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专家:印太地区2030年代将扩充飞弹数量

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今天表示,由于美国、中国、南北韩、日本、澳洲和台湾竞相扩大军火库,到2030年代,印度-太平洋地区将充满成千上万枚新飞弹。(示意图/shutterstock)

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今天表示,由于美国、中国、南北韩、日本、澳洲和台湾竞相扩大军火库,到2030年代,印度-太平洋地区将充满成千上万枚新飞弹。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资深研究员潘达(Ankit Panda)向日经亚洲(Nikkei Asia)表示,这样的危险在于「先进传统飞弹系统与核战风险之间的交叉点」。他说,最令人担忧的是,一旦中国和北韩等国家认定这些传统飞弹是冲着他们的国家领导政权而来,就更有可能会诉诸核武。

潘达在卡内基近日发表的报告「印太飞弹库-避免情势恶化并降低升级风险」(Indo-Pacific Missile Arsenals -- Avoiding Spirals and Mitigating Escalation Risks)中主张,鉴于在目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不太可能进行军火控管谈判,其中一个概念是美国和其盟友公开放弃对国家领导人「任何先发制人」的攻击。

潘达指出,美国和俄罗斯宣布退出「中程核飞弹条约」(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该条约于2019年失效后,印太地区便开始扩增飞弹。这项美国与苏联于1987年签署的条约同意销毁射程在500到5500公里的所有核子和传统飞弹,但由于非条约签署国的中国却能自由打造自己的弹药库,这项条约俨然成了阻碍。

潘达向日经亚洲表示:「这项条约为印太地区提供了整整32年的结构可预测性。」后续开始扩充飞弹的不只有美国,还有南韩、日本和澳洲。

潘达写道:「对于美国延伸吓阻承诺可靠性的长期不确定性,仍让许多盟友普遍感到担忧,而这样的担忧在2017到2021年变得更为显著,原因是美国前总统川普有时会对盟友采取非正统做法。」

日经亚洲指出,新飞弹时代于焉诞生。正在研发的长程飞弹能精准深入敌方领土,且相较于部署大型载人飞机,长程飞弹的成本更低。

由于印太地区有美国、中国、北韩、印度、巴基斯坦和俄罗斯等拥核国家,飞弹的普遍程度可能会让这里成为一触即发的危险地带。

无论是在朝鲜半岛、台湾海峡或喜马拉雅山,任何传统战争都会涉及拥核国家或美国承诺保护的国家,像是澳洲、日本及南韩。

潘达写道,即便是常规军事行动,大规模使用飞弹对付一系列军事和国家领导阶层目标,也可能被拥核国家视为是在针对该国的核能力。

除了提议日本、南韩和美国放弃对北韩领导阶层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击外,潘达表示也应向中国领导阶层做出类似保证。

潘达指出,这是为了「降低外界对于任何危机可能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阶层存亡的可能顾虑」。这样的危机感可能促使北京当局放弃宣告「不会率先使用核武」的立场。

潘达还提议美国私下寻求对其出售给日本和澳洲的战斧飞弹施加使用条件。他指出,其中一个条件可能是禁止在未直接与美国商量的情况下,使用战斧飞弹对已知参与核作战和指挥控制的设施进行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