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arbenheimer:芭本海默 vs 粉紅911?觸動日本原爆傷痛的網路圖戰

「你的幽默是我的地狱,因电影而起的互相伤害?」好莱坞在今年7月底的两大话题电影——《芭比》与《奥本海默》——双双开出票房佳绩且话题热度不断,也出现了「芭本海默」(Barbenheimer)这个混和词。然而随着芭本海默变成网路迷因、拿芭比与核爆蕈状云作为幽默玩笑,却触动日本舆论的原爆伤痛,发起「NoBarbenheimer」的抵制外,还出现了把美国911事件改成粉红芭比风格的图片反击。

争议起于《芭比》(Barbie)与《奥本海默》(Oppenheimer,台湾过去译为欧本海默)两部电影在今年7月21日的上档放映。两部强片虽然并非刻意联动宣传,但声势与话题不断,刺激北美票房市场,让这两部主题几乎没有任何关联的电影,变成同一时间最热门的娱乐话题;随之催生出网路迷因——「芭本海默」(Barbenheimer)——芭比+奥本海默的混和词。

随着两部电影的票房佳绩和好评,芭本海默的网路玩笑也越来越盛行,Twitter上就出现大量的合成图,有以芭比电影剧照改图、变成背景出现核爆蕈状云的场景;或是将奥本海默的爆炸画面调成芭比粉红色调,也有利用AI绘制,将芭比与奥本海默两个世界观揉合,变成一部新电影的视觉概念。

这些迷因和图片并非电影或片商官方的设计,但当这个拿蕈状云开玩笑的哽越玩越多时,对于全世界唯一一个被爆国——日本——来说,这个戳痛历史伤痕的玩笑并不幽默。

实际上《奥本海默》目前都还未确定在日本上映的时间,加上已临近8月6日原爆纪念日,本来日本社群就在讨论这部大片应该推迟上映的时机点。没想到就有日本的网友发现先前《芭比》电影官方Twitter帐号,曾经回应网路上的一张芭本海默图片,还补上一句「It's going to be a summer to remember」,类似的回应还有好几则,看在日本网友眼里的感受,是原爆的历史被如此轻浮地对待,这才引发了日本社群上的大量批评和抵制。

众多日本网友串连关键词「#NoBarbenheimer」(不要芭本海默)抵制这个黑色笑话的风潮,也有广岛长崎的民间团体发起网路连署要求道歉。另一个同时出现的抗议词是「#BarbieNoKen」,其实是一个英日文双关语,字面上是英文的芭比不要肯尼,但从日文读音理解是「バービーの件」(芭比事件)。

争议越烧越大,而《芭比》在日本原订8月11日上映,华纳兄弟的日本官方马上在7月31日出面道歉灭火,透过《芭比》电影的日本Twitter帐号贴上道歉声明。微妙的是,先谢罪道歉的是华纳兄弟的日本官方,并且在声明中表述会向美国总部要求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之后美国的Twitter才删除掉有争议的回应内容。

虽然暂时平息了日本舆论怒火,但网路上的迷因图战却仍在发生。开始有日本网友制作嘲讽美国911的图片来反击,同样用芭本海默的逻辑,把911的新闻画面改成粉红色的芭比风,或是拿《芭比》海报嵌入双子星大厦爆炸的画面。一直到8月3日,都还有类似的图战在转贴、也有日本网友持续抵制《芭比》在日上映。

在回击的网路留言中,也有日本网友贴出其他电影的画面,像是以二战为主题的动画《谢谢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この世界の片隅に),还有经典名作《赤脚阿元》(はだしのゲン)动画版,当中最惊骇人心的场面,就是慢动作呈现原爆将人们活活消灭气化的画面,并加上一句:「Do you still laugh when you see this?」

起初的芭本海默并非官方本意、可能也不是特意用历史伤痕做玩笑,原先芭本海默一词指的是两部电影造成的效益和娱乐话题现象,也有不少新闻媒体以此作为疫情后电影院票房的分析题目。只是随着这个词汇的迷因化、从而又变成「图像」的形式流传,不免衍生出各种意义与解读。如今演变成芭本海默 vs 粉红911的网路图战互相伤害,恐怕是电影官方和观众们都始料未及。

目前《芭比》仍按照原定日期8月11日于日本上映,至于《奥本海默》,截至目前仍未确定在日上映时间。

延伸阅读:

〈褪色的被爆记忆:广岛原爆75年...幸存者述说的战争伤痛〉

阿泼/〈见证原爆的新闻人(上)曼哈顿计划的劳伦斯...交换真相的贩子?〉

阿泼/〈默哀广岛:核爆灰烬中被流失的反战省思〉

林齐晧/〈广岛之旅:欧巴马能救赎「被爆星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