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首支新股解禁投资者仍浮亏,加大研发能否拯救艾罗能源
作为2024年的首支新股,艾罗能源(688717.SH)7月3日迎来上市后首次解禁。消息影响下,公司股价创下上市以来新低,收于41.11元/股,跌12.35%。
艾罗能源此次解禁的是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最初认购价格为55.66元/股。而公司今日开盘价为42.35元/股,意味着这些限售股的持有者如未选择卖出“割肉”,目前也依然浮亏。
主营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以及并网逆变器等产品的艾罗能源成立于2012年,虽然营收规模较同行业龙头尚有差距,但在2022年海外市场爆发的机遇下同样曾收获一波高速增长。只是随着“黄金时代”转瞬即逝,包括艾罗能源在内的企业纷纷陷入业绩下滑。
在此背景下,艾罗能源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因此导致利润进一步减薄。这场押注能否拯救艾罗能源?
上市半年市值腰斩,行业大环境是否已触底
根据披露,艾罗股份此次解禁的是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股份数量共1344.06万股,占公司股本总数的8.4004%,对应市值约为6.3亿元。
艾罗股份此次解禁的这部分配售股当初的认购价格为55.66元/股。而公司今日开盘价为42.35元/股,意味着这些限售股的持有者目前依然浮亏。
今年1月3日登陆科创板的艾罗能源是2024年光伏储能领域的首个IPO(首次公开募股)。虽然上市首日股价一度突破百元大关,但艾罗能源其后的表现并没有突破行业整体向下的趋势,股价一路下行,截至7月3日收盘市值已跌去65亿元,较上市时接近腰斩。
另一逆变器企业锦浪科技(300763.SZ)日前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25亿元至4.00亿元,同比下降48.14%至36.18%。
虽然业绩预降,但锦浪科技提到了一重利好因素,即二季度预计环比实现大幅增长。预告显示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已实现归母净利润2028.62万元,预计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05亿元至3.80亿元。
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多家机构认为,欧洲市场去库存已迎来拐点。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提出,2024年1至5月逆变器出口欧洲金额环比同比数据均有所好转,叠加宽松货币政策预期,欧洲市场去库存有望进入尾声,行业最差时点已过去。
“逆变器盈利靠出海。”该研报认为,除欧洲市场外,巴西、印度、巴基斯坦、中东部分国家等2024年市场需求均有所爆发,有望成为中国光伏逆变器出海的新增长点。美国市场2024年需求继续向好,尤其是地面电站,装机增速有望快速增长,同时美国逆变器市场国内企业出货量占比低,且单位盈利更高,未来国内企业发力空间较大。
海外市场降温业绩直线下滑,加大研发能否赌赢
主营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以及并网逆变器等产品的艾罗能源成立于2012年,实际控制人李新富、李国妹夫妇与其家族曾数次出入资本市场。相较储能逆变器领域的可比企业禾迈股份、固德威、锦浪科技,以及储能电池领域的可比企业派能科技,艾罗能源营收规模尚偏小,但公司同样抓住了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下爆发的市场机遇,实现快速发展。公司2022年全年欧洲市场营收为43.58亿元,增幅达570%。
只是这段“黄金时代”转瞬即逝。随着欧洲户储市场降温,国内储能企业的营收增速已不复往日,艾罗能源也不例外。
艾罗能源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4.73亿元,同比下降3.01%;归母净利润为10.65亿元,同比下降6.12%。虽然全年降幅似乎并不明显,但公司上半年与下半年业绩差距显著——艾罗能源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完成了全年近76%的营收与超过90%的归母净利润。
业绩的失速在今年更为无可遁形。公司2024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84亿元,同比下降65.31%;归母净利润为3396.06万元,同比下降93.25%。
艾罗能源2023年年报与今年一季报中均提到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导致利润减少。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合计2.75亿元,同比增加超过80%,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为6.15%,而根据Wind统计,这一水平与逆变器行业普遍的研发力度相比并不领先,相同报告期下固德威与科陆电子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39%、6.30%。
而在海外市场红利尚未消退的2023年上半年,艾罗能源的研发投入相较同行更偏低。Wind数据统计的八家逆变器企业2023年中报显示,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的中位数为4.96%,艾罗能源当时的数据仅为3.52%,低于行业平均。
在业绩下行同时,艾罗能源继续加码研发。公司2024年一季度合计研发支出1.05亿元,同比增长83.52%。
在5月的业绩说明会上,艾罗能源表示公司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环比2023年四季度增长46.9%,公司订单情况是在逐步改善的。虽然营收环比增长,但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依然低于去年四季度的4639.64万元。研发费用的增长或许是增收不增利的一重因素,能否做好保住现金流与保住市场的平衡关乎企业能否继续留在牌桌上,艾罗能源或仍将面临挑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