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打造生态富民乡村振兴样板

密云水库水质保持Ⅱ类并稳中向好,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开工建设,285个村通过市级美丽乡村考核验收,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八成以上……近日,“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密云区专场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的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数据,展现出密云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实践成果。

持续完善“5+2”保水体系

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于海波介绍,密云区连续四年制定并实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工作方案,持续完善“5+2”保水体系(深化上游保水、护林保水、库区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和科技保水、全民保水),确保了密云水库绝对安全。自2021年以来,密云水库持续保持蓄水量30亿立方米左右的高水位安全运行,累计向下游生态补水18亿立方米以上,水质始终保持Ⅱ类并稳中向好,密云保水经验入选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典型案例,密云水库入选全国“美丽河湖”案例,被评为“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

密云区始终用心打造首都美丽后花园,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坚决筑牢首都东北部生态屏障。于海波表示,密云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一微克”行动,空气质量稳步提升,PM2.5年均浓度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密云区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保持100%,密云水库上游77条小流域全部达到生态清洁标准,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一;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密云发布了全市首个区级收录种类最丰富的生物物种名录,收录物种9类3785种,生物家谱日益丰富。

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开建

北青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怀柔科学城东区(密云区域)建设取得重大突破,“1+5”科学设施全部建成并进入科研状态,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发布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地球系统数值模型,破解了“卡脖子”问题,重要科技成果入选“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开工建设,整体布局北大医学主体功能,标志着密云绿色高质量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此外,“科学+城”的形态逐渐形成,带动中关村密云园加速提质升级。目前,密云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04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82家,居生态涵养区首位。

在发展壮大生命健康主导产业方面,密云区全力打造北大医学城、生命健康科学城和密云生命健康之城,出台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创新政策集成。密云区与北医成立生命健康产业联盟,与国药控股成立医疗器械产业联盟,举办生命健康产业推进大会,不断吸引聚集北医系、国药系健康医疗等领域资源。

密云区在特色文旅方面不断发力,统筹规划4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推出了4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和“水陆空”休闲度假新场景,打造24家“云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成功创建北京市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次连续多年保持在生态涵养区首位。

财政支出超八成服务民生

密云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高品质生态环境赋能乡村振兴,打造“生态富民”乡村振兴的密云样板,并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名单。

会上,于海波列举了一系列富民增收的举措。如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特色农业发展,密云水库鱼实现全域有机认证,其中蜂产业规模保持全市第一,密云还被列为全市唯一的西红柿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全区285个村通过市级美丽乡村考核验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数量(8个)居全市首位,完成12.1万户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工程,在生态涵养区率先实现全域清洁采暖;深化“1+9+N组团式帮扶协作”机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于海波表示,密云区的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保持在八成以上,每年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如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加快推动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建设,教育工作满意度连续7年保持全市前列;稳步推进全市唯一的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与北大医院、北中医三附院、北京安定医院等优质医院的合作共建不断深化,医疗卫生水平实现大幅提升;“邻里互助点”养老服务模式入选全国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持续不断推广完善,建成互助点353个、养老助餐点76个、养老床位5302张,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越发普及。

下一步,密云区将以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的实际成效,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文/本报记者崔毅飞实习生曾敏

密云水库全流域将布设生态要素监测“一张网”

昨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重要回信四周年,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水务部门获悉,密云水库全流域将布设生态要素监测“一张网”,支撑全流域统一规划、统一管控、统一标准和统一监测评价。

为了守护好密云水库这个“无价之宝”,近年来,京冀紧密携手,健全完善了联席会议推进机制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市水务局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专班副主任吴敬东表示,为期3年的首期补偿协议,共落实生态补偿资金21.5亿元。2022年8月,在首期协议的基础上,京冀签订了新一轮《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2021年-2025年)》。截至目前,累计向河北省拨付二期协议生态保护补偿资金10.045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密云水库上游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河湖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节约保护。

吴敬东透露,在前两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基础上,目前正在开展生态保护补偿指标及标准研究,为新一轮生态保护补偿提供支撑。

在推进生态保水方面,本市编制完成密云水库流域市域内22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推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实现一级保护区内全面禁养,二级保护区内存在污染风险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清零;编制白河、潮河、汤河等六条河流生态廊道保护修复规划方案;北京市域内179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全部建成,实现清水下山、净水入河入库。

同时,开展京冀密云水库流域联合执法检查,发现涉水环境问题60余项,已全部移送属地政府督促整改。此外,密云水库全流域范围内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10条河流入京断面水文监测实现全覆盖。

北京还将携手河北加快全流域“一张图”“一张网”建设。市水务局副局长杨进怀介绍,所谓“一张图”,是按照全流域全面化、北京市域详细化、重点区域精细化的目标,将密云水库流域数据汇聚和上图,实现全流域数据的统一汇聚、标准化处理与可视化展示。

而“一张网”,是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构建多部门、多层级、多尺度、多要素,覆盖全流域范围的监测网络体系,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杨进怀称,有了“一张网”,密云水库全流域统一规划、统一管控、统一标准和统一监测评价就有了支撑。文/本报记者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