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And Then:披頭四「新歌」問世,AI協作的音樂革命與爭議

2023年11月2日流行音乐天团披头四(Beatles)发行的「新歌」〈Now and Then〉。 图/披头四脸书

2023年11月2日,一个复古的浪潮席卷了全球音乐界,流行音乐天团披头四(Beatles)在解散53年、两位团员过世后,居然发行了一首「新歌」〈Now and Then〉。无论是不是披头四的乐迷,这首歌的发行无疑都会引起巨大的好奇,也直接反映在流量上。仅就Youtube披头四官方频道上的影片,在笔者写稿时就已经累积了超过2600万次播放,其他串流平台上的播放量更是难以计数。

为什么披头四在时隔半个世纪以后还能发表新歌?这首歌是如何制作的?发行以后听众和乐评的反应如何?这又可能引发什么关于音乐文化更深层的思考呢?

能够完成这首跨越半世纪的歌曲,AI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首歌原来是成员蓝侬(John Winston Ono Lennon)1978年写下的词曲,当时仅有蓝侬自弹自唱、用录音机和卡带录下的片段。以今日的标准来说,录音的品质相当糟糕,也没有任何比较细节的后制。换言之,蓝侬的录音带在当时完全还没有进入正式发行的想法,大概就是自己创作过程中随手的一个纪录。这个录音品质不佳的片段也使得披头四其他成员们企图在90年代试图完成这首歌时,因为技术困难而不得不放弃。

技术的难题终于在近年AI科技问世后看见解决的曙光。在科技的帮助下,原来录音带中糊在一起的歌声旋律和钢琴伴奏被成功地分离成不同音轨,成为后续制作的重要基础。接着披头四的贝斯手麦卡尼(Paul McCartney)代替已故的吉他手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完成了吉他和贝斯的部分,鼓手史塔(Ringo Starr)也从美国加州完成爵士鼓的音轨。最后,在录音室中配上弦乐团录制的伴奏,一首40多年前的「新歌」终告完成。

细心的听众也可以从歌曲的MV中发现,在整个制作历程中,参与其中的音乐家们其实从来没有同时聚集在同一个地方过。撇除已经过世的蓝侬和哈里森,麦卡尼、史塔和伴奏的弦乐团其实也都是独立作业,各自将片段完成之后最后在录音室混音,完成最后呈现的作品。

德国汉堡披头四博物馆于2009年开幕时,以披头四第11张专辑《艾比路》(Abbey Road)封面作为主视觉。 图/美联社

▌乐评如何看〈Now and Then〉?

〈Now and Then〉在发布后,几乎一致引发了乐迷一股怀旧的情感。在英国,许多网路世代的听众在各大平台的留言区分享披头四在他们父母辈心目中有着如何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时也忆及自己的「孩提时代」是如何听着披头四的音乐长大的。在留言中,也不时出现一些贵古贱今的言论,在高举披头四音乐的同时,大力贬抑80年代以后的流行音乐。言谈之间显露出一种「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的自我吹捧。无论如何,〈Now and Then〉的发行,在许多听众的心中唤起了一种「往昔多么辉煌美好」的想像。

但乐评们针对这首歌则提出了一些更为深层的思考面向。大体而言,乐评们的意见认为能够完成〈Now and Then〉这首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就,但却也很难认为这首歌能够比肩披头四的许多杰作——例如乐评亚斯瓦德(Jem Aswad)认为:「蓝侬本人很可能不会对歌词感到满意」;霍金森(Will Hodgkinson)评论道:「这最后一首披头四的作品很难被称为是失传的佳作」。

林柏格(Ben Lindbergh)的看法特别值得更多的讨论。林伯格同样认为〈Now and Then〉称不上是披头四创作中最优秀的歌曲。而究其原因,大概可以归纳如下:

首先,这首歌并不能算是四位乐手共同创作的最终结果,蓝侬没能将词曲进行更细致的修改。其次,哈里森在后制中的缺席,可能也影响了这首歌最终呈现的结果。最后,在后制的过程中删减了一些蓝侬录音带中的片段,是否影响了歌曲的「原真性」?

披头四2023年11月2日发行的「新歌」〈Now and Then〉於伦敦唱片行贩售。 图/美联社

披头四1964年2月9日于美国CBS节目「苏利文剧场」(The Ed Sullivan Show)中表演。 图/美联社

▌贝多芬两世纪后的「第十号交响曲」呢?

延续着乐评们的意见,这首词曲都来自蓝侬的歌曲、都可能引来类似「如果蓝侬还在世,也未必会对这首歌表示满意」这类的批评,背后可能隐含了一个更加深刻的深层问题:透过AI完成的作品还算是人类「原创」的音乐吗?

在这些持批评意见的乐评眼中,或许这首最后呈现的作品没有达到他们心目中「蓝侬/披头四的歌曲」应该要达到的水准。即便这首歌的词曲都确实出自蓝侬的手笔,可能还是会被认为是「这只是蓝侬当时随手录下的片段,词曲都还未经仔细琢磨,因此未必能称为佳作」。

但同时,也因为词曲都还是来自蓝侬的创作,因此还不至于引发「这首歌到底属不属于披头四」的终极讨论。笔者将举一个贝多芬的例子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众所周知,贝多芬总共完成了九首交响曲,其中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欢乐颂」更被视为交响曲创作的颠峰之作。

但其实贝多芬生前曾留下第十号交响曲大约250个小节(实际演奏时间大约20分钟)左右的手稿。随着AI科技日渐成熟,许多人开始尝试将这些片段「还原」成一首完整的交响曲。目前已经产生了一个总长约41分钟的「全本」交响曲。简言之,里面有一半左右的篇幅并非出自贝多芬笔下,那么这首曲子还可以算是贝多芬的创作吗?

在影片下方的留言中,也呈现出跟〈Now and Then〉颇为类似的看法。有听众认为这个呈现出来的版本并不让人满意,因为既然第九号交响曲已经是如此颠峰之作,其后的第十号交响曲必须有着更加革命性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如果贝多芬真的完成了整首交响曲,成果必定更让人惊艳,AI的续作只能说差强人意。

▌AI世代下音乐创作的「原真性」

仔细比较听众在接受披头四的新歌,和贝多芬生前未曾问世的第十号交响曲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案例,可以发现,其背后有着类似的思考逻辑。听众往往预设了心目中的偶像(蓝侬、贝多芬)所创作的作品应该要是最完美、最杰出的旷世之作。若他们生前的遗作在续完之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那也不会是作曲家的问题,而必定是续作者的才华或者AI的运算能力,不足以和这些伟大的创作者相提并论。

与此同时,读者们或许也可以思考这个议题另一个面向的假设性结果——假如同样在AI的协助下,披头四的新歌跟贝多芬的第十号交响曲均获得了满堂彩,乐评又会如何为这个现象定调呢?笔者推测可能的结果会是:日益先进的科技如何从这些伟大创作者所留下的片段中得其精华,进而能够完美地将创作者们生前未竟的意志实践成具体的作品。

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在这样的论述中可以发现,一样是透过AI完成的续作,当创作成功时,功劳将更可能被归于创作者当时留下的灵感;然而当续作品质没有达到期待时,其责任则会被推委至非关当初的创作者,而是当前科技还不足以完美续成这些伟大的作品。

诚然,笔者的推测同样未经实证。例如,将一首未完成的遗作交给AI和当代作曲家分别续完,再交给独立的评审进行「盲测」,评比两者间孰为优劣。这种方法当然也有其未竟之处,毕竟目前能够同时符合「来自知名创作者」和「不为人知的遗作」这两个逻辑上有冲突的作品,实在可谓是凤毛麟角。但透过这个假设性的议题,笔者希望抛砖引玉的深层问题是:

无论〈Now and Then〉评价如何,在发布后一致引发了乐迷一股怀旧的情感,许多乐迷也借此回忆起自己如何听着披头四的音乐长大。 图/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