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安徽省委书记张劲夫,儿子44岁任北京副市长,儿媳是副总理女儿
前言
新中国的成立是非常不容易的,是无数的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每一个先辈都是我们敬佩的对象。
张劲夫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他的一生都在为新中国而奋斗,是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儿子们也非常的出色。
真的是虎父无犬子啊。
参加抗战
1914年,张劲夫出生在安徽省的一户农户家庭,刚开始的时候他叫做张世德,之后才改名为张劲夫。
从小张劲夫就热爱学习,在很多孩子都只想着满山遍野地跑的时候,张劲夫就开始拿着书读了,他非常珍惜能够学习的时光。
1930年,16岁的张劲夫来到了陶行知所创办的南京晓庄学校学习。
也是在这里,张劲夫第一次接触到革命数据,他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转变了思想,开始走向革命的道路。
张劲夫在学校中如饥似渴的学习,很快他就获得了陶行知的赏识,还成为了一个教学点的负责人。
在学校中,他不断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让更多的学生成为了他革命的伙伴。
1931年9月18号,日军突然以武力侵占了东北,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兴起。
面对日军的侵略,张劲夫也感到非常的愤怒,他积极地参加到各个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组织见张劲夫表现出色,便让他到上海郊区大场山海工学团当老师,之后又成为了校长,将共产党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有志青年。
在张劲夫21岁的时候,他正式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成为党员之后张劲夫更加努力的工作,皖南事变后他就成为了新四军第二师的政治部副主任。
在抗日战争中,他带领着军队在踏遍了皖鄂豫各地,将日军从中国赶出去。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劲夫又在鲁地担任重要职位,他非常擅长做群众的工作,为淮海和渡江战役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张劲夫一直都明白,人民是国家的基石,他一直将人民放在第一位,从不怕苦怕累,这也是他能够民众打成一片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张劲夫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他被任命为了浙江省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之后又来到中科院成为了副院长。
张劲夫作为郭沫若的助手,开始主持全院的工作。
这样的任职张劲夫没有丝毫的准备,毕竟张劲夫虽然上过学但是对科研完全不知道。
再加上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央非常重视科研工作,而中科院集结了全国最厉害的科学家们,央视希望中科院能够快速获得成绩。
刚刚收到这个任职的时候,张劲夫的心里其实也没有底,但是组织交给他任务是信任他,所以张劲夫也没有退缩了想法,而是迎难而上。
张劲夫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副院长就瞎指挥,而是充分的尊重这些科研人员,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科研人员觉得张劲夫什么也不懂,对他来成为副院长颇有怨言。
但是随着张劲夫将所有事情办得井井有条,能够让他们安心科研后,他们对张劲夫的态度也改变了。
慢慢的,张劲夫成为了科研人员的好帮手,他们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可能。
1975年,当时的财政系统非常的混乱,张劲夫临危受命成为了财政部长。
虽然张劲夫之前在鲁地关过财政,但是他已经脱离财政系统很久了,对于财政非常的生疏。
但是这是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张劲夫怎么可能推脱,刚一上任就开始听取各个司局的汇报,寻找财政方面的问题。
经过张劲夫几天几夜的分析,他认为除了要整顿财政系统方面的漏洞之外还要狠抓财政增收节支,这样才能够扭转目前困难的局面。
在张劲夫的带领下,财政系统步入正轨,之后组织又将他调到了更需要他的地方。
1980年,张劲夫一人肩挑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安徽省省长双职。
在接到任务后,张劲夫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安徽进行新的工作。
到了1982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张劲夫也成为了中顾委委员。
他成为了我们中国中国股份制发展的推动人之一。
当时为了研究股份制如何试点,制定一个办法规范和应对之后的问题,便有了西直门会议。
尽管张劲夫当时身兼数职,并且也是76岁的高龄了,但他还是一场不拉的出席了会议。
在会议上张劲夫表示,“经济上的问题只能用经济的办法来解决,股份制它不姓‘资’,而姓‘商’。”
也是这句话奠定了股份制的概念。
张劲夫一生都在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努力,从来没有停歇过。
2015年7月31日,张劲夫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结语
张劲夫用自己的一生来建设中国,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也继承了父亲的精神,为新中国而努力。
张劲夫的儿子名叫张茅,最开始的时候是在工厂当工人。
在高考恢复后,张茅又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学习,之后还考取了研究生。
从学校毕业后,张茅回到了工厂工作。
在国家倡导国企股份制改革时,张茅率领所在的北京玻璃总厂响应号召,积极转型,成为了全国知名企业。
之后的张茅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向上,44岁就成为了北京的副市长。
张茅的妻子名叫刘燕远,是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小女儿。
张茅能够得到岳父的认可,可见他有多么的优秀。
希望我们能够像张茅一样,将张劲夫为国为民的精神传递下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