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中央零撲殺 高雄動物收容所快客滿
高雄市燕巢动保关爱园区收容量规画650只,但目前已超过600只逼近收容量极限。记者巫鸿玮/摄影
高雄游荡犬数量估算超过1万只,民众要求移置不要捉捕、结扎、回放,但为遵守中央零扑杀政策,寿山及燕巢两处收容所达临界点,一笼要塞10只中大型犬,每只游荡犬终老费用高达1、2万元,也让市府吃不消。民代认为,政策须优化,中央成立动物保护司,没有发挥实质作用。
高雄市燕巢动保关爱园区收容量规画650只,但目前已超过600只逼近收容量极限。记者巫鸿玮/摄影
由于发生游荡咬死泳客事件,高雄市动保处在永安区加强捕捉游荡犬,动物收容所不断腾空间收容,全市设有2处公立动物收容机构,寿山动物保护教育园区及燕巢动物保护关爱园区分别可收容250只及650只,合计900只犬猫,不过目前收容数量已经逾9成,将近饱和,一笼甚至要塞下约10只中大型犬。
高雄市议员黄秋媖指出,动保处人员很努力抓狗、结扎,冈山及桥头、燕巢等地游荡犬有减少,唯独海线地区鱼塭多,很难改善,游荡犬捕捉后无处安置收容,照护成本高都是难题。
「中央对游荡犬问题不够重视!」黄秋媖说,农业部成立动物保护司,谈犬只管理却不管地方游荡犬问题,游荡犬结扎成本仅1、2千元,安置成本却高达10倍,民间募款能处理的数量非常有限,地方移除安置预算几乎全仰赖中央挹注。
高雄市动保处指出,中央法令规定零扑杀,健康犬只不会执行安乐死,若捕捉的游荡犬超出收容负荷,会送往民间收容所协助安置。志工也呼吁,希望民众发挥爱心,踊跃认养犬猫,让毛小孩也能找一个温暖的家,而不是只能在收容所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