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打仔、亚洲龙套...各种标签成就独特!杨紫琼如何变呼声最高奥斯卡影后?

以《妈的多重宇宙》一片,首位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亚洲演员杨紫琼。(图/商业周刊/IMDb)

这个拍戏近40年的华裔女演员,凭借美国科幻电影《妈的多重宇宙》里意外卷入拯救世界任务的华裔洗衣店老板一角,横扫各大奖项。在即将于美国时间3月12日举行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她也是呼声最高的影后得主。

为什么杨紫琼能成为史上离奥斯卡影后最近的亚裔女演员?

因为她从不怕被贴标签,不急着撕掉标签,甚至刻意搜集不同标签,而这些标签,终于拼贴成一个独特的她。

从芭蕾舞家化身飞车女警

习武半年当亚洲第一女打仔

第1个贴在她身上的标签,是「女打仔」。从与成龙并肩飙飞车特技的女警,到《卧虎藏龙》里轻功武器样样行的女侠俞秀莲,杨紫琼在银幕上始终手脚俐落。

然而她的出身,其实跟女打仔完全沾不上边。她是马来西亚富裕家庭的大家闺秀,自幼习芭蕾舞,15岁更负笈英国获得皇家舞蹈学院学位,却因为脊椎受伤,舞者梦断,本来打算从此走向幕后,当个编舞老师。

但是她的母亲不忍女儿的光芒如此埋没,在她21岁那年,偷偷帮她报名选美比赛,没想到一举拿下冠军。杨紫琼自此决定,要努力做到本来觉得不可能的事。

选美冠军被香港影视界相中出道,当时港片正处盛世,美貌女星如过江之鲫,如何让自己崭露头角?她毛遂自荐拜师习武,打算拍武打片。

原来,她观察到当时没有动作女星,而有舞蹈底子的她,觉得武打就像一场大型编舞:「我能做到。」花了半年锻炼武艺,成功获得在《皇家师姐》出演女警的机会,就此大红,接连演出《警察故事》等电影,成为亚洲最知名的动作女星。

但长期走在刀尖上的日子,也曾让她怀疑人生。1995年,她因拍片摔断肋骨,身体剧痛,出院后好长一段时间只能缓慢走动。她心想:「我真的要为了演戏受这么大的苦?」

以《黑色追缉令》等暴力美学经典闻名的导演昆汀・塔伦提诺(Quentin Tarantino)那时飞到香港,坐在还在休养的她身边,细数记忆中最爱她的动作场景。杨紫琼幡然醒悟,自己是多么热爱动作表演:「当我拍动作片,我感觉自己好好活着。」

武打演员,虽然让人快速、深刻记忆,但往往跟奖项无缘,被人评为会打、不会演,许多武打出身的明星走红后,急欲撕下标签,走往文戏;但杨紫琼以一身功夫从香港红到美国,至今却仍时常现身动作片。

但身体会痛,怎么办?《纽约时报》的记者跟访发现,她有一个跟身体的「和解仪式」。信奉佛教的她,每天躺在床上做伸展运动时,会轻声念诵佛经,用意是请求身体的原谅。

现实不孕,戏中常演妈妈

她一场近身戏竟吓哭女主角

第2个标签则是「母亲」。在《妈的多重宇宙》里,她饰演的母亲王秀莲和女儿乔伊之间矛盾又紧绷的关系,正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主轴,电影终末,她意识到对女儿的爱、奔出洗衣店和女儿说:「在所有我能去的地方里,我只想和妳在一起。」

或许是身上流露出的母性,杨紫琼很早就开始演大姐、母亲,在05年的《艺伎回忆录》演照顾人的艺伎真美羽,在08年的《巴比伦密码》演与主角形同母女的修女。

但她生命中的一个遗憾,就是无法当母亲。1988年,出道才4年她就息影,当时她和电影公司老板潘迪生结婚,一心只想当贤妻良母。

但生命给了她一颗柠檬,非常想要小孩的她,却发现自己不孕。「我不希望我们在未来10年感到痛苦不堪。」为了不让没小孩这件事成为婚姻的坟墓,短短3年后,她摘下妻子身分重回影坛。

第2次进入影坛,她决定除了继续带着武打专长,也要钻研演技。她向新闻网站Deadline忆述,她首部电影合作的一位演员,多年后对她说:「妳的表演毫无进步。」

面对这种直白的指摘,杨紫琼没有生气,而是将其视为逆耳忠言,主动寻求出演剧情片的机会。她第1部完全没有动作戏的电影是1997年的《宋家皇朝》,饰演宋美龄的姊姊宋霭龄,并以此获得香港金像奖提名,证明了自己就算不打,也可以当个好演员。

但就算不演打仔,她仍是个行动派,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收起拳脚、将它化为微小却更有力的动作。

2018年,她在《疯狂亚洲富豪》里演威严的母亲,一幕向未来媳妇下马威的戏,她一面说出台词「妳永远不够格」,一面出手抚摸饰演媳妇吴恬敏的脸颊。镜头喊卡后,吴恬敏哭了出来,因为杨紫琼即兴的肢体语言,充分传达威慑和轻蔑,让她吓得不知所措。

国际巨星仍愿当亚洲龙套

她早让亚裔符号被多元看见

第3个标签,是美国电影中的「亚洲人」。1997年,杨紫琼以《007:明日帝国》成为史上第一个亚裔庞德女郎,正式踏进好莱坞大门,之后,她就成为美国影视大小银幕中最常见的亚洲面孔之一。

即使她早已是国际巨星,还是得常常跑亚洲元素的龙套。2008年的《神鬼传奇3》她饰演千年中国女巫,在2016年的《极速秒杀2》更只担任短暂露脸的泰国民宿老板。

即使只是配角、只是一个亚洲符号,为了探索表演的真谛,她也正面看待。「唯有妳参与其中,才能有所作为,」她说:「你在银幕上看到一个长得像你的人,做着惊人的、迷人的、甚至坏蛋的事情,都像在说:『你什么都能做!』」

正因为她尝试各种角色,不介意任何刻板印象,早在好莱坞反思「多元性」议题前,她早已架起东、西方的桥梁。在《妈的多重宇宙》扮演女儿乔伊的许玮伦说杨紫琼:「她像是把人们聚在一起的胶水,我们还没有一个词汇谈论什么是多元性之前,她就让亚洲人感觉被看见。」

打仔、母亲、亚洲人……最终,这些标签仿佛拼贴成一幅艺术创作,融合成为一个非杨紫琼不可的角色:《妈的多重宇宙》里的王秀莲。

「每位演员都在等一部电影,她等到了。」曾和杨紫琼合作的台湾喜剧导演朱延平告诉商周,但这也是因为她近40年来,从未赌气放弃任何出演机会。

要会武打、要能展现一位母亲的狼狈与温情、还要适应科幻作品的迷幻调性,《妈的多重宇宙》两位导演关家永、舒奈特(Daniel Scheinert)向媒体坦承,除了杨紫琼,没有其他人可以扮演好这个角色:「如果她说不,也许这部电影就死了。」

被贴标签又怎样?杨紫琼深知,标签是快速被认识的途径,她靠标签快速让人识得;再靠努力,让她的独特从这一个个标签中清楚浮现。

她把一个个被贴上的刻板印象标签,化为一枚枚晶亮显眼的勋章。

平凡人被标签困囿,她让标签替她说故事。杨紫琼说:「《妈的多重宇宙》出现时,实在让我情绪激动,因为这代表,你才是一路带头说故事的那个人。」

商业周刊1843期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