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任重道远

干胜道 陈妍村

近年来,市值管理引起了资本市场各方的积极关注,国务院国资委也表态要将市值纳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层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截至去年底,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占A股比例大约三分之二,总市值超过30万亿元。作为半壁江山的民营上市公司如何进行市值管理?笔者抛砖引玉,期望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有所裨益。

第一,走正道,莫走歪门邪道。民营上市公司要安心主业,不断提高公司内在价值。公司的股票市值最终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的。民营上市公司的董监高要心无旁骛,把精力放在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上,优化价值链管理,增收节支,保持财务弹性,提升盈利水平和盈利质量,适度并审慎利用财务杠杆,做好可持续发展。一部分民营上市公司老总热衷于跨界并购,崇尚外延式发展,盲目换赛道,导致核心能力下降,资源分散,陷入资金链断裂困境。在流量为王时代,民营企业家在处理与员工、客户、环境、政府、社区等各方关系时,要谨言慎行,防止引发舆情事件,导致股票价格受到牵连。股东增持、高管增持、股票回购、持续分红是适当的市值管理手段。个别民营上市公司搞伪市值管理,热衷蹭热点、编故事、找人抬轿来操控股价,对此要引以为戒,坚决避免。

第二,既要做好经营管理,也要做个正派守法有德之人。民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董监高在加强经营管理,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公平、合法合规进行信息披露的同时,还要加强法制素养,注重个人修为,防止个人不当行为影响公司股价。比如,2019年7月3日某上市房企董事长因猥亵女童消息曝光,当日其港股暴跌23.86%,次日其A股开盘跌停。个别民营上市公司老总不注重自己品行,涉赌、涉黄、涉黑、酒驾等事件时有发生,对公司市值管理、股价良性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即使是一些纯粹的个人道德领域的负面新闻,在流量经济时代,也可能会被无限放大,导致股价的异常下跌。

第三,既要激励,也要约束。民营上市公司要建立以股权为基础的长期激励机制,使得高管、中层骨干站在股东角度思考,减少代理成本,提升企业价值。民营上市公司要基业长青,必须要留住人才,通过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激励、股票增值权、影子股票等多种方式将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策划精英等的经济利益(收入、奖金、股权等)与股东长期利益(市场增加值、经济增加值、市场占有率等)绑定在一起。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民营上市公司的董监高,无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家族成员要主动作为,释放信号,比如自动降薪至1元,或者在股价达不到一定价位时不领薪酬,将自身经济利益与股东最为看重的市值紧密挂钩,休戚与共。某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于2024年7月29日,当公司股价跌到0.77元之际,向董事会申请停发个人薪水直至股价达到1.6元,而且发起顶格个人增持,收到了不错效果,股价随后恢复到1元以上,暂时避免了退市风险。

第四,既要做好自己,也要做好传承。不少民营上市公司,属于家族企业。家庭成员之间要妥善处理关系,避免争权夺利、治理结构危机。出于经济原因,相对来说民营上市公司董监高的婚变情况较多,家庭关系复杂性较一般家庭稍多。当涉及董事会换届、二代接班等重大治理事件时,容易出现矛盾激化、丑闻爆发等网络舆情,引起股价大幅下跌。目前股票市场已经出现了民营上市公司父子抢董事长职位、夫妻对薄公堂、子女争夺继承权等新闻事件。

第五,既要做好上市公司管理,又要做好上市公司治理。上市公司的股价稳定与控制权稳定有很强的关联。为此,要建立股东与公司之间的财务防火墙,防止股东财务危机传导到上市公司股价。近年来,一些民营上市公司实控人将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大比例质押,因股价大幅下跌被强制平仓而导致控制权变更的情形时有发生。2018年沪深两市共计3433家公司的股东参与了股权质押,质押股份总市值4.4万亿元,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0%,703家公司的股票质押比例超过50%,77家公司控制权易主,民营上市公司占比七成。民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因所持股票被司法冻结、自然人股东离婚、一致行动人关系解除等原因也会发生控制权潜在危机。

总之,民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妥善处理股东与企业、管理与治理、做事与为人、代际传承等众多关键问题。期待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涌现出更多像微软、苹果、谷歌、Meta、可口可乐那样的高市值企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排头兵,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