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今出炉 全球战火烧不停「人道组织」呼声最高

▲诺贝尔和平奖将于今日傍晚5时揭晓。(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记者吴美依/综合报导

本届诺贝尔和平奖将于今(11)日傍晚5时揭晓,今年一共收到286份提名,包括197人、89个组织或机构,尽管候选名单必须保密50年,《时代》杂志与《法新社》仍根据博弈网站及专家说法,列出一份预测名单。

▼泽伦斯基被视为呼声最高的获奖人选。(图/路透)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

自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46岁的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一直是「韧性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于2022年被评为《时代》年度风云人物,今年也被英国博弈网站视为胜算最高的人选。

不过,奥斯陆和平研究中心(PRIO)主任厄尔德尔(Henrik Urdal)认为,诺贝尔奖不太可能颁给一个正陷入国家战争的人。

▼季哈诺夫斯卡娅,因为挑战当局流亡海外。(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白俄罗斯反对派领袖.季哈诺夫斯卡娅

42岁的季哈诺夫斯卡娅(Sviatlana Tsikhanouskaya)是一名民主倡议者,对于白俄的选举舞弊及腐败直言不讳,2020年参加总统大选,挑战当时已执政26年的强人总统卢卡申科。

她目前流亡海外,在一场缺席审判中,被指控叛国罪、煽动社会仇恨、企图夺权、组织极端团体等罪名,判处15年有期徒刑,但仍持续与国际领袖会晤,讨论释放政治犯、白俄移民问题、填补制裁漏洞等问题。

▼维吾尔族经济学家土赫提,已经被拘留10周年。(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维吾尔经济学家.土赫提

54岁的土赫提(Ilham Tohti)曾是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专门研究维吾尔议题,创立中文网站「UyghurOnline」,记录身为穆斯林少数族群所面临的压迫与歧视,但2年后遭当局关闭。

2009年,新疆发生一场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的暴乱,他也在动荡中失踪,尽管不久后获释,2014年1月却被指控「煽动分裂国家」罪名,判处终身监禁。今年正是他被拘留的第10周年,如果获奖,也将成为第6位在狱中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

▼童贝里也连续多年呼声高涨。(图/路透)

瑞典环保少女.童贝里

2018年,童贝里(Greta Thunberg)在瑞典会外面发起罢课活动,引发全球对于气候变迁的对话。此后,她持续参与相关活动,10月5日甚至因为抗议化石燃料补助政策,在布鲁塞尔被捕。

童贝里2019年获选《时代》年度风云人物,以16岁之姿,成为史上最年轻获选者,从2019年至2023年,每年都被认为是得奖大热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来自葡萄牙。(图/路透)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

诺贝尔专家、历史学家史文(Asle Sveen)认为,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可能与其中一个联合国组织共同获奖,「联合国需要获得所有可能获得的支持与关注,才能在那些主张『力量才是正义』的势力面前生存下来」,如果真的获得殊荣,将能够向世界警告「让联合国与世界秩序变得无关紧要的危险」。

民主机制和人权办公室

「民主机制和人权办公室」(ODIHR)是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下辖选举监督组织,目前正在监督全球57国的选举状况。

厄尔德尔认为,民主将是今年的焦点议题之一,「因为世上超过一半人口,都生活在即将举行投票的国家,尽管不完全都是民主国家。」如果把奖项颁给选举观察组织,能够强调自由公正选举的重要性,以及这件事对于和平稳定的关键作用。

▼苏丹数千万人因为内战逃离家园。(图/路透)

苏丹紧急应变室

苏丹2023年4月15日爆发内战至今,至少15万人丧生,数十万人逃往邻国边境难民营,1000多万人、也就是该国1/5人口流离失所,百姓饱受饥荒、疾病与暴力,面临「世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

因此,民间志愿者组成了「紧急应变室」(Emergency Response Rooms)应对冲突下的日常生活,包括修理电线,提供医疗、食品及水,甚至是保护人民等。

厄尔德尔表示,今年是《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s)修订的75周年,而它正是为了在战争中保护平民而出现。如果把奖项颁给人道主义组织,「将强调在冲突时刻获取援助的关键重要性。」

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ICJ)位于荷兰海牙,是联合国的最高司法机构,专门处理成员国之间的国际争端。近年,它审理了乌俄战争及加萨战争,下令停止入侵行动,审理种族灭绝罪行。

尽管这些要求遭到忽视,仍加大了交战各方尊重国际法的压力。

▼加萨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UNRWA大楼附近,民众擡着在空袭中丧生者的遗体。(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与负责人拉扎里尼

1949年以来,UNRWA在冲突期间,向人们提供医疗、教育与紧急援助。该组织由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领导,在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加萨走廊、约旦河西岸等地,帮助巴勒斯坦难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理事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推动成员国在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借此促进和平与安全。而欧洲理事会(Council of Europe)不仅同样关注历史教育,更是基于「了解过去,对于创造共享未来至关重要」的信念而成立。

厄尔德尔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在全球脉络下了解历史、发展区域互补观点的重要性。」如果这些透过历史教育促进和平的机构获奖,将跟呼吁「国与国之间友爱精神」的诺贝尔宗旨相互呼应。

▼以色列空袭黎巴嫩贝鲁特(Beirut)南部人口密集地区。(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从缺?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所长史密斯(Dan Smith)认为,考虑到国际情势黯淡,今年恐怕没人应该获奖,「或许是时候说,『对,很多人都很努力,但还是没有达成目标,我们需要有更多人和世界领袖清醒过来,意识到我们正处于极其危险的局势中。』」

不过,和平奖从缺,将被解读为颁奖委员会「承认失败」,因此不太可能发生。

2024诺贝尔奖颁发时间(台湾时间)

10/11(周五) 17:00 和平奖10/14(周一) 17:45 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