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在可持续发展上闯新路作示范——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全面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尤其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启动以来,鄂尔多斯市把打好打赢攻坚战作为一号工程,创新荒漠化防治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

记者:作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主战场,鄂尔多斯市如何开展防沙治沙,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有哪些成效?

杜汇良:按照自治区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把打好攻坚战作为一号工程,推出“七个一体化”举措,努力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

一是系统布局和重点攻坚一体化。印发《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部署实施库布其北缘锁边林草带、毛乌素上风口阻隔带等8个标志性工程。攻坚战启动以来,保持日均治沙1万亩以上速度,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分别达到32%、75%。

二是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积极探索“防沙治沙+新能源”一体化模式,规划建设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和毛乌素沙地“一廊多点”项目。目前建成和在建新能源规模4020万千瓦,到2030年新能源总装机将达1.5亿千瓦,如期完成1500万亩治沙任务。

三是生态治理和产业转型一体化。依托“传统能源+绿电”优势,推动“装机+装备”双向赋能、绿电消纳与传统产业改造互促共进。目前,全市光伏产业链关键环节完整度已达100%、主辅材配套超40%,现代煤化工产能达2000万吨。

四是深化改革与科技创新一体化。制定整合生态建设要素资源等9条改革创新举措,加快建设国际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改革试验示范区。

五是政府引导与各界协同一体化。全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和农牧民主体、全社会参与的防沙治沙格局,探索建立防沙治沙多元投入机制,与央企共同设立生态治理专项基金,促进要素向防沙治沙集聚。

六是生态工程与富民工程一体化。坚持绿富同兴,在防沙治沙工程中全面推行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模式,累计提供稳定就业岗位5万个,促进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

七是传承与弘扬一体化。传承并发扬鄂尔多斯几代人几十年坚持不懈战黄沙、植新绿、守家园的精神,努力在新时代创造更多绿色奇迹,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自2022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后,鄂尔多斯在哪些方面重点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杜汇良: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来,市委、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设立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心专班调度,构建以实施五大行动、24项重大工程、一批示范项目为重点的“5+24+N”系统方案,推动示范区加快建设。

一是在“绿”的可持续上重点着力。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开展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和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行动,不断擦亮可持续发展的“主色调”。

二是在“业”的可持续上重点着力。深入实施一产重塑、二产升级、三产重构,着力打造粮、绒、牛、羊、奶5个百亿元级产业,全面构筑万亿元级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三是在“新”的可持续上重点着力。深入实施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行动,一体化推进战略科技力量构筑、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端创新人才引育,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

四是在“富”的可持续上重点着力。以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行动,努力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城市。

记者: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如何通过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闯新路、进前列”目标?

杜汇良: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发展的顶梁柱、排头兵。奋进新时代,我们将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稳定增长中挑大梁。全面推进“六个工程”,全力落实“三个四”工作任务,推动经济体量一年一跨越,加快迈入万亿元GDP城市。

二是在服务大局中作贡献。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到“十四五”末,打造10亿吨优质煤炭产能,建成1亿千瓦电力装机,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三是在产业转型中当先锋。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加快构筑能源、现代煤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羊绒4个世界级产业,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一半以上,现代煤化工产能达到3000万吨,“风光氢储车”产值超过5000亿元,建设“世界绒都”。

四是在人才科创中闯新路。全面打响“创新暖城”品牌,深入实施科学家与企业家“握手”行动,常态化开展“暖城之邀”人才招引活动,努力打造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策源地。

五是在共同富裕中作示范。全面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和一流城市形象,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努力打造推动共同富裕“鄂尔多斯典范”。 (经济日报记者 陈 力 余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