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普”对车企意味着什么

笔者所说的“七普”,指的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5月11日,“七普”发布之后,随即引起热议,焦点在于人口老龄趋势。尽管老龄化趋势这个话题并不新鲜,但“七普”的新鲜数据还是再度激起人们的思考。那么,对于汽车界来说,老龄化意味着什么?该如何应对这种人口变化趋势?

“七普”表明,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20年的人口比2010年增加了7206万人,年均增长0.53%,增幅下降0.04个百分点,显示出微增态势

有的人口学专家认为中国人口的微增态势会逐渐减弱,预计到2025~2030年间,就会转入负增长时代。目前,80后、90后、00后的人口规模分别是2.19亿、1.88亿和1.47亿,呈现出递减态势;这种态势有可能持续至本世纪末。人口下降的原因一是育龄人口减少,二是生育意愿走低。联合国预测,在2030年以前,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就是说,当2031年“八普”发布时,这个重大转折有可能成为现实

第二个重大转折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老龄人口规模日趋庞大,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成为一项新的基本国情。“七普”表明,中国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分别是2.5338亿、8.9438亿、2.6402亿,占比分别为17.95%、63.35%、18.70%。老龄人口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15岁以下的低龄人口,而且增速也比“六普”时期上升了5.44个百分点,15岁以下低龄人口则只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劳动力持续减少,到2030年有可能不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那么,中国是不是无法再成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国了?显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要不频繁发生影响全国的不可抗力干扰,社会生产生活不频繁遭受强力冲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维持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且像过去11年那样,汽车总销量会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也就是说,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今后仍将维持目前存量竞争基本特征。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变”。中国汽车界大可吃个“定心丸”。

变的是老人越来越多,而且如今老人的身体状况远好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同龄人。“七普”表明,中国的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家庭人口平均数为2.62人,比2010年的3.1人减少0.48人。现如今,随着住房条件改善,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已成普遍现象,父母和子女各用各车也成普遍现象。老人退休养老有保障,消费观念尤其是购买力不同于上一辈,持有驾照的年龄又被放宽。面对日趋庞大的“银发群体”的用车需求,中国汽车界应当主动应变,早发现,早准备,早创造,早引领这片“银发车市”新蓝海

可能有人看不起“银发车市”,总觉得这个池子太小,展不开上天入地、气吞万里的蛟龙。殊不知仅仅60~65岁这个群体的人数就有7338万,如果再加上70岁的群体,总人数应当超过1亿,与日本、俄罗斯的人口数量相当。

去年,笔者曾同某家车企领导聊起过这个话题,都感觉到需要为这个市场做点准备工作了。诸多共识之外,有个小分歧:福祉车上可转体车外的专用座椅要不要做成可拆卸的?笔者认为需要,这样既可以一车多用、兼顾多方面需求,二手车也好处理。车企领导则觉得这个想法实现起来难度颇大。笔者觉得,这就是引领市场的好机遇。

多年来,MPV市场一直兴盛不起来,笔者觉得,“银发需求”很可能会像酵子一样催发这个多年来一直局限于高低两端工商务领域、萎靡不振的车种。不过,它要做些改变,以变图兴。老年人腿脚往往不灵便,地板较低的MPV上下车就比较方便,其空间不仅较大,而且灵活多变,可以满足老年人出行携带物品较多和时不时需要躺卧休息的需求。轿车空间虽然相对而言较为逼仄,若能做些改变,当是“银发车主”的第二选择。

当然,在车联网方面,车企也当为“银发车主”下一番贴心、周全考虑的功夫。比如说,老年人的记忆力视力逐渐衰退,有些迟钝,上下车时、行车途中应当有各种及时的提醒。

在制造方面,老龄化社会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劳动力供应开始变得紧张起来,间接导致人力成本上涨。近10年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已明显感受到这一点。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是必然选择。另一方面,车企各个层面都需要素质更高的人才,尤其是研发和制造领域需要大量高素质技工。几十年来,笔者参观过国内外很多车企的生产线,结合“七普”和新时代,产生两个想法:再先进的生产线也需要改善改善再改善,工人素质与现实关系是一个彼此水涨船高的关系。

今后,年轻人在人口总量中的比例在下降,技工肯定更加难招;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难度越来越大,而消费升级趋势还在加速,品质竞争愈发激烈,技工在品质保证和提升过程中的份量越来越重。都说日系车和德系车的性能强、品质好、可靠性高,要知道在这两个国家的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分别高达40%和50%。而我国目前仅为5%。日、德汽车界的高级技工占比要高于整个产业界。中国汽车界的高级技工占比可能高于5%,但与日、德相差甚远。与其他行业一样,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汽车界的人口素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短板仍然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需要中国汽车界长期认真对待的大问题。秦淑文 《 中国汽车报 》(2021-05-17  0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