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后李光耀时代 新加坡何去何从?

新加坡人已开始对李光耀打造的「新加坡模式」提出了质疑。(图/翻摄自网路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担任新加坡领导人的50年间,李光耀下达过很多命令当中包括要拆掉自己的房子。李光耀数年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已经告诉内阁,我死后,就拆了它。」

李光耀对死亡的态度非常务实,他也反对个人崇拜。他说,因为开放给人民参观时,人来人往,需要耗费大量经费修护。李光耀在本周一辞世,享年91岁。

李光耀的住所位于安静街道上,周二并没有出现拆房子的工具。周三,李光耀的灵柩移至议会大楼大众瞻仰。之后,官方追思会才开始。

新加坡人已开始对李光耀打造的一所「更大的房子」,现代新加坡及该国引以为傲的「新加坡模式」提出了同样的疑问,李光耀去世后,这种模式还会持续下去吗?这个井井有条的亚洲金融中心,是否已经可以脱离「听爸爸的话」的政府治理模式?

新加坡人越发大胆自信,也提出了更多诉求,一些人要求订立新的社会契约,建立一个更乐于协商的政府、允许民众参与规则的制定。

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说:「新加坡现在正处于转捩点上。我认为,新加坡年轻人认同新加坡的力量,也认同新加坡政府带来的稳定,但他们更希望发出更多声音。因此,你得为他们创造对社会议题政治议题和经济议题发表意见机会。改变快要来了。」

新加坡模式将这个偏僻的前英国殖民地转变成一个干净整洁、光彩照人大都市。此一模式融合了半威权主义、一党专政制度周密城市规划、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低税负,以及大量外国人才的涌入。

然而,个人自由、政治异见却被打压了(不冲公共厕所的人要受罚),以此换来良好秩序和繁荣发展整整一代新加坡人接受了这样的交易,他们认为新加坡的生活水准远远超越了邻国

李光耀在世时不可想像的问题,现在已无法轻易的视而不见。例如,他创立的「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可能会分裂成几个派系,有人认为这种可能性已经开始显现。

网路上放大了意见的分歧,越过了管控严格的媒体。多年来,媒体更多的是担任政府的传声筒监督作用较小。但因为社群媒体的盛行,目前新加坡国内的分歧似乎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