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访谈|一企一策,上海累计发放3.3万件重点企业服务包

今年年初开工之后,上海的重点企业服务包新增了很多产业政策,引发了广大企业的关注。截至目前,上海累计发放了多少服务包、这些服务包里又有哪些企业特别感兴趣的政策?

对此,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5月6日在做客《2024民生访谈》时表示,服务包是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举措。去年,市经信委发布了服务包的工作方案,目前已累计发放了3.3万件服务包,主要聚焦行业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单项冠军企业等,涉及95%的中小企业和90%的民营企业。可以说,3.3万家企业都拿到了一企一策的服务包,每个服务包中既有共性化的政策,也有个性化的政策,主要是帮助企业破解政策难找、难解、难报等问题,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更好助力企业稳预期、强信心,这也是政府加强企业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

张英说,考虑到很多企业并不了解所在行业有哪些特别好的政策,所以今年市经信委把市、区两级已出台的惠企政策进行了拆解,比如涉及产业创新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出入境服务、人才、商贸发展等方面的2200多项政策,按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大小进行排列组合;同时,将企业特别关心的市场准入、税收减免、要素获取等逐步纳入到服务包,今年首批市级55项“政策干货”已在上海市重点企业服务包专窗平台上线,都是企业重点关心的事项。

张英介绍,除了把服务包做好,市有关部门还建立了政企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市领导亲自带头,定点走访159家企业,区级、各个街镇都有相应的领导分批走访这些企业,为企业发放服务包,听取企业的意见。最近,市里也开始组织育新提质恳谈会,每个星期听取若干家企业的意见,这些意见和建议都会逐项分解落实,和相关的委办一起共同破解;同时把单个企业的意见汇聚成一类意见,变成政策,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

此外,上海还建立了一企一管家的服务机制,通过服务包构建了管家制度,有将近4200名各个条线的管家帮助企业了解政策,更好地提供一对一服务。这些管家都是专业人士,有些是做投资促进工作,有些做经济运行、企业服务,各个街镇、区县的领导同志都会参与到服务管家的队伍当中,针对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提供帮助和服务,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把队伍打造得更加专业化、业务更加精湛,使企业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此外,上海还在大数据中心的支持下建立了“一键通”平台,各个企业可以登录到这个平台,搜索自己所需了解的政策。围绕中小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比如融资难、融资贵等,该平台和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一起,今年一季度共同打造、上线了金融特色产品服务包,内含146项金融产品,围绕科技创新企业需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贷、沪科专贷、智慧知识产权贷款等提供点对点的金融服务。“我们还提供了人才服务包、投资促进包、数字化转型包、创新孵化包。这些不同的包,可以给不同阶段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张英说道。

在访谈中,张英还提到,按照国家的要求,市政府已经印发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方案,希望在十个领域设备更新上走在全国前列。上海也在编制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扩大产品创新应用的政策,鼓励更多创新产品在这一轮设备更新中能够用上去,比如通过把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材料首批次纳入到市级创新产品目录,让这些创新产品能够进入市场,纳入到大量的产品采购中。

张英进一步强调,在市政府印发的《行动方案》中,上海提出两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一是鼓励企业更多推动智能化,鼓励船舶、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更多使用智能化软件、机器人装备,智能化流水线,培育一批标杆性智能工厂,包括3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同时完成规上企业全面智能化改造。二是鼓励企业更多推动绿色化,通过设备更新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石化、钢铁等行业淘汰落后设备,推广节能高效。目标到2027年,推动更新改造300万千瓦电机和相关系统,新增光伏装机50万千瓦,储能应用功率达到20万千瓦,使整个生产制造的能效进一步提升;同时,推动2万个存量、自用的非智能充电桩升级替换,发展汽车零部件、航空发动机、船舶机械等高端产品再制造,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能力达5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