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愚蠢,是她一生的創傷:法國版 #Not all men 馬松性侵案揭露的可悲男性文化

在亚维侬的沃克吕兹(Vaucluse)刑事法院外,一幅描绘吉赛儿.佩利寇的拼贴画,旁边写着:「正义,正义」。 图/法新社

虽然有许多人对于法院的判决并不满意,然而法界人士大多肯认法院的裁判,合乎惯例、未枉未纵。各个女性主义团体也发表声明肯认有罪判决,并期许此案将持续带给社会更多反思。

事实上,虽然法国马松强暴事件(l'affaire des viols de Mazan)造成许多讨论,然而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男性文化仍然值得质疑。的确有更多的男性出来分享了他们对于此案的感想,也有艺文与媒体界的男性人士公开连署、发表共同声明,承认他们身为男性对于社会上的性暴力责无旁贷。然而无论是在法院现场旁听、在各大城市游行、在各个媒体平台评论此案的人,大约八成仍然是女性。

▌接续上篇:〈强暴就是强暴:法国马松性侵案「全部有罪」判决的法律意义〉

马松案震惊法国,也引起全球关注。图为英国媒体以头版报导马松案,并赞扬吉赛儿的勇气。 图/美联社

▌可悲可恨的男性文化

妇女团体的不满并没有激起太多反应,尤其政治界从审判开始可谓一片死寂。反而是#NotAllMen(#Pastousleshommes)的幽灵又开始在社群媒体现身。

每一次只要有相关事件激起性暴力文化的讨论,就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强调并不是每个男性都是糟糕的强暴犯。然而这样的主张不仅没有意义——就跟主张「不是每个女性都曾遭受性暴力」一样没有意义——而且还模糊了论述的焦点,助长男性长期对于父权结构的沉默,仿佛只要躲在这样的标语后面,想着「我不是这样的人」,一切就可以跟自己无关。

根据统计,2023年一整年当中,在法国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名妇女因为「女性仇杀」(féminicide)而死亡,处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中而曾尝试自杀的女性则超过千人。同一年内,法国27万名女性自述曾遭受性暴力,遭受性骚扰的更多达114万人。当然,女性不是唯一的受害族群(占所有性暴力受害者的八成左右),然而加害者却绝大部分都是男性(96%)。因此,虽然不是每个男性都是加害者,但性暴力几乎可说是男性专属的行为。

为什么每位男性都应该关心性暴力的问题?因为男性文化当中的许多元素,都是性暴力之所以如此寻常发生的有利条件。以法国文化为例,几乎每个男孩都曾在成长过程中经历朋友之间那些无聊的比较:交过几个女朋友、「做」过几次、成功「上」了谁等等。多少友情建立的过程是建筑在男性气概的强调上,而这些类似玩笑话的交流也使得厌女观念披上稀松平常的外衣,女性的自主与尊严就在轻松的氛围中被遗忘,进一步将之物化好像也就没那么严重,甚至可能成为促进男性情谊的行为。

12月20日,在巴黎罗浮宫前举行的示威活动,旨在向性暴力受害者致敬并表达支持,抗议者举着标语,上面写着「乱伦和强暴从来都与欲望无关,而是与权势有关」、「怪物不存在,存在的是强暴犯,我支持吉赛儿.佩利寇」、以及向吉赛儿致谢等等。 图/法新社

根据法国创伤记忆与受害者学协会(Association Mémoire Traumatique et Victimologie)于2022年所提出的调查报告,法国民众无法百分之百正确判断某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强制性交,而男性的判断率又比女性更低。虽然每一种性暴力情境都有大约八成的民众能辨识得出来,然而只有44%的男性有能力辨识出所有的性暴力情境。

举例而言,「女性受到威胁之后同意从事的性行为」此一情境,就常被认为是很暴力、「但不算是强制性交」的行为。而男性群体当中又属年轻族群(18到24岁)判断力最低,只有22%的人有能力完整辨识所有性暴力情境。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年纪的群体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色情影像是性教育的正常管道之一,这点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对于女性性自主的敏感度如此低落。(推荐阅读:〈浪漫化的「性侵文化」?法国艺文圈迟来的#MeToo革命〉)

色情影像在男性文化的养成中向来占有重要地位,光是从这点来看就不难理解为何女性的性自主常常不被认真对待:那些去脉络化、纯肉体的影像,或许再现了情欲,但无法再现「性自主」这个东西。

他人的性自主只能在欲望之外、在理性的国度里被认识,透过直接聆听他人的声音而认识。然而父权结构就是透过压抑女性的自主人格而成立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层面受益于父权结构的男性,难道还能觉得性暴力只是那些少数变态的事吗?

马松事件就是男性文化最难堪的那一面的具体呈现。将一个「人」简化为一具「身体」,与其他男性共享他们之间才懂的东西;以各种方式凹折她的腿、摆动她的头颅,一手压制脸颊另一手摆放性器;感觉自己做了什么厉害的事情,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露齿笑着,好像在说 「到此一游」,和国中的时候一样愚蠢。

可是你的愚蠢却造成别人一生的创伤。

直到被警察逮捕了,才惊讶地得知这不是一件蠢事,而是一桩犯罪,甚至可能被判刑了都还难以说服自己——这就是男性文化既可恨又可悲的威力。

马松案审判期间,一名妇女走过街道,墙上写着「欢迎成为我们的姐妹,一起支持吉赛儿」的标语。 图/路透社

▌迷药犯罪

马松事件还激起了其他议题的讨论,其中一个便是迷药的问题。虽然法国社会对于迷药犯罪行为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行为的特殊性使得案件黑数非常大,相关单位根本无法掌握其规模。

被害人往往对自己受害毫不知情,而且就算有所怀疑,如果没有即时进行药物检测,也往往查不出证据。迷药性侵行为的盛行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性侵问题最容易被误解的特性:大多数的性侵事件都不是陌生人所为。

由于犯罪者是熟识的人,被害者往往不疑有他地接受其所提供的饮食,药效发作时任其摆布,药效结束后又毫无记忆,根本是完美的犯罪。吉赛儿.佩利寇(Gisèle Pelicot)就是最经典的例子。

除了下药行为难以掌控之外,即便是从药品取得的源头加以管制,也很难杜绝迷药犯罪。因为很多案例使用的不是非法的毒品,而是处方用药,以合法的管道就能取得,多明尼克.佩利寇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他所使用的是从门诊获得的焦虑症处方药)。

以上几个原因使得迷药犯罪的防范难上加难。唯一能做的是加强一般民众对于迷药犯罪的认识,例如了解相关症状,随时注意自己与身边的人,以及怀疑被下药时应该采取的行动(在尚有意识时马上离开现场前往公共场所、通知亲友目前的状况与所在位置、请亲友带自己前往医院接受检查等)。

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医护人员的训练,在病人表达相关症状时有所警觉,探讨被下药的可能性。吉赛儿和多明尼克的女儿卡洛琳(Caroline)在事件发生后成立了名为「别让我沈睡」(M'endors pas)的协会,正是为了推广相关知识,并督促政府部门采取更积极的措施。

法庭上的吉赛儿速写。 图/法新社

▌媒体的角色

在这场世纪之案中,媒体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前往亚维侬现场的记者,他们必须观看与聆听呈现在法庭当中的可怕事证,再以身为媒体的专业隐藏自己的情绪,除了必须中立报导之外,还必须替读者过滤掉许多冲击性的细节。就连资深的司法记者也表示,虽然过去见识过那么多骇人听闻的案件,面对马松案却丝毫没有免疫的效果。

审理一开始,法国各家媒体就面临一个抉择:是否要公布所有被告的姓名。

一般来说,法国刑事案件的被告身份是公开的资讯,媒体没有道理采取隐匿的作法。然而因为许多性暴力案件都是熟人所为,加害人的资讯往往就是被害人身份的重要线索,因此为了保护被害人身份,往往也不得不也隐匿加害人身份。但是马松事件没有这个问题,因为被害人吉赛儿.佩利寇选择将自己的经历对外公开,媒体大可公开这些性侵犯的身份,而这也是少部分媒体所采取的作法。

然而法国大多数的媒体却决定采取隐匿身份的方式,仅公布被告的名字加上姓氏的字母缩写。部分媒体的编辑内规对于刑案被告的身份有一定的处理方式,然而没有类似内部规范的媒体都在报导此案时经历了许多犹豫。

主要的考量在于此案的社会关注度太高,公开被告身份恐怕会间接助长报复性的行为,对于被告的小孩也可能造成严重的身心影响。因此虽然网路上早已流传着51名被告的全名名单,而且也早就有被告及其家人受到恐吓威胁,但决定匿名的媒体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导。

吉赛儿离开法院时,民众向她鼓掌、献花致敬。 图/法新社

除了避免仇恨风气之外,匿名处理也基于另一个很实际的考量:由于此案的被告太多,不可能在每一篇报导当中提到每一位被告,如果提供全名的话会造成某些被告身份被公开、某些却没被公开的状况,似乎不太公平。此外,马松案也让许多记者开始思考,透过媒体的宣传力道公布被告身份,到底对社会有何益处。也有编辑认为,如果媒体希望透过此案引起民众对于父权结构问题的关注,那么就没有理由将焦点聚集在那些个人身上。

多明尼克.佩利寇(Dominique Pelicot)因此成为此案唯一一个被所有媒体公开身份的被告。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吉赛儿在离婚之后仍然维持夫姓的决定。其实事件爆发后,吉赛儿就开始回复使用婚前的娘家姓。然而当她决定放弃不公开审理之后,她知道多明尼克的身份势必会被公开。为了家里所有背负着「佩利寇」这个姓氏的儿孙着想,她决定为自己保留这个姓氏,让「佩利寇」不再代表罪恶,而是代表勇气与解放。

▌后马松时代?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议题都在马松事件爆发后被搬上台面:「强制性交」的法律定义是否应该修改(法国现行法律规定中没有「欠缺同意」的字眼)、帮这些被告辩护的「魔鬼代言人」是否和魔鬼一样值得被唾弃、乱伦与家庭性暴力的受害者是否比一般人更有可能成为加害人(约四分之一的被告提到幼时的受害经验)、放荡性爱(libertinage,多人性交、交换伴侣等)的爱好者如何在实践中保护每个人的性自主……等等。

马松事件带来非常多的反思,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等级的素材——虽然这样说法非常残忍,因为对我们而言的「素材」是某个人的真实人生。但是如果不拚了命地从中吸取教训,更是对不起被牺牲的人。许多法国人坚信,马松事件之后一切都会不同。关于这点我不是很确定,但我仍认为,这份乐观就是改变的契机。

在法庭审判宣判前,一名男子举着写有「停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和「为吉赛儿.佩利寇伸张正义」的标语牌。 图/路透社

责任编辑/赖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