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佳,上映3天票房不到500万,《狗神》不该被埋没
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有一部电影在放映结束后收到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它就是由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执导的最新力作《狗神》。
乍一看影片片名和剧照,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大概率又是讲述类似《忠犬八公》那般治愈系故事。毕竟,近些年来,以狗作为故事主角的影片大多都采用了类似的创作模版,即讲述人与动物的意外相遇,并在之后的相处过程中相互陪伴,得到治愈。
但看完全片,我才明白吕克·贝松在《狗神》这部影片中想要和观众探讨的远不止“治愈”那么简单,无论是主角道格拉斯悲惨的童年经历、还是他与狗相识相知相伴的过程,以及影片结尾他挣脱现实束缚在拥抱自由的同时走向死亡……整部影片饱含着大量的现实议题,其中反复出现的宗教符号又同时让这个故事具有寓言性质的双重属性。
《狗神》的故事源自于吕克·贝松曾经看到一则真实新闻报道——一位父亲将自己的孩子残忍的关到笼子里整整四年。
同样为人父母的吕克·贝松难以想象这位父亲究竟是怎样的禽兽,才会犯下如此骇人的罪行,更让他不忍面对的是那位被关在笼子里的孩子在此后的人生岁月里将会有着怎样不堪回首的童年回忆。
如此巨大的痛苦将会对这样一个幼小懵懂的孩子造成怎样的心理创伤,当他长大成人后,他又会如何面对曾经经历的这份痛苦?是将其转化为自己积极向上、做个好人的源动力,还是将曾经经历的痛苦再度反馈给社会,反馈到其他人身上?
带着这样的思考,吕克·贝松最终完成了《狗神》这部电影的创作。
影片的主角“狗神”道格拉斯曾经也是个心地善良、天真活波的孩童,但他却因为救助狗狗,遭到了厌狗并以斗狗为生的父亲虐待。
父亲和哥哥将年幼的他残忍地丢到狗笼中,一次意外的枪击更是让他的双腿永远地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但在他悲惨的童年经历中始终存在着一束希望之光,那就是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的狗狗们。道格拉斯在狗笼的这段时间里甚至觉醒了自己的独特能力,那就是能够毫无障碍地与狗进行沟通。
在卡莱博·兰德里·琼斯的深情演绎下,主人公道格拉斯外在的勇敢顽强,和他温柔脆弱的内心被表现地淋漓尽致。
在得到警察解救后,年幼的道格拉斯去到了孤儿院,独自坐在轮椅上的他显然难以融入同龄孩童之中。是女老师萨尔玛的出现让道格拉斯深深爱上了舞台表演艺术,孤独自卑的道格拉斯从此学会了如何通过自己的肢体表演和演唱来表达内心积蓄的情感。
不幸的家庭遭遇、残酷的生存环境以及现实的巨大落差让年幼的道格拉斯即便摆脱了家庭的束缚,也很难融入眼前这个社会。
从孤儿院出来之后的道格拉斯,在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之后,获得了生物学的学士学位,负责管理由政府资助的流浪动物收容站。
可现实的拷打很快再次降临,财政紧张的地方政府决定关闭道格拉斯工作的收容站。好不容易在多年之后与始终爱慕的萨尔玛重逢却意外得知她已为人妻,并且即将拥有自己的孩子。而故事最为感动的是,即使自己的人生遭遇到如此之多的磨难,道格拉斯依旧选择艰难地去做一个好人。
接连的挫折打击让道格拉斯最终放弃融入眼前这个在他看来异常残忍同时带着虚伪的人类社会,而是选择回归于狗群之中,并通过自己独特的伪装栖息于所谓的文明之中,最终实现自己从“受害者”到“狗神”的最终转变。
但即便如此,成为”狗神“的道格拉斯也没有选择借助狗狗们的力量来争强好胜,而是始终保持着自己善良纯真的价值观念,他扶危济困,面对黑恶势力的挑战能够挺身而出。
当然,道格拉斯的身上同时也展现着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他对待保险公司职员的方式虽然非常贴合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但却很难称得上是正义之举。
然而正是这些对道格拉斯内心纠葛的刻画让这个人物区别于很多超级英雄类型影视作品中的“反英雄角色”,一向以拍商业电影见长的吕克·贝松,这一次并没有选择让道格拉斯成为一个标签化的形象,而是选择将这个角色置于真实的生存处境之下,让他自然地去去选择是做自我理想的殉道者,还是为自己而活的小人物。
正如影片中“GOD”反过来就变成了”DOG”,透过影片中道格拉斯的人生经历,我想观众们对于“神是否真的存在”或许都有了各自的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生而为人的每个人都有选择怎样度过自己人生的权利,道格拉斯也不例外。
影片的结尾道格拉斯最终选择“自由的行走,走向自己的死亡”,他的身躯沉沉倒在地上,与教堂屋顶的十字架倒影巧妙融为一体。
《狗神》之所以能够在新片众多的2023年获得观众和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与吕克·贝松的独具匠心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这部电影融合了诸多商业片元素,却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并不套路化,甚至同时兼具温情、残酷与理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