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研究 大陆论述趋向中性
中研院院士张玉法6月30日举行《浮生日录》新书发表会,谈民国历史人物研究的现况与问题。(邓博仁摄)
高龄88岁的中国近代史权威张玉法推出新作《浮生日录》,呈现历年来与友人等各界往来的函件纪录。在新书发表档期中,他特地举办「民国历史人物研究的现况与问题」专题讲座,提到两岸过去对民国史研究立场相反,大陆曾秉持批判态度,相继出版《民国的三教九流》、《民国政海名流归宿》等书籍,但论述近20年趋向中性,像是《张自忠传》等国民党将领传记,便具备很高的学术价值。
张玉法表示,民国史人物研究非常复杂,除了人物亲属关系多,撰写史料时,很容易引起相关人等干涉,再来就是党派对立严重,「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如非身在其中,局外人很难知其底蕴」,同时虚无资料也很多,如民国史尊崇孙中山为国父,满清政府资料却将孙说成土匪,书写与研究均须谨慎以对。
在演讲上,张玉法以类型介绍民国名人,包含被列在「世界级领袖人物」领域的蒋介石与孙中山;「军事人物」段祺瑞、张作霖、白崇禧;「文教人物」蔡元培、胡适;「大众人物」凌波、杨传广;「危害芸芸众生生命与财产的人物,如土匪强盗」刘桂堂、李师科;「秘密会社等帮派人物」张啸林、黄金荣、杜月笙等。
张玉法说,历史名人能留名,端看其影响力,假如有名的程度仅限于地区或世代,「死了之后大家就把你忘掉,也不容易流传」,因此历史学者不会研究「暂时有名的人」。
张玉法提到,两岸三地民国史料非常多,香港最有名的是《春秋》杂志,台湾则是《传记文学》,大陆则有《名人传记》与《环球人物》,全都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