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车市大概率回归正增长

编前:截止到11月底,我国汽车销量分别为2237.2万辆和2247万辆,降幅收窄至3%和2.9%。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预计今年全年的产销降幅有望在2%以内,好于此前的预期

今年我国汽车市场表现出的强大韧性,也让业内外对明年行业的发展有了更多期待。在日前举行的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各机构、企业普遍都作出了乐观的判断,认为明年车市实现正增长没有太大压力,同时要密切关注市场回暖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宏观经济持续向好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3万亿元,同比增长0.7%。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正增长区间。据央行预测,2021年全年GDP增速或在7.5%左右,呈现较快恢复速度;从年度增量来看,将略高于2019年、低于2018年水平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室主任刘雪燕判断,今年四季度我国GDP增速有望达到5.5%,全年增速有望达到2.0%左右,经济总量有望超过100万亿元。“展望明年,新冠肺炎疫苗大概率上市,消费服务业将加速复苏,全球贸易也将有新一轮扩张,加之今年低基数影响,预计明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冲高。在疫情可控背景下,预计明年我国GDP增速将呈现统计数字‘虚高’,预计达到8%左右。”刘雪燕如是说。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则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经济有需求侧改革、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增强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四大工作重点,将推动我国2021年经济持续向好。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市场数据室主任李冰阳认为,2021年,经济回暖趋势下供需两端逐步恢复,制造业投资将是驱动增长的新发力点,双循环格局下或有更多政策支持扩大内需,这些将是推动2021年车市发展的利好因素。“2021年,经济复苏将具备有力支撑,居民收入预期重回上升通道、可选消费加速回补共同支撑消费潜力释放,出口韧性有望进一步延续,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筑底将为制造业投资带来上行动力。”李冰阳判断,明年中国经济将整体走出疫情阴影,经济增速也将向潜在增长率靠拢;宽松政策面临退出,消费与制造业将成为明年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支撑。在低基数影响下,明年经济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发展态势,一季度GDP增速将达到新高,此后逐季回落,全年经济增速达到7.5%左右。

上汽集团质量和经济运行部市场与品牌管理总监郝鸿则表示,2021年,中国经济有望在低基数上快速反弹,GDP预计增长7.5%,继续从疫情冲击中恢复。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业务主任王帆也认为,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预计可能迎来调整,下半年随着经济结构的逐渐优化,有望逐渐恢复至疫情前的增长水平。

中国车市仍有潜力

宏观经济的影响之外,市场潜力是决定明年中国车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判断中国车市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潜在增长率高于实际增长率,决定着中国车市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持续回升势头。“当前,我国汽车市场正由中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千人汽车拥有量增速将自然回落到5%左右,但未来10年车市仍然有年均1.5%~2%的潜在增速。”他预测,短期内被抑制的需求会逐步释放,但会逐步向潜在增长率回归。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峰强调,中国汽车市场总体来看潜力依然巨大。一方面,一二三线城市由于人口净增长,仍然有较大的刚性购车需求;另一方面,低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这方面的消费需求还有待挖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宝臣通过研究并归纳全球主要成熟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从汽车产业生命周期以及工业化水平等角度分析判断,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处于普及后期阶段,相应的千人保有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2021年,稳企业保就业、激发市场活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有效投资等利好汽车行业的刺激政策会持续落地。李冰阳也表示,2021年,有关部门或将持续强调扩大汽车消费,进而带动更多刺激政策出台,这些都将推动明年车市持续增长。他同时也强调,明年车市还将受到逆周期政策或逐步退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基础投资、出口的高增长预期回落;海外产业链修复不确定性较大;认可基数下降,预驾人员、新增机动车驾驶员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需要警惕相关风险。

郝鸿表示,长期来看,与先导市场相比,我国家用汽车长期增长空间依然很大,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短期看来,边际持续改善将推动明年车市持续提升。“2021年疫情影响减弱,一方面促发购车减少,另一方面对购买能力的拖累减弱。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恢复正常,促消费政策也将相继退出,预计竞争压力下市场力量仍然较强。”郝鸿如是说。

王帆强调,GDP是影响商用车市场需求的关键指标之一。“GDP增速与商用车销量增速走势基本一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逐渐向以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变,投资增速放缓,商用车需求结构也将发生变化。”王帆认为,2021年,“新基建”仍是投资重点。

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00万辆

中汽协预测,2021年,汽车总销量将达到2630万辆,同比增长达到4%。付炳锋判断,2021年中国车市将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未来5年稳定增长,2025年产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业内外也普遍看好2021年中国车市的发展,普遍预测明年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预计将达到2500万辆规模。

杨宝臣认为,2020年,乘用车、商用车和汽车总销量将分别达到1951.1万辆、499.4万辆和2450.5万辆;2021年这3个数字或将分别达到2081.4万辆、492.9万辆和2576.3万辆。中长期预测的结果显示,2020年、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汽车总销量将分别达到2498万辆、2697万辆、3055万辆和3454万辆;未来5年,中国车市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4%,未来10年将达到2.03%,未来15年将达到2.18%。

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大众品牌执行总监马振山认为,三季度以来中国车市呈现反弹态势,市场出现连续正增长。他预测,2021年车市将持续复苏,增速将呈现前高后平的发展态势。其中,乘用车总量将超越2019年,实现9.9%的增长,达到2170万辆,4个季度的增长率将分别为6%、1%、0.3%和0.2%;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速或将达到50%。

郝鸿预测,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预计将出现5%~10%的增长。中线预期增长10%左右,考虑到众多不确定因素,预测区间在5%~15%,总体上,2021年乘用车销量预计将达到2200万辆,还没有回到顶峰水平。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郝鸿的判断比较保守,他认为,随着疫情趋稳、国内经济好转,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大步复苏,强势新产品供给增加也将加快在私人市场的渗透,预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0万辆,同比增长27.3%(基于2020年110万辆计算)。

王帆判断,2021年,受同期高基数影响,中国商用车市场预计下滑13%,但整体仍将保持高位。比亚迪乘用车产业办公室主任熊甜波预测,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对公市场销量或将进一步增长,出租车预计需求量为23万辆,网约车为56万辆。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出行体验重视程度的提高,入门和高端燃油车市场将逐渐被新能源汽车替代。熊甜波预计,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明年将出现40%的增长,销量预计在150万辆。

上升区间重视强链补链

郝鸿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变革的拐点将在2021年出现,出现4个强烈的信号:一是新势力商业模式的活力将有所显现,趋同于消费电子,“干硬活、赚软钱”。有别于传统汽车,未来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将类似手机的基于底层系统的移动服务,比如OTA升级互联网内容服务、APP对接、系统使用认可费用等将成为厂商的新收入项目。但无论是哪种方式,本质上都是对软件和内容收费;第二,汽车的变革中心将转向智能化,“心火热、脑冷静”,在新能源汽车方向日渐清晰的背景下,智能化正成为产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中国汽车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有很高的期望;第三,营销模式进入新境界,厂商和用户之间由交车即终点,变为交车即起点,先通过关爱建立信任,再达成新交易机会;第四,渠道的变革方向将更明显,大城市4S店转型方向逐步清晰,在贴近生活的商圈建立体验中心,在远郊建立交付中心。

王帆判断,在治超加严等政策影响下,未来,中国的公路运输两端将逐步向合规化发展,运输结构也将升级,公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将呈现继续下滑的态势。同时,在技术层面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加快发展,将促进商用车市场应用潜力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将向不同用途下的细分场景渗透。

在市场端,王帆认为,头部客户平台客户占比进一步增长,个体散户将向区域市场集中,并向平台化、头部化靠拢;物流业务将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众多产业链服务的介入,将推动行业生态更加节约化、多元化,对车辆出勤及故障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场细分程度越来越高,不同细分市场对车辆的不同需求使得“场景定制化”成为必然趋势。

“商用车用户中,新生代客户占比将增长,他们更关注车辆个性化需求。”王帆称,商用车行业将进入精细化竞争为主的淘汰赛时代,企业需要在更高层面、更多维度展开竞争,行业整合将加快。同时,外资商用车品牌也将加速在高端市场的布局,抢占中国市场。国内竞争国家化,中外品牌同台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加速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拉动汽车市场消费升级。付炳锋表示:“明年汽车市场将呈现缓慢增长态势,未来5年汽车市场将会保持稳定。同时,逆全球化抬头,新兴经济体崛起遇阻;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重塑;经济换挡,高增长时期隐性矛盾凸显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汽车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这需要行业积极应对和逐步适应,在固链、补链、强链等方面苦下功夫。”本报记者 王金玉 《 中国汽车报 》(2020-12-21  004-0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