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 吸海洛因走钟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当名画遇见毒品」特展,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原图),被kuso成吸毒后的模样,借此强调吸毒的危害。(教育部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当名画遇见毒品」特展,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被kuso成吸毒后的模样(哏图),借此强调吸毒的危害。(教育部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原本丰腴的蒙娜丽莎吸毒后,变得消瘦及皮肤病变;潘朵拉因好奇打开装有毒品的毒害之盒,脸上出现毒疮、瞳孔放大;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近日推出「当名画遇见毒品」与「南安小熊安在否」特展,其中世界知名画作《蒙娜丽莎》及《潘朵拉》经过Kuso改作,都因遇到毒品而变了样。

国内疫情警戒7月27日起降为二级,教育部所属的社教馆所有条件开放。自然科学博物馆公益性特展「当名画遇见毒品」,由法务部毒品防制基金反毒计划支持,透过改作名画、寓教于乐,传递毒品危害与陷阱的讯息,让青少年心中种下预防毒品成瘾的种子,也呼应教育部反毒教育工作。

特展共改作24幅世界知名画作,每幅改作均有不同的毒品主题故事。如改作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文西代表作《蒙娜丽莎》,原作中女子丰腴优雅,特展改作则呈现吸食海洛因成瘾后瞳孔缩小、病态消瘦及皮肤病变外貌,让大众了解海洛因的毒害。

另改作英国画家罗塞蒂作品《潘朵拉》,呈现潘朵拉因好奇打开装有毒品的毒害之盒,受到毒品影响,脸上出现毒疮、瞳孔放大等病征,说明好奇心是碰毒成瘾的第一步。

除了平面画作,特展还放映2部由改作画作制成的动画,《吸毒大脑在呐喊》改作自孟克的《呐喊》,说明毒品将使大脑失控;另一部动画以桑特沃特全家福画作为起点,呈现毒品进入家庭后家人一一消失的悲剧。

另一档「南安小熊安在否」特展,则介绍台湾首例野放成功的台湾黑熊「妹仔」的故事,是台湾第一次野放脱离母熊的幼熊案例,在台湾黑熊保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更多科博馆特展档期及内容,详见官网:https://www.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