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A Studio「未境之域—林書楷個展」從當代出發探索未來城市文明
从个人微观体验扩大成某种普世价值,「变动」是所有时代永恒的共鸣,而我们都身处其间,并持续探索更多的可能与想像。「未境之域—林书楷个展」于8月17日至10月13日在台北当代艺术馆MoCA Studio登场!展览由新生代策展人陈孜盈策划,以「未完成」与「未来」两条轴线,展出艺术家林书楷的10件装置及绘画作品。此展从艺术家的个人生命经验与家族产业出发,运用传统铸造厂所遗留的木造模具作为创作元素进行拼组,引领观者进入他所建构的未来城市文明。
MoCA Studio「未境之域—林书楷个展」,以创作省思急遽变动的当代生活,同步亦探索未来城市文明的考古现场。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从传统到未来!林书楷以模具铸造工艺揭示当代生活状态
1983 年生于台南的林书楷,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与美术创作研究所毕业,创作以平面绘画和空间装置为主。因他成长的台南,是座充满庙宇、弯曲巷弄及宗教图腾的古都,因此他经常将这些视觉和空间经验内化,结合个人生命经验和体悟,并经过多重拆解、重组,发掘出潜意识的符号。
特别是,林书楷的父执辈过去从事模具铸造业,然而面对大环境的变动,传统手工模具铸造厂逐渐被淘汰,家中工厂及工厂遗留下的模具,对艺术家而言则是他创作发展的源头及养分。尤其,家族传统产业变迁兴衰的过程中,也影射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
策展人陈孜盈也表示,「未境之域」并非是一段回忆过往的旅程,而是提供一条面对当下生活与迈向未来的途径,透过揭露身体感受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混沌关系,试图解读「过往的遗留」、「正在进行的当下」以及「变化莫测的未来」这三个复杂交织的时间性,并想像正在建构中的都会文明样貌。
展场一隅。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林书楷《沉默之都》 。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林书楷《沉默之都》 。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未完成进行区:发展中的城市文明
《阳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进行式》呈现正在布展中的现场,透过散落的布展工具、部分上墙的作品,邀请观者感受艺术家面对创作与展场进行式的过程,借此回应文明进程的概念。《阳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内文明》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缩影,通过墙面上的小洞可以窥探片面的城市样貌,从中反思数位媒体时代下的人际互动与真实状态,探讨文明进程中的深层价值与表面现象的关系。
林书楷《阳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进行式》。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林书楷《阳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进行式》。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林书楷《阳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进行式》。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林书楷《阳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内文明》 。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林书楷《阳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内文明》 。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林书楷《阳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内文明》 。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进入未来城市文明考古现场
一扇纱门轻盈地划分出两个展间的时空界线,纱门是从一种居家的日常去思考文化与文明的意义,透过打开的动作让观者与艺术家产生身体记忆的共感,进入未来的想像空间。《阳台城市文明》是林书楷基于家屋遭遇都市更新和大学时期使用阳台作为工作室的经历,进而发展出的系列作品,他运用家中铸造厂所遗留的木造模具堆叠成房子和城市,探讨城市空间的虚幻与有机变动。
展场一隅。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林书楷《阳台城市文明系列—夕照下的摩天群像》。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而《阳台城市文明系列—沉默的鸟瞰文明之早安美之城》透过「鸟瞰」与「蒙太奇」的概念,重新组合模具和日常物件绘制于画布上,形塑成一幅幅艺术家面对真实世界中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状态所延伸出的心灵图志。至于《阳台文》则源自《阳台城市文明》系列作品绘画风格,透过艺术家独创的《阳台文字典》提供观者一种解码式的探索方式。
林书楷《阳台城市文明系列—沉默的鸟瞰文明之早安美之城》。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林书楷《阳台文》 。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林书楷《阳台文字典》。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
林书楷《阳台文字典》。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提供、摄影:王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