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观点|高雄车站百年物语特展 日本铁道博物馆馆长备受感动

高雄车站百年物语特展 日本铁道博物馆馆长看展备受感动

火车站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他承载了一个城市的精神表征与历史的故事,展现了城市认同的价值。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以高雄车站为轴,车站周边建设变化、族群迁徙、历史事件与城市发展为纬,于哈玛星台湾铁道馆推出「驿动.城启-高雄车站百年物语」特展,透过实体文物,回顾台湾从日治时期迄今的铁道故事。

高雄车站也是二二八事件中高雄最早发生流血事件的地点。(图片来源:高雄历史博物馆提供)

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代理馆长李旭骐说明,高雄车站过去曾有中山地下道、中博临时高架桥连接前后站,延伸的补习街、电子街、皮靴街,是高雄市民这几十年以来的生活回忆。并感谢文化部国家铁道博物馆筹备处支持,特展得以顺利展出。

高雄唯二的帝冠式建筑高史博和高雄车站都承载高雄城市情感与历史记忆,第三代高雄车站站体经过文史团体、地方政府、工程单位协力促成2次迁移的工程壮举,创下全台最大文物(2,500吨)搬迁纪录,也是全台唯一迁移又复位的站体,站体的保留呈现台湾对于文化资产保存的态度。

大场喜幸馆长体验北号志楼转辙器。(图片来源:高雄历史博物馆提供)

受文化部国家铁道博物馆筹备处邀请来台的日本铁道博物馆(大宫)的馆长大场喜幸、副馆长荒木文宏及学艺部主任五十岚健一,先赴「2023铁道文化交流论坛」揭开台日铁道博物馆交流序幕,6日特地南下高雄参观深具历史意义的旧打狗驿故事馆、北号志楼以及综览具代表性的哈玛星台湾铁道馆,并抢先参观「驿动.城启-高雄车站百年物语」特展。大场馆长表示,铁道馆的模型展很好呈现台湾景点与产业发展,让他深受感动与启发。高史博曾与铁道博物馆(大宫)合作在铁道馆推出「跨海的铁道技术-日本大宫铁道博物馆交流展」与策办论坛或讲座,双方往来密切,期盼未来再续合作缘分。

大场喜幸馆长(前排左二)、荒木文宏副馆长(右一)参观模型展。(图片来源:高雄历史博物馆提供)

高雄车站经历五代变迁,每个时期称呼与功能也不同,展览主题围绕在高雄车站的嬗变与周边变化。1900年代依港而生的第一代「临时打狗停车场」及第二代车站「打狗驿」(后更名「高雄港驿」),主要目的是货物运输。作为当时纵贯铁道最南端出发点,开启铁路连接海港运输的蓝图,港务蓬勃发展也带动城市的繁荣。

随着都市往东发展,1941年启用的第三代车站「高雄新驿」是纵贯线上唯一的帝冠式建筑,也是是日治时期最后一个完工的大型车站,展现当时高雄作为南进基地的雄伟气势,并为高雄车站的永久位置定锚。影响第四代「高雄临时车站」与第五代「新高雄车站」的诞生,且以此为中心形成高雄城市的中轴线,成为旅客进出城市的新地标、新记忆。

现场展出的中山地下道匾额。(高史博提供(图片来源:高雄历史博物馆提供)

哈玛星台湾铁道馆于2016年开馆,一楼以哈玛星在地历史为核心,以变形虫式模型展台,HO规动静态模型呈现台湾百年铁道历史与生活,二楼特展区经常规划不同展览,或是与各国铁道博物馆合作推出期间限定特展,再加上人气哈玛星驳二线小火车,是铁道迷们热门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