的汉语才能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成为「人生胜利组」。在这样的思维下,不仅公立蒙古族幼稚园的入学率偏低,也没有设置「汉族班」的需求。

为了扭转这样的认知、提高入学率,以塑造中国境内「民族幼稚园」的典范,近年来不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均投注了大量的资源,让公立蒙古族幼稚园从空间规划、硬体设施,一直到师资培育﹙如乐乐的班主任老师拥有内蒙古师范大学幼儿教育硕士学位,而且必须定期接受职业培训﹚、活动安排/课程设置都是一时之选。

近年来为塑造中国境内「民族幼稚园」的典范,不论中央或地方政府均对蒙古族幼稚园投注了大量的资源。图为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稚园的学童们,学习民族舞蹈。 图/中新社

同时,园方也将传统蒙古混龄教养的文化用现代的「蒙特梭利教育法」包装,打造科学教育的形象,导致许多在政府机构工作的汉族「官老爷」们也开始想把孩子送到公立的蒙古族幼稚园。为了回应这些需求,又不能违反「蒙古族幼儿园」招收蒙古族的初衷,园方只好以「民族融合/团结」班的名义开设专班,成立以「汉语为主,夹杂蒙语」的「加授蒙语班」。

因此,作为民族政策的一部分,一般蒙古族的幼儿上蒙语班不收学费,仅需负担教材费用即可,但「加授蒙语班」的幼儿则必须缴纳一年约4,000元人民币(约新台币1.8万)的学费。

即便如此,因为南北校区各自只有两个混龄的「加授蒙语班」,并不是所有在政府机构工作的汉族「官老爷」都有机会把孩子送到公立的蒙古族幼稚园,很多时候,还得找到关键的人脉,并「花点钱」疏通才行。至于一般人,就更不必想了。

此外,作为中国「民族示范幼稚园」,这里也常常是其他省份、自治区盟市的官老爷们参观的对象。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稚园的空间建置,不只体现着「蒙古族怎么养小孩」的文化理念,同时也反映着「主流权力怎么『凝视』蒙古族的小孩,让他们成为官方『民族团结』论述内容的『道成肉身』」。

作为中国「民族示范幼稚园」,这里也常常官老爷们参观的对象,反映着「主流权力『凝视』蒙古族的小孩,让他们成为官方『民族团结』论述内容的『道成肉身』。」图为内蒙古幼稚园资料照片。 图/法新社

接到乐乐,一行三人走出主建筑后,我们迎面又看到一个蒙古包和一条小小的「人工河」。「这应该也是仿照草原上的情景设计的吧?」我指着蒙古包问W。「我要去河边看有没有青蛙」,W还没来得及回答我,乐乐就喊着冲到前面去了。「天气这么冷哪有青蛙,走了,再不走保安叔叔要来赶人了。」随后,W也跟着乐乐的背影追了上去。

在那一刻,看着父女俩奔跑的背影,我不只了解了格日乐图园长对我说的那一番道理都是真有其事,还看到了那些平时在学术论文里的抽象民族理论,怎么透过幼稚园的空间配置而具体化,让蒙古族的孩子们成为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被展演」的对象。传统与现代、日常生活与政治操作、少数民族与主流权力似乎都在这个空间里回荡交错。

▌备注

从过去到现代、草原到城市,「蒙古族幼稚园」中可以看见蒙古族的孩子们,如何成为「被展演」的对象——传统与现代、日常生活与政治操作、少数民族与主流权力似乎都在空间里回荡交错。 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