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撬科创板大门 纵目科技“驶向”港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报道

随着IPO审核趋于严格,曾试图依靠“含科量”挑战A股的科技类公司,今年开始陆续转战港股。

其中,曾经有望成为A股纯自动驾驶第一股的纵目科技也成为了上述行列中的一员。其披露了港交所的上市申请,华泰金控(香港)和法国巴黎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此前,公司曾于2022年11月递交上交所科创板招股书,并寻求A股上市机会,但在去年9月27日,纵目科技提交了自愿撤回A股IPO的申请,并获受理。

对于撤回A股申请并转战港股一事,公司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冲刺上市“时间上不太好”;而对于未来是否依旧考虑A股上市的问题时,其也未明确表态未来是否会继续挑战A股。

投资方退出压力

大部分科创企业都面临着投资方的退出压力,纵目科技或许也不例外。

纵目科技在港股上市申请中阐明,自2013年成立以来总共进行过8轮融资,合计遴选招募了除控股集团和其关联主体外的共49方股东。

翻看融资历程,公司最早于2015年11月便完成A轮融资,此后又陆续在2017年至2022年完成B轮至E轮融资。

知名投资者方面,认筹纵目科技最多的机构来自君联资本,其通过有限合伙君联成业持有上市公司上市前股本7.55%,为公司重要股东之一。

此外,东阳国资旗下东阳市冠定、小米科技旗下湖北小米、高远投资管理的安吉荣讯莱分列除关联控股股东外的前四大股东。

从投资时间和主体背景来看,大部分公司主要投资者依然以财务投资者为主,且已经持有公司股票较长时间。

招股申请显示,包括君联资本在内的C轮及C轮前投资者早在2019年之前便成为公司股东,认筹公司股权的时间已接近或超过5年;而包括湖北小米在内的部分中途受让投资者,在2021年5月集中受让了部分A轮到C轮投资者的股权,其后续持有时间也已经接近满3年。

较长的IPO筹备历程,疑似令部分早期投资者开始选择转让手中股票。

记者发现,包括公司A轮投资者金根投资、B轮投资者德丰嘉润、甚至D2轮投资者上市公司科博达(603786.SH)控股股东科博达投资,也几乎转让了大部分持有的纵目科技股票。而其接手方又多为自然人。

而从估值来看,纵目科技于2022年3月落地的E轮融资,其股权单价达到93.56元人民币/股;总估值达到约90亿元。但自此以后,绝大部分股权转让都以折价形式达成协议,大部分交易对价都在80元人民币/股以下。

2023年10月,公司港股递表前的最后一次股权转让达成协议。而此时距离纵目科技撤回A股IPO申请,才刚过去了一个月。

无缘科创板

虽然成立历史和融资历程较长,但直至近年,纵目科技商业化落地进度才在新能源汽车“新四化”发展中,初步具备了一定市场规模。

资料显示,纵目科技为国内主要智能汽车ADAS配套供应商之一,主要产品包括基于域控制器、车规级传感器、自动驾驶研发服务在内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

2024年,公司基于新成立的子公司蚕丛机器人发布新品能源服务移动机器人,借此切入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相关业务。

结合公司披露的A股和港股招股信息,纵目科技2019年至2023年的总营业收入分别为4966万元,8383万元、2.25亿元、4.69亿元和4.98亿元,移动机器人则疑似因发展初期,并未阐明业务体量。

招股书披露的行业地位则显示,纵目科技在中国乘用车ADAS(高阶辅助驾驶)市场中占1%份额,排名第五;在自动泊车方案中占市场份额4.9%,排名第二;在乘用车APA泊车解决方案中份额占5.6%,排名第一。

在合作伙伴体量上,公司表示,其合作的ODM已经覆盖当前国内前十的汽车主机厂商,而这些客户在整车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了七成以上。

但即便是ADAS市场的头部企业,纵目科技最终也尚未能撬开A股的大门。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陆续便有报道指出上交所科创板审核趋于严格,其中尤其以无需收入和盈利标准的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面临较大幅度的调整。

按照该标准,申请第五套标准的企业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人民币,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不过,记者翻看纵目科技保荐书却发现,该公司并未循第五套标准,而是参照第二套标准申请上市,即要求申请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人民币,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近三年总收入比例不低于15%”

而从纵目科技研发投入来看,2019年至2023年,公司的研发成本分别达到1.19亿、1.72亿、2.72亿、3.34亿和3.685亿元人民币,直至2022年公司总收入才刚完成对研发投入的覆盖。

仅从结果来看,高研发投入亦未能将公司领入A股的大门。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向部分拟上市科技企业了解到,由于估值、流动性、再融资潜力等各类优势,大部分科技企业仍然优先考虑在A股市场上市。转道港股确实属“空间换时间”无奈之举。

但也有部分港股IPO企业向记者直言,一旦政策开放,会及时寻求AH两地上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