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双女主飙戏,就这烂片?求求别尬夸了!
国庆后的院线,也算热闹。
国产的、国外的、引进的新片、重映的老片…
在数量和内容上,算得上这些年的“顶配”了…
但质量,却只能听天由命了…
而这部国产新片,上映前就有不少人期待,上映后豆瓣也有不少好评,还有人高度赞扬,结局是“母系氏族的理想模样”…
看到评价,乌鸦火速赶往电影院…
但是,我却只有困惑和叹息两种情绪:
《乔妍的心事》
(本篇内容有严重剧透)
未知年代,北京。
乔妍,当红女明星。
十几年前,她从贫穷的云南边陲小镇来到北京,在娱乐圈里摸爬滚打,凭借冷艳的外貌、出众的演技,名利双收。
在拜高踩低、夜夜笙歌的娱乐圈,乔妍似乎是个异类。
不擅长应酬,也没什么丰富的夜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待在家…
她几乎不出门,闲时就在家喝酒、发呆、跳舞,常常看着窗外抽烟出神,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天,她收到了一则匿名信息:我知道你的底细,你不是乔妍…
心底的秘密,随着往事如潮水般袭来…
在娘胎里的时候,重男轻女的爸爸,一直想生个儿子。
已经有一个女儿的情况下,得知胎里是女孩,强迫妻子堕胎,但遇到意外,妻子去世,孩子却活了下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生育正严格执行。谁家超生了,那父母可是直接要丢工作的。
如果是个儿子,这爹还愿意花钱交罚款,给孩子上个户口,就算丢工作也是心甘情愿,但他认为,女儿不值得。
为了保住工作,十年间,爸爸把妹妹送到了河对岸缅甸生活,妹妹成了黑户,姐姐在云南瑞丽读书生活;
但架不住两人志向不同:姐姐大乔无心向学,只想和男友到缅甸生活,而小乔却想留在云南学习。
一次意外,爸爸去世,姐妹俩趁这个机会,互换了身份:姐姐大乔在缅甸结婚怀孕,生活穷困潦倒;
妹妹拿了姐姐的合法身份,学习、工作,长大后在北京出人头地…
妹妹小乔,就是乔妍。
这天,从缅甸来到北京的姐姐大乔,找到了乔妍。
她说:给我一笔钱,不然我就曝光咱俩的真实身份…
10月26日,由辛芷蕾和赵丽颖主演的国产电影《乔妍的心事》登陆全国院线,豆瓣评分6.1。
乌鸦认为,这个分数对得起影片质量。
10月28日,电影在东京国际电影节放映,获得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的提名。
缅甸出生的中国台湾导演赵德胤,曾经导演过《再见瓦城》《灼人秘密》《翡翠之城》等作品,但总体成绩平平。
两位当红女星出演,在国际电影节上先拔头筹,电影天然就获取了不少关注。
电影改编自作家张悦然的中篇小说《大乔小乔》
不同的是,电影把故事发生的地方,从山东改为了云南和缅甸;
书里妹妹乔妍的出生,是完全的意外,但电影改成,因为父亲想生男孩,宁愿丢工作,但因为乔妍是女孩,宁愿看着孩子当东躲西藏的黑户。
书中的父亲,因为超生被辞退,不断讨说法;
但电影中,父亲因为意外去世,阴差阳错,乔妍对父亲的去世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老实说,让乌鸦提起兴趣走进影院的,除了个别网友的好评,还有电影涉及的以上话题…
然而,或许是出于过审考虑,又或许是风格倾向不同,电影并没有把相关话题和为此家庭所遭受磨难的过程,作为叙事的重点;
姐妹俩的相处、乔妍的生活、彼此的纠缠,组成了电影的主要部分;
诡秘低压的气氛、指向不明的台词、冷峻迷离的画面、对角色的塑造不靠台词和行为,而是靠演员的气质和氛围…
这些处理很容易看出,导演无心把电影往社会议题靠拢,而是更擅长也更有兴趣,拍出一部,悬疑向的文艺电影。
客观说来,《乔妍的心事》也有些优点:
姐妹俩虽然“各怀鬼胎”,其实心里仍然爱着对方。
遭遇外人攻击时,姐姐会为了妹妹出头,妹妹会保护身怀六甲的姐姐,还会帮姐姐擦背,劝姐姐离开渣男,说出“我养你”…
两人对彼此的防备、算计和嫉妒是真的,但牵念、爱护和心疼也是真的,只是在利益的驱使和表达的失衡下,关系越发疏远和复杂。
但寥寥几个镜头,救不了滑向失控的剧情方向…
整个故事存在不少无法忽略的,逻辑上的硬伤,越往后演,越呈现疲软的状态。
比如,大篇幅无用的情节,导致主题的模糊不清。
电影采用了原著的设定:在计划生育年代,乔家因为意外怀孕但引产失败,母亲去世,妹妹出生,成了黑户…
所有家庭成员的命运,都因为“超生”导致离乱和不幸。
电影抛却了这个核心,把话题作为引子,不讲故事,只展现情绪。
几个主要情节包括:临近分娩的姐姐来找妹妹,其实是来找躲债的丈夫,为了救老公勒索乔妍;
乔妍对女明星的工作产生倦怠,也厌恶老板、厌恶金主,每天和老板、金主吵架,要么躲在家跳抽象舞;
老板喜欢乔妍,但乔妍拒他于千里之外;
老板认为乔妍不受控制,想发展新人演员,但是乔妍感觉被背叛,两人隔三差五吵架,想要分道扬镳;
老板绑走了姐姐生下的孩子,想借此要挟乔妍和他在一起,结果被乔妍打个半死;
最后两姐妹带着孩子一起过。
剧情听上去,是不是莫名其妙?
实际上,就是这么莫名其妙。
每个看似重头戏的段落独立出来,似乎都能成为短视频的“大女主”爆款:
遭遇“绿茶”演员阴阳怪气,她气场十足,一秒回怼;
金主意图潜规则,她冷脸不搭腔,惹急了就是一杯红酒当头浇下;
老板总想动手动脚,她反手就是一耳光,老板爹爹不休,她抬手就把碗碟砸向对方;
面对姐夫的勒索纠缠,她人狠话不多,直接黑吃黑,找社会人解决;
一言不合就发表“退圈”宣言…
导演意图用乔妍闷闷不乐、愁眉不展、具有强烈疏离感的性格,离群索居的生活,树立一个被往事折磨得痛不欲生、防备心极强,又清醒能干、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
但每个人物的出现,每条线索的铺排,每个情节的展开,都像为“整顿职场”“拒绝潜规则”“女性职场困境”等的话题,即兴创作的空洞口号;
当所有情节联系起来时,配合着萧瑟冷清的氛围,言之无物的、滥用的凝视画面…
观众没有接收到剧情上任何有效信息量,剧情越往后推进,就越像一篇形散神更散的散文,方向不明、逻辑混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还让我对女主的行为和性格,产生了疑惑、厌恶和反感,继而断定:这不是什么所谓的大女主,只是一个急需医学干预和帮助的精神病人。
其次,细节的缺失,导致人物关系的混乱和空白。
老板的角色,戏份颇多,对比其他角色,甚至更有立体度:
帮女主反抗金主的骚扰;
女主被勒索、出车祸,他第一时间出现解决所有麻烦;
经济上、生活上、资源上、人脉上,他一条龙服务,鞍前马后、鞠躬尽瘁,平时看向乔妍的眼神,有算计也有深情;
对女主动手动脚欠收拾是真,有情有义也是真…
但电影完全没有对两人的关系和经历,作出任何交代,只一味地展现“他犯贱,她冷漠,他善后,她冷漠,他挽留,她抡他”的死循环…
缺乏细节的展开,甚至让男方的爹言爹语、买孩子只为和女主组建一个家的荒谬举动,都可以被视作“恋爱脑”的愚蠢笨拙但真诚的挽留行径…
电影的定位是“悬疑片”,但故事才到一半,就已经揭晓谜底:姐姐和妹妹,在小时候身份互换,现在的乔妍,原本是个黑户。
行吧,看在你不知道该怎么编下去的份儿上,宽容一点…
当听到姐姐说出乔妍的真实身份后,老板和乔妍都说,不在乎姐姐的爆料。
转过头,一边给了一千万,一边找人绑架了姐夫…
你们到底想怎样啊?是想息事宁人还是毁尸灭迹?
是甲方做久了,冷不丁当乙方了,无法说清自己的反馈吗?为什么不能先商量出统一的方案再行动?这让勒索一方也很乱很无奈啊!
我只能认为,老板真金白银的一千万,是对乔妍又一次“真爱”的体现。
毕竟当时,后者已经坚决提出散伙的情况下,前者仍然两肋插刀,出钱出力解决麻烦…
他真的,我哭死。
特别说明:无论男性对女性存有哪一种情感,在未征得女方同意的情况下,任何强行的肢体接触都应被视作性骚扰,此处乌鸦只出于对剧情合理性的讨论,而非为片中和现实中男性的类似行为洗白。
还有最致命,也最无法说服我的一点:姐姐所谓的把柄,是乔妍的“假身份”;
而乔妍的心事,除了怕姐姐爆料,还有童年的悲伤回忆…
如果说心结需要机缘打开,尚算情有可原,那“怕爆料”,纯粹是胡诌了。
已经在北京名成利就的女明星,手眼通天的资本老板,居然会觉得多年前的“假身份证”是个事儿?
这到底是天真,还是看不起有钱有人的女明星?
一时间分不清,这是在捧名利场的臭脚,还是当众啐资本权势的脸…
更也许,出生在缅甸、在台湾省学习生活的导演赵德胤,对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太了解,导致了认知的错位…
如果他知道连微博热搜都不一定是真实的、百度搜索仅供参考的现实,估计会带来不小的震撼。
故事的缺陷和矛盾在于:在一个现实主义故事里,把女主的角色,定位成无助的女明星。
这不是千禧年间,普通人生活在巨大信息差的时代了,大众已经对娱乐圈祛魅,也不再买明星的账;
我们无法和片中的女明星产生共情,并非不知道她身世悲惨,而是因为,身世没比她幸福到哪去的大众,此刻还在挤地铁,而她的208万已经到账了…
这已经大大削弱故事的可信度,导致围绕在主角身上发生的故事,都显得无病呻吟。
即使是文艺片,也不代表观众可以随意忽略这些硬伤,为了不造成冒犯,希望某些从业者,下次创作剧本时,好歹先更新一下信息。
演到最后,历经考验和磨难的两姐妹,终于冰释前嫌(虽然所有的嫌隙都感觉是她们自己作的),踹掉了不靠谱的男人,和女儿一起,组建了“母系氏族”三口之家。
这样的图景,的确暗合了不少当代“去父留女”的美好愿望。
但前面大幅的不知所云、人均有病的情节,给人一种,为了结尾这碟醋,做了一桌没断生饺子的嫌疑,还想放在一张名为“女性主义”的桌子上…
那这桌子,就别怪观众给你掀了。
内娱双女主飙戏,就这烂片?求求别尬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