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 the Gap 愛無間隙:倫敦地鐵裡,跨越生死的思念

在堤岸站等待Mind the Gap播音响起的玛格丽特。 图/《Channel 5》影片截图

绅士与淑女的皮鞋鞋跟敲击着石材砌成的地板,清脆的声音回荡在深达19公尺的地下车站通道间,这里是位于英国伦敦西敏市的伦敦地铁堤岸站(Embankment Station)。

在这座四条路线交汇的忙碌转运站里,有一位年长的妇人,多年来经常来到车站,独自坐在伦敦北线上行的岸壁式月台长椅上,有时候她会搭车,但通常她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列车进站与离去。

堤岸站的站务人员注意到,她偶尔会在列车进站时欣然微笑,然而她却总是没有起身上车的意思。大多时候,她都是这样看了几班车之后就心满意足的出站离去,有人猜测她或许是个铁道迷,纯粹喜欢来看火车;也有人猜测她在车站寻找某个重要但却失散了的人;更有人认为她只是进行着孤独老人的生活消遣,仅为人口急遽老化的伦敦日常。

无论如何,从来没有人知道真正的答案,虽然妇人的行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显得有些突兀,但是这位永远打扮的简朴得体的女士只是安静的坐在那,她优雅富有教养的姿态从未对任何人带来困扰,也从未有人认为她需要被打扰。

2012年11月的某一天,这位总是宁静自处的妇人一样来到了车站,坐在同样的位置上,站务员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耶诞节忙着处理各项业务,来往的乘客也一样急促的在车站与车厢间穿梭,一切看似如常,但突然妇人走向了站务员,带着前所未有的沮丧神情向他说道:

「先生,声音...不见了。」

站务员不明白妇人在说什么,妇人又重复了一次:「声音…那个播音的声音….去哪了?」。经过简单的了解,站务人员意会了过来,原来妇人指的是列车进站时提醒旅客注意月台与车厢之间缝隙的那句播音:

「请留意间隙。」

Mind the Gap.

伦敦地铁的「小心间隙」提醒文字。 图/London Transport Museum

伦敦地铁堤岸站。 图/维基共享

那是一句由男性声音录制而成的播音,低沉、带有威严且近似命令般的三个单字组成了这句伦敦地铁北线经典的播音词。伦敦交通局(TfL)在1969年开始启用「Mind the Gap」的播音词,最开始的配音版本是一位名叫Peter Lodge的录音师自录的声音,而后更换过数次不同配音员的声音,但播音词始终是这简短有力的三个字,数十年来不断提醒着伦敦地铁的旅客们在踏出新的步伐时,务必留意交界处的空隙。

进入千禧年后,一切都在加速前进,在伦敦大都会的快速脚步之下,更先进的技术与服务也进入地铁系统,除了更新更快的列车之外,类比讯号(analog)也正面临被数位化(digital)的音讯所取代的世代交替局面。2012这一年,伦敦交通局把地铁的车站播音系统从原先的类比录音系统,全面更换成自动数位语音播放系统,于是原本那句男性嗓音、带点严肃的「Mind the Gap」,被置换成多了「请」、「谢谢」等字汇的女性声音,听起来似乎更亲切温柔、也更符合服务业的用词。

站务员向妇人解释车站更换了新的播音系统,「那原来那个声音呢?」妇人追问,站员以为妇人担心原来的配音员丢了工作,安抚着她:「别担心,那只是一段很久以前的录音而已」,「不…你不明白…」妇人看起来非常难过,向站员说出了让他们恍然大悟的事实。

英国媒体大篇幅报导玛格丽特的故事。 图/《Evening Standard》、《Channel 5》影片截图

▌声音的主人

妇人名叫玛格丽特(Margaret McCollum),是一位医师;原本车站播音系统那句「Mind the Gap」的声音,是她的先生奥思沃(Oswald Laurence)录制的,奥思沃正是最后一代的车站广播幕后配音员。

奥思沃毕业于皇家戏剧艺术学院 (RADA),年轻时便一心向往如好莱坞明星般闪亮的演艺工作。1970年代,年轻的奥思沃胸怀大志到处寻找机会,从电影、电视剧的演员试镜、唱片公司海选、舞台剧、广告公司试镜等几乎无役不与,而他为伦敦地铁录下的「Mind the Gap」,也是当时在各个录音室间穿梭试音所留下的无心插柳之作。当时本来想要寻找歌唱机会的奥思沃,在试唱之后被制作人要求试录一段播音词当作声音样本,后来奥思沃没有变成歌星,他录下的播音词也没有被立即采用。

尽管多方尝试,但是奥思沃的热情并没有得到太多回报,多年来他在演艺圈只参演了零星几部作品。而后,他结束明星梦的挣扎,离开了热爱的演艺圈,进入一家旅行社工作,从娱乐业到观光业,倒也胜任愉快。虽然娱乐圈并没有为他带来梦寐以求的事业成功,但是旅行社的工作却让他得到了更珍贵的收获。

时间来到1992年,那年50岁的玛格丽特为自己安排了一趟摩洛哥之旅,她出生的那一年正好是《北非谍影》(Casablanca)上映的一年,自从电影问世之后,充满异国风情的摩洛哥就一直是欧美人出国旅游的首选之一;而这趟旅行的导游,正是奥思沃。

玛格丽特在旅程中认识了时年63岁、多才多艺的奥思沃,在浪漫的异国之都,爱火迸出,玛格丽特与奥思沃找到了彼此的挚爱。回国后,他们成为彼此的生活伴侣,相恋11年后于2003年正式结婚,定居在伦敦北部,玛格丽特仍然是社区医师,而奥思沃也不曾再回到演艺圈。

没有人知道这对夫妇是否成为了年轻时想要成为的自己、过上了想要的生活,但是他们知道自己原本平淡的日子再也不同,如今他们成为了彼此的快乐,他们只想好好的把握当下每个相伴的日子。

后来,奥思沃很久以前的录音被伦敦交通局在一堆DEMO带中选出,成为伦敦地铁北线车站的播音主声带,成为他演艺生涯中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尽管大部分的人并不知道声音的主人是谁,但奥思沃一点也不在意了,现在的他有了令他更快乐的事情。他和玛格丽特经常一起搭着伦敦地铁出游,听着自己的声音在车站响起,和玛格丽特一起取笑自己;在他们相遇后的15年间,他全力以赴的扮演好玛格丽特的灵魂伴侣,夫妇俩长相左右,形影不离,直到奥思沃于2007年因心血管疾病过世。

伦敦地铁堤岸站。 图/维基共享

▌留声传情

奥思沃去世之后,玛格丽特的生活顿失重心,「失去他像是世界毁灭了…他是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他让生活变得更丰富」,玛格丽特后来在2013年接受《BBC》采访时,向记者叙述她的心情。

「因为知道他即将离去,让我们在他生命的最后那几年紧紧相系在一起。」玛格丽特眼中充满希望地说:「不过,我一直都知道,就算他走了,只要我想他的时候,我随时可以走去听他的声音,」她补充道:

堤岸站的站务人员听完玛格丽特的故事,明白了这5年来她是如此披星戴月的想念着她的丈夫,车站的播音就是她度过这片人生空隙的慰藉。虽然大家都很想帮助玛格丽特,但是因为整个播音系统由伦敦交通局统一更换,旧的系统也被拆除回收了,车站实在爱莫能助,但站务人员表示一定会帮忙反应给上级单位。

失魂落魄的玛格丽特回到家,写了一封信给伦敦交通局,希望交通局可以给她一份录音的拷贝,好让她可以延续这个声音的仪式,思念着亡夫。

伦敦地铁执行长奈杰尔(Nigel Holness)证实了这件事:「奥思沃先生的遗孀联络了我们,我们被她的故事深深感动,所以我们的员工动员起来翻箱倒柜的寻找纪录与档案」。所幸,伦敦交通局如愿找回了奥斯沃的录音带,并且将声音转录成CD,在耶诞节前夕寄到了玛格丽特的手中,让她能够在这个重要的节日继续听到奥思沃的声音陪伴。

伦敦交通局的善举还不只于此,一向被批评为官僚顽固的TfL这次还决定要在车站中还原奥思沃的播音,然而,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总是比较容易,要在新旧之间转换就比较困难了——数位讯号与类比讯号基本上是不同的系统,当新的数位技术诞生时,类比与数位讯号无损转换的技术还没有跟上来,所以TfL花了一点时间研究该如何完成这个任务。

到了2013年6月某日,当玛格丽特再次走进堤岸站北线的上行月台,熟悉的声音再次从空气中响起,那句有点威严、短促的「Mind the Gap」在列车进站时像以往一样播放了三次。玛格丽特仰着头,止不住喜悦的泪水,露出了招牌的腼腆笑容,仿佛奥思沃再度回到了她的身边,和她有说有笑。

从此之后,堤岸站北线月台的播音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有别于其他车站现代化的播音词,奥思沃的「Mind the Gap」成为该站的特色,这三个字的车站播音成为了像是黑色计程车、红色双层公车、红色电话亭、或是大笨钟这样,属於伦敦的独特一景。

1914年堤岸站剖面图。地面下为浅层站体(环状线、区域线),图左深层站体为贝克卢线、图右为北线(北上月台)。 图/维基共享

▌时代的眼泪

玛格丽特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许多新旧事物交替的时代:战后婴儿潮世代逐渐成为了高龄人口,而千禧婴儿潮已经长成了青少年;录音带和黑胶唱片奄奄一息,CD随身听也差不多被弃置一旁生灰了;普及化的手机成为出门必备,智慧型手机正嘲笑着困在萤幕里的贪食蛇;当报纸、电视台、广播还在争论谁是正统媒体的时候,Facebook、Twitter已经带着人类收发全世界。

在过去与未来的间隙之中,很多事物加速离去,也有很多事物迎面而来,巨量的资讯淹没了资讯本身,却也有许多默默无闻变成了广为人知。

玛格丽特对奥思沃超越生死的思念,就是其中之一。英国纪录片导演弗纳甘(Luke Flanagan)在2013年听闻了这个故事并深受感动,决定以此为原型,拍摄了一部创作短片《Mind the Gap》,他说:

在那个微电影和社群媒体正要掀起传播革命的年代,这一支短片就是英国当时点阅率最高的话题影片。而这个故事不只在英国社会疯传,在网路发达的时代,这份感动也传到了台湾。

一间由美籍台裔企业家创办的美商记忆体公司,透过广告公司的提案,出资拍摄改编了这个故事,成为该公司的年度形象TVC广告。这支广告从堤岸站与车厢的搭景还原、主题音乐编写演唱、演员、拍摄团队等等,全程都是由台湾团队在台湾完成,也让这个千里之外的故事,增添了一个台湾版本的诠释。

2019年伦敦当地的文史工作者布尔(John Bull)在Twitter上重新回顾了这个历久弥新的故事,一时之间,「Mind the gap」又再度成为热门的网路话题。直至去年(2022)底,仍有不少倾慕这个故事的人特地造访堤岸站,就为了听听这段独一无二的播音,只是月台上已经看不到玛格丽特女士了。

关于玛格丽特女士的近况,网路上没有更多的消息。撰文期间,我试着找寻玛格丽特女士的动态,只在一个娱乐新闻网站中,看到一则她已经过世的简单回复,但是该消息未经证实,也没有标注消息来源。

也许她终究乘着时光的列车离开了这一切,而我相信,在她启程前往下一站时,会有奥思沃先生的声音在她身旁响起,提醒着她,「Mind the gap」。

责任编辑/赖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