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捡垃圾

年轻人爱上捡垃圾图╱新华社

大陆近年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市场规模

愈来愈多在北京、上海奋斗的年轻人,爱上捡垃圾。他们在别人不要的东西中寻找价值,甚至有人设立名称为「捡垃圾即是艺术」社群,成员高达6万人。

大陆后浪研究所报导,擦过油渍的纸巾,喝空的奶茶杯,凋谢的鲜花,摔落的玻璃碎片,不再被主人喜欢的木盒、玩偶、沙发椅凳...。初步统计,大陆城市居民每天平均会产生1.2公斤的生活垃圾。

除了在垃圾场等待焚烧或填埋,被丢弃之后,一些垃圾或许还有机会撞上「第二春」,因为愈来愈多的年轻人看见了废弃物的价值,他们珍视物品里的「可循环价值」和「再创造的美」,欢喜的把这些在别人眼里是「破烂」的东西捡回家。

这样的行为被称为stooping,含义可以引申为「弯腰拾废品」。stooping文化由一名纽约人兴起,他在街头发现废弃家具并标记供需要的网友前来自取,现在这股价值观吹进了大陆,并被一部分大陆年轻人追捧。

废弃物也是有美感的

95后、在济南担任自由业的Sherry,在2020年建立了「捡垃圾即是艺术」小组。对于成立动机,Sherry说,当时她在上海做翻译工作,有一天发现家门口的水果店扔出来的木盒子很好看,便捡回去当收纳架,这时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废弃物也是有美感的,应该也有人会想要分享这些东西。

Sherry在社交网站豆瓣搜寻,发现没有相关的小组,于是就建立一个,现在组里已有6万多个成员。Sherry表示,小组简介里写的是,「垃圾是被抛弃的无用之美」,理念和普通的捡垃圾还是有区别的,它不同于闲置,或是二手货,这种美的价值跟金钱是完全没有关系。

例如一个废弃的椅子,有些人会觉得它的设计挺好看的,上面的雕画非常美观有年代感,把它搬到家里做成摆件,就会觉得开心。但另外一些人,只是单纯有二次利用的想法,「我家里刚好缺一把椅子,就把它拿回家」。

Sherry表示,小组里的成员们还会分享各种自己捡的垃圾,废酒瓶子、纸箱、树枝、木头、月饼盒甚至穿羊肉的竹签,再创造利用都可以变成「艺术品」。

Sherry说,有的人可能是出于实用的价值,路上看见有二手物品就捡回家,有的人可能是为了环保,节约能源。在她的角度看,「捡垃圾也是一件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事情」。无论是哪一种动机,捡垃圾其实都是有意义的。

捡垃圾 开启人生哲学

另一位从事stooping的二狗,曾是互联网教育行业的产品经理,但在今年7月遭到裁员。他说,他在一个失眠的日子,在小红书上发现一位在上海做stooping的网友,觉得很有意思,刚好北京没有其他人创办类似帐号,就设立了「stooping北京」。

stooping北京的宗旨是,「一个人不要的东西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宝藏」。二狗说,刚开始设立该帐号时,他的设想是也许一个月可以突破1千粉丝,没想到,一天就破了1千,现在做了快一个月粉丝量也上万了,是挺意外的事。

他说,可能有愈来愈多人重新思考自己的消费需求,「到底是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物品,有怎么样的生活方式」。

二狗还想好好写一篇笔记,让大家深入了解一下stooping这件事情,想让更多人在身边发掘这种闲置的物品。二狗说,stooping这件事情没有必要去专门为了捡便宜而做,可能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稍微留心一下可能就会有发现。

二狗强调,Stooping的意义不光是捡到一个你可能需要的东西,而是真正地关注我们生活的附近,去挖掘到那些被人忽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