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感嘆兒子:有了老婆沒了娘

阿娘和老婆能并存吗?(图片摘自pexels 网站)

虽然现代已讲求多元性别、性别平权。但是所谓「传统」就是这么回事,常把以前、惯用的行为模式和观念,套用在新的情境上,用旧的眼光在理解新发生的事;用过去的解决方法来解决事情。美其名是用经验的累积来对待事物,但发现这种说法有它的领域及限制,并不是各领域通用的结论。举个例说吧,食物的制作,就相当合用于经验累积的方法,甚至我们还有一个正向的名词,叫做「遵循古法」制作,如果某食物的生成是「遵循古法」,大多数的人通常都持正向看法,认为这样的食物极具价值。

反过说,随着新时代而演化的新方法、新观念,在某些领域上,如果我们不加以随时代改变,那将可能被人评论为「食古不化」或「封建八股」,我认为还坚持着中学生要穿统一的校服、揹同样的书包,留同样的头发,说要保持传统,就有点这样子的味道,容易让人觉得思维停留在远古时代。

「遵循古法」与「食古不化」的抉择

所以,到底哪一类的事物要「遵循古法」,又有哪些事物必须随时代而演化改变呢?我认为要同时符合两项标准:

第一项,结果朝向正面。当对待此事物,用「遵循古法」方式,比新方法更好,更有效用,那「遵循古法」是可行的,甚至会受到称赞,例如食物的烹调与中药的熬煮。

第二项,符合人性需求。当对待此事物,用新思维或新方法来进行时,比旧概念或旧方法来得符合人性需求,那可能就是我们扬弃旧方法的时候,比如丧礼致赠挽联时,电子挽联比实体挽联对丧家来说,可以致意,也来得干净、好处理,此时若设备应允,就不用拘泥在实体挽联。

但是对于某些事物,用这两标准,不见得容易评判,那就得看更深一层的意义及状态。举个例来说,结婚后,是否要接受娘家人的资助?就不易判断。我曾经接受过一封心理咨询如下:

「心理师好:

我和我老公认识前就自己买房子买在娘家附近。未结婚前 我已经很少到婆家走动,婚后老公也说不动我,但我也为了不让他太难做,主动地比过去较常回去婆家。但是对先生及公婆来说,回去的次数并不够多,算是较少去婆家。

因为我少回婆家,婆家的人曾和老公说:『怎娶了媳妇却像没了儿子』,让我老公觉得像入赘。

不常回去婆家是我不对。但我娘家的人从没那么看待他过。娘家知道我没上班,怕我们日子不好过,能给的他们就想给。而我娘家的好意,我老公却觉得是不是嫌他养不起老婆?!房子名字是我的,但钱是娘家付清的,因此先生觉得是住在我父母的房子里,觉得自己像入赘。

我父母只是希望我们生活好过点,能给的就会想给,希望我们多存钱。

心理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

结婚后发展新家庭的态度

「婚后,太太到底要不要常回婆家?」以及「婚后,新家庭到底要不要接受娘家资助?」,是这位来函者关切的议题。但显然,大家脑袋中有传统思维,答案是「太太应该多去婆家」及「婚后应该就要断绝娘家的援助」,如果接受娘家援助,就好像「入赘」一样。(注:我个人不喜欢「入赘」的定义及其意义,连带不喜欢「嫁」这个字的意义,因为让我感觉结婚的两人并不对等,而我认为结婚的两人应该从各自的原生家庭「出走」,并在对等互惠下,互相结合创造一个新家庭)这种解释与想法显然与「遵循古法」一致,但这结果有「符合人性需求」及「朝向正面结果」吗?似乎不好判断,因为对先生来说可能是的;但对太太来说却不是。所以这时就得看婚姻产生的家庭更深一层的意义及状态。

由两人结合组建而成的婚姻家庭,应该是结婚的两人从各自的原生家庭走出来,对等互惠,成为生命共同体,形成同一单元组织,既不偏向男方家庭,也不依恃女方家庭,而是融合两人各自的特色,成为一个独特的家庭,它并不附属于哪一方的原生家庭,也不是哪一方原生家庭的延伸。在这概念及意义下,我如此回复:

「或许可以这样想,结婚的两人,带着不同的价值观建立新家庭,在先生来说,希望像传统一样,男性养家活口,女性以先生家人为主;而妳家却是把你们两人当做儿女来照顾;两家价值观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因此不用在「感觉入赘」或「好意照顾」两个说法间争执或拔河,重要的是要建立你们自己、这个新家庭的价值观。

你可以回忆起你们相爱的感觉,以致于相互结合的过程,在之中彼此互相,带着这样的柔软感觉和先生沟通、兼顾需求及折衷下取得共识,比如这个共识是让我们自己这一个新家庭成为「独立小而美的自主家庭:每月回婆家两次,并有限地接受娘家资助」,然后先生要去承担和婆家的沟通,妳则要和妳家人疏导。如此先生不再把婆婆对妳的批评转述给妳听;妳也不用忙着要先生接受妳家人的好意;你们自然会以新的价值观和各自原生家庭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