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效应发酵 美国务院前官员:北京正祭出人质外交
日前才落幕的孟晚舟事件,充分显示北京愈来愈偏好人质外交。这不仅是人道问题,更凸显大陆与西方司法体系的落差。(图/中新社)
美国国务院前发言人欧塔加斯(Morgan Ortagus),以及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前助理国务卿史达伟(David Stilwell),26日投书「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文中认为,日前才落幕的孟晚舟事件,充分显示北京愈来愈偏好人质外交。这不仅是人道问题,更凸显大陆与西方司法体系的落差;对此,美国应加强法律制裁、提高旅游警戒等级等做法,让北京放弃此一外交模式。
长期以来,观察中国大陆的人士不断警告北京愈来愈偏好「人质外交」。这样的观点在孟晚舟事件中充分得到验证。2018年,加拿大以涉嫌违反美国制裁,而逮捕华为财务长孟晚舟。
此后不久,人在中国大陆的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商人史佩弗(Michael Spavor),便遭到北京的拘留。9月下旬,孟才刚回到大陆,康明凯与史佩佛也获得释放。
※效法北韩挟持人质以获利
作者认为,虽然北京多年来始终强调,康明凯与史佩弗遭逮捕与孟晚舟遭拘留无关,却无法解释为何在孟获释的几个小时内,康明凯2人也会获得释放。因此,正如同北韩一般,北京也开始使用劫持人质以取得有利政治结果。问题是北京的行为获得回报,而历史显示这种情况只会持续下去。这也代表着,前往大陆的政治与商界人士的安全恐无法获得保障。
事实上,从统计数据来看,前往大陆旅游而遭到拘留的风险相当低。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每年有近300万人前往中国大陆;被拘留者往往以在当地有商业或机构联系者为限,例如康明凯就专门为东亚一间非营利国际冲突组织提供建议。
然而,有鉴于北京行为的任意性,轻易忽略前往大陆的风险无疑相当不智。当然,北京持续否认为了地缘政治利益而拘留外国人。大陆外交部近日驳斥,人质外交的指控纯属假新闻,真正对民众进行外交胁迫的是美国而非北京。
文中举例,2020年秋天,大陆官员警告美国政府,其可能拘留美国公民,以回应司法部指控大陆科学家为共军窃取美国大学的研究成果。
2014年,美加官员以窃取美国敏感军事机密为由,逮捕1名大陆航太企业家,遭窃取的项目甚至包含F-35计划。两个月后,大陆从东北城市丹东逮捕加拿大籍高凯文和茱莉亚夫妇(Kevin & Julia Garratt)。
他们在缺乏证据下遭以间谍罪起诉,茱莉亚在6个月后获释,而高凯文则被拘留2年多,直到大陆公民承认侵入美国防产业承包商系统为止。
除加拿大公民外,美国人也成为北京目标。2018年,美国公民董和(Han Tong,音译)惨遭逮捕入狱,并经历3年的牢狱生活。她的两个孩子则被禁止离开大陆,直到上周一为止。这些似乎是对其丈夫施压,好让其返回大陆面临指控。文中强调,这些仅出于政治目的却故意监禁与起诉外国公民,俨然抵触人道原则。
文中分析,类似事件不仅具有政治目的与人道争议,更凸显大陆司法与西方的落差。北京法律体系明显与国际不相容,并缺乏独立的司法机构。这些等于向外国传递一明确讯息,即法律保护不但可以抛弃,也可成为有利可图的交易。在西方司法体系,法律保护民众免于政府侵害;但在大陆法律却保障执政的共产党,既不受民众的影响,也不受地缘政治的牵动。
※如何因应
文中建议,美国可透过三种管道回应大陆人质外交。第一,透过近日通过的《罗伯特‧列文森人质寻回与接纳问责法》,华府可对劫持美国公民的大陆个人、官员与司法官员进行制裁。
不仅如此,华府应将该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允许美国政府针对扣押美方或盟国公民的官员予以制裁。如此,就能针对北京拘禁加拿大公民的行为惩罚。
第二,西方国家应进一步阻止企业高层或其他有高度风险的公民,前往大陆旅游。目前美国国务院将中国大陆旅游风险列为三级,理由是当地政府「武断的执行法律」。事实上,美方应将警戒提升至四级,使北京与伊朗、北韩等经常扣押他国公民为人质的国家列为同等。
第三,商界应自我发声,使外界能听见遭大陆劫持或窃取智慧财产权的实况。企业也应考虑减少前往大陆的商务旅行,使北京知道扣押人质的作法所产生的后果。
孟晚舟曾表示,等待引渡的过程中,自己带着电子脚镣,软禁在豪宅之中,这样的折磨让她受够了。但为北京拘留的康明凯等人,却还没披露在大陆政府拘禁的真相。如果他们开口,西方旅客应仔细聆听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