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外交高空走钢丝,挺台决议后,无视中国警告,德法带头窜台

欧洲会议通过涉台决议 来源:看看新闻

文|春不晚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段时间欧盟议会通过了一项引起国际争议的决议,正式表态“不承认台湾属于中国”,

这一决定不仅挑战了国际普遍认可的“一个中国”原则,直接打破了中欧之间的关系基础,

然而没想到决议刚过,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的议员代表团紧随其后抵达台湾,与台湾当局展开了密集互动,

欧盟这一系列在台湾问题上逐渐“越界”的行为,更加的导致中欧之间的关系紧张加重。

欧盟会议

欧盟在台海问题的偏激行为

最近这几年开始欧盟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变得更加的坚定,尤其是和美国一起的对华政策上,频繁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再加上欧洲议会通过该决议的时机也颇为微妙,恰逢中欧之间围绕电动汽车产业的贸易摩擦加剧之际。

双方就中德、中欧经贸关系交换意见

双方谈判陷入僵局,谈判所提出的意见都让双方很不满意,欧盟试图通过台湾问题来对中国施压,使其在经济问题上做出让步。然而此举不仅加剧了中欧关系的紧张,更可能让欧盟在未来的经贸关系中付出代价。

德国总理 朔尔茨

不得不说欧盟的这一决定是让人震惊的,欧盟不仅支持了台湾,甚至还明确的提出欢迎台湾当局派遣“友人”访问欧洲,还在背后鼓励着他们欧盟的那些国家官员前往台湾。

这种的言行举止都带有明显的政治挑衅,试图通过扩大欧盟与台湾的互动来削弱中国的主权宣示,借机巩固欧盟在“民主价值观”方面的国际地位。

来源:看看新闻

欧盟所推翻的这一决议奠定了“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社会的合法性,也成为中欧建交的政治基础,而欧盟在此问题上采取对抗性立场,实际上是在动摇其与中国之间的信任基础。

对于中国来说台湾问题是重中之重,但凡是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都绝不允许任何的势力来干涉,所以在第一时间中国外交部也因为这件事情向欧盟提出严正交涉,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自己内部的问题,敦促欧盟严格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不要为台独势力“站台”。

来源:凤凰网卫视

欧盟代表团窜访台湾

然而就在议会结束没多久,由德国议员凯勒带队的“友台小组”已经出发并且抵达台湾,成员包括来自法国和捷克的议员,预示着欧盟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联动”行动。

这次欧盟这一行人窜访台湾除了会见台湾副领导人萧美琴之外,还计划与台当局探讨一些有关政治方面的问题,旨在发掘“合作契机”。只是这种合作也就是表面上的,更多的是想在中欧关系僵化的背景下强化欧盟的对华谈判筹码。

萧美琴

只是这种行为也引发了广泛质疑,欧盟其实本身在对华的问题上意见就不统一,德国与法国虽然在对台问题上表现较为积极,但一些欧盟国家却选择保持谨慎,甚至对电动汽车产业链转移等议题持反对或中立态度。

芬兰在最近的对华关税提议中投了弃权票,显示出对经济利益和政治风险的权衡。此外欧盟内部的分歧也使得其“团结一致”的对华姿态难以持久,反而加剧了各成员国在对华政策上的分裂。

芬兰总统斯图布在北京召开媒体发布会

尽管欧盟试图通过台湾问题对华施压,但这一策略目前所面临的效果不得而知,毕竟台湾问题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无论欧盟如何施压,都无法改变中国对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

赖清德和萧美琴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欧盟在经济上与中国高度依存,特别是在供应链和市场方面,对华强硬政策可能直接影响其内部经济。若中方采取经济制裁或其他反制措施,欧洲的企业和就业都可能遭到波及,这对本已脆弱的欧洲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长安号”中欧班列在西安新筑车站内装卸集装箱

像德国这样的工业国家它其实是离不开中国市场的,而一些对华态度更强硬的国家则缺乏经济实力上的优势。若欧盟继续在台湾问题上试图“博弈”,不仅可能进一步恶化中欧关系,还将加剧内部之间的一个裂痕。

中欧班列

中欧关系的走向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欧盟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增强了短期的政治影响,但在经济上与中国的依存关系使得欧盟在对华政策上难以“一意孤行”。

若双方在电动车补贴等问题上继续保持对抗,欧盟将面临更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压力。若继续在台湾问题上采取对抗性措施,将可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加快经济自立与科技创新的步伐,减少对欧盟的依赖。

欧盟委员会主席 冯德莱恩

所以欧盟若真的想要维护自身利益,那么在对华的政策上就要保持理性与克制,而非一味追随外部势力的遏制策略。在台湾问题上的“越界”行为,已经多次的加深了中欧之间的矛盾。

中欧关系的稳固不仅是区域稳定,也对全球经济有着不小的影响,唯有通过理性、平等的对话,双方才能在政治分歧中找到平衡,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欧洲议员怒斥冯德莱恩 来源:环球网

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