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 圆梦 | 护航梦天路 这是系统工程师的回答

2022年10月31日,椰林海岛,轻微吹拂,在文昌航天的发射场,伴随着震天巨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划破长空,直刺苍穹,将梦天实验舱送入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党的二十大后空间建造任务的首战,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望着任务成功的大红屏,中心技术部的系统工程师们击掌相庆,过去的两个月时间,他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一线,承压作战、连续作战,克服了任务并行、场区封闭的现实挑战,高标准完成了各项任务准备工作。展现出系统工程师精益求精、严慎细实的良好风貌,向党、向祖国、向人民递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紧锣密鼓中,人人都是“多面手”

“梦天实验舱是空间站任务承上启下的一环,也是今年文昌航天发射场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抓进度、抓质量都不容有失。” 技术部系统工程师负责人刘成国说。为了打赢梦天实验舱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之战,技术部系统工程师顶住压力,砥砺奋发。

近年来,西昌、文昌两场任务数量突飞猛进,作为发射中心技术总体单位,技术部系统工程师辗转两场四地工作已是常态:西昌,开展长征二号、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任务;文昌,组织长征五号、长征七号发射任务;海口,科研创新工作同步进行……在这样紧锣密鼓的节奏中,系统工程师团队的成员个个都成了“多面手”:协调各系统的测试流程,核对每天的测试项目与结果;加注系统工程师张青既懂得低温加注,又对发射场供气系统了如指掌;电力系统工程师杨德刚结合多年执行任务经验,完成了场区供配电系统风险分析、安全可靠性措施,真正做到任务供电保稳定、保连续、保可靠;通信系统工程师任松在火箭进场前提前一个月对场区光电传输进行全面排查检修,确保通信畅通可靠;计量系统工程师张东云和他的团队24小时监测场区电磁信号确保无线信号安全;梦天实验舱任务结束后,测发电测系统工程师晏政继续在发射场开展射后设备恢复,加班加点确保检修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在100余公里外的海口,重点实验室工程师张东玖持续探索防腐蚀最新成果,为为塔架披上"防腐战甲"……

(系统工程师:晏政、甘思旧、张东云、张青、张东玖)

在高密度发射的形势下,近200名系统工程师常年扎根场区。“多的时候,一年有近300天都在执行任务。我们不是不想家,只因心怀一个航天梦;也不是不累,只因肩头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的使命。”刘成国动容地说。

荣誉挑战前,个个都是突击队员

“摆杆展开正常!”火箭点火前,一声清脆的管道脱落声对于系统工程师来说无异于最美妙动听的音乐。

此次梦天实验舱任务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第一次航天发射任务。在系统工程师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是突击队员,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晚上11点、深夜2点,甚至通宵达旦,总装测试厂房和数据判读间总是灯火通明,只要任务需要,系统工程师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数据处理系统工程师覃杰和同事们针对远程实时数据做交换仿真试验,历经几个晚上的煎熬后,最终以9次试验加载、2000余组测试数据,为梦天实验舱任务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接到台风“纳沙”登录的当天,气象系统工程师立即兵分三路着手准备,多系统判读有条不紊地并行气象预报任务,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了齐备完整的试验数据,为火箭顺利转场寻觅明朗的“天窗”……

“我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气象系统工程师庄家泰说。

70多个平凡的日日夜夜里,系统工程师争分夺秒、勇往直前,在完成技术工作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关于星辰大海的航天梦想。

“90后”的宣言:“梦圆航天,正当其时”

在航天人“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下,一群“90后”成长为长七研制团队的中坚力量,他们正以实际行动展现着新一代航天人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在直径为20米的活动发射平台上,总能看见塔勤系统工程郭棒一丝不苟地查看产品运行状态的身影。设备更换、软件升级、策略优化……每一次执行任务,他都需要充分调试并及时完善技术文件和操作手册。“想到自己从事的是如此神圣的一份事业,再苦再累都不在话下。”

为了实现数据传递的规范化,完善靶场手册,负责质量监督工作的程阔需要寸步不离地站在操作手身旁仔细观察。看到火箭内测控插头连接不稳固时,他都会及时提醒操作手进行处理,并完成多媒体记录:“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必须严格每一次质量监督,确保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在任务过程中,系统工程师们还持续探索实践“1+M+N”任务谋划模式,围绕“两点一线”开展问题研究,总结凝练“三层”“三制”“三库”制胜机理,严格执行“五按”“五零”“双想”“双五条归零”等制度规定,牢牢坚守质量管控“七个始终坚持”原则,牢牢把握地面设备设施“六个规律性认识”,用质量保进度、靠质量保成功。担任计划协调组工程师的辜振文说:“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后,测发流程质量监督耦合更加深入,覆盖更加全面”。

“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是中华民族的夙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航天人能参与其中,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竭尽全力保证它的成功——梦圆航天,正当其时!”系统工程师李伟激动地说。

文字:毛星翔 何玲

摄影:黄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