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恶果渐渐爆发, 清华教授彭凯平:太多自以为是的父母,正在把孩子“养毁”

所有的父母都想竭尽自己的全力,去培养孩子,去把孩子培育成才。不过,太多的父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么做是为你好”,而所谓的“为你好”用的不过就是陈旧的经验,来指导今天的孩子,方法简单粗暴,糟糕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太多自以为是的父母,成功把孩子“养毁”。

From 蓝橡树

微信号:blue_oak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时的希望,就是他能幸福健康过一生。但在内卷的裹挟下,不得已加入“军备竞赛”,失去了教育的初心。

在一个心焦气躁、人人抢跑的时代,如何培养孩子做一个有幸福力的人?大家迫切想要一个答案。

前段时间,清华心理学教授彭凯平的一段发言上了热搜,很多人觉得挺“扎心”。他说,我们的教育培养的都是打工人,没教孩子怎么去开心。

假期刚过,打工人陆续返岗,网上哀声一片,很难听到几个人觉得工作很愉快,更多的声音是为了生存不得不上班,一点都不开心,上班的心情就如上坟。

彭凯平的话指出“不开心”源头:我们的教育没有教孩子如何开心。工作很难,压力很大,竞争很惨烈……

这其实从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教育内卷带给孩子的压力不比上班小。抢跑、鸡娃带给孩子的感受,也不见得比工作轻松。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想要培养一个幸福的普通人,确实任重道远。

01.

“抢跑”时代下

孩子的快乐之道

最近看到一名网友吐槽说,朋友家一岁半的孩子,话都不会说,已经把PRE-GK读了好几遍,刷完RAZ阅读线。孩子的妈妈还嫌他书读得少,计划一天读20本6个体系新的分级。

如果孩子以后要跟这样的同龄人竞争,是不是压力挺大?大家都在拼命往前跑,自己就算不想跑,也被迫带着孩子往前跑。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Fabrizio zilibotti在《爱、金钱和孩子》一书中,提了个说法:抢跑,是因为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很高,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大,父母愿意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孩子身上。

相当于某个行业特别挣钱,比如种西瓜,所有人都跑去种西瓜,以为凭此可以发家致富。但根据市场常态,更有可能的结果是:第一批种西瓜的人的确挣到了钱,后面跟风种西瓜的人,因为西瓜已经多到泛滥,都赔了钱。

老百姓口口相传的道理“赚一年、赔一年”,其实也适用于教育。

第一批“种西瓜”的人带动了教育内卷,如今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在“鸡娃”,已经进入“学历贬值”、“加速内卷”的时代,抢跑的结局更可能是亏本。

教育跟其他行业不同的是,种西瓜不挣钱,我们还可以种苹果、种菠萝。

这些年做心理咨询我发现:抢跑的恶果逐渐爆发,一些孩子身心都出现问题,但也有些孩子没受太多影响,虽然被迫卷着,但自信心还是很足,情感功能也很健康。

这些孩子到底哪里做对了?我观察他们的父母,体会到一个道理:哪怕必须内卷,父母采用真正对孩子有益的方法,其实也能支持孩子适应这个时代,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这个方法就是培养孩子的快乐幸福能力。彭凯平老师在另一段谈话里给出答案:

02.

复杂思维能力

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

清华大学教授雷家骕提出“想象力经济”的概念,他觉得:一点想象力,加上精益化的方案,就可能做到任何人想做到的事。

一个复杂思维能力卓越的人,在社会上可施展的拳脚非常大。但很少有父母能看到这一点,上海妈妈多丽丝是其中之一。

她是一名广告人,生活中充满创意。或许因为自己善于发挥想象力,她在跟女儿的互动里,特别关注用创意思维来教女儿观察生活。

Doris的女儿陈思羽今年8岁,很喜欢跟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有一天,陈思羽告诉妈妈,学校来了位“不速之客”——一只蜜蜂。

Doris和女儿Dora

蜜蜂有多大、同学们有多惊慌,陈思羽讲得绘声绘色。妈妈没有潦草问一句“蜜蜂蛰你了吗”,而是抓住“蜜蜂”这一个点不断发散,比如打开电脑搜索蜜蜂图片,让陈思羽指给她看,蜜蜂到底有多大,以此来刺激女儿延展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各种聊,聊到最后甚至都跟“蜜蜂”没关系了。

像这种充满发散性思维的对话,母女俩经常展开。在妈妈的引导下,陈思羽想象力丰富,有一个活灵活现的笔记本,记满了她的画和文字:“我今天写了一首对称诗,日落映落日,人近月近人,星河满河星。”

陈思羽的画和诗在网上引起关注。一名制片人找到她,邀请她为电视剧《三悦有了新工作》画卡通片头。他们为此找了一圈人,最终还是觉得陈思羽最合适。

今年9月电视剧播出后,卡通片头备受喜爱,没人想象得到,这是一个8岁小女孩画的。

Dora的绘画作品《下棋》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想象力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理过程,内化在孩子玩耍过程中。有想象力的孩子,情绪调整能力、认知能力都会比较强。

普通孩子在内卷时代里实现“弯道超车”,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因素。孩子的想象力,可以通过父母的引导,和投入兴趣爱好中获得。这个过程需要父母做到:

把想象力当成孩子生命的一部分,不要以“和学习无关”等理由剥离它,允许孩子和想象力待在一起,引导孩子去感受想象力的无限可能性。

03.

沟通力

孩子最重要的“软实力”

孩子擅长沟通对话,有时比孩子掌握的资源、知识、积累更加重要。

投资界的传奇,美国股票投资人乔丹·贝尔福特在自传里讲了一件事:

在一次演讲中,贝尔福特让观众把一支笔卖给自己。第一位观众说:“我很喜欢这支笔,想必你也会喜欢。”他没有买。

第二位观众详细介绍了这支笔的材料、工艺和手感,他还是没买。

贝尔福特说,当初他的合伙人一句话让他买下笔。合伙人请贝尔福特为自己签名,他说自己没有笔,合伙人说:“那我把这支笔卖给你。”

强大的沟通力,不只是一张善于表达的嘴,还有一双洞察人性的眼睛,一对善于倾听别人内在需求的耳朵,一颗能分析汇总深度信息的大脑。而这些细分领域,总体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孩子的社交需求得到了满足。

春节期间,我在北京故宫门前遇到一对母子,孩子10岁左右,指着故宫人山人海的游客大声重复:“怎么这么多人啊!怎么这么多人!”

妈妈因为人多烦躁,一个劲催孩子别磨蹭、快点走,孩子不吭声了。她没有注意到,孩子很想跟旁边另一个不认识的同龄小男孩聊天,他嚷嚷的目的,也是想吸引小男孩的注意——后来从这个小男孩紧紧跟着那个孩子,拍他的肩膀、他打招呼,验证了我的猜测。

而那个被他跟着的男孩,明显比前者更善于沟通。在跟那个主动搭讪的孩子聊几句后,他向父母表示自己要跟新朋友聊一会儿。

他父母也非常放松,没有催孩子听解说、学知识、酝酿作文思路,而是用目光追随孩子,默许孩子交朋友。

在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这对父母察觉到孩子的社交需求,果断地满足孩子。

两个孩子的社交能力对比鲜明。

前一个男孩很难精准表达自己的需求,只能通过闹腾的形式引起注意,但后一个男孩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想法,在社交时的表现,也比同龄人更优秀、更成熟。

我猜测,这和他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社交阅历分不开。

孩子增强沟通力的过程,和学知识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一段谈话里提出:听得多的孩子一定说得早。

会沟通的孩子,父母养育过程中都比较多话,比如给孩子换尿布时,父母会叨叨“你舒不舒服”“开不开心”“尿布沉不沉”……

父母的多话让孩子感到舒服、放松,孩子的沟通力发展就比较早,比较亲人,身边总有那么几个好友。

一个能在喧闹景区交到朋友的孩子,在充满内卷压力的学校生活中,也能更容易交到朋友。沟通力比较强的孩子,可以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快快乐乐做自己,

复杂思维能力和沟通力,是孩子的内卷压力下的“休息室”,真正能让孩子做到“跑累了,歇一歇再更好地出发”。

这些能力也是孩子在日常生活里的“车间”,能帮助他们精细打磨一些“软实力”,比如创意、热情、情商、责任感……休息好了,内在充盈了,孩子才会在苦涩压力中解锁一些“甜头”。

如果内卷是不可逆的大趋势,与其对抗,不如适应。

这两项能力对孩子不可或缺,它们指向幸福;而无论孩子选择什么赛道,终点其实都是“幸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蓝橡树(id:blue_oak),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120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平台,传播教育正能量。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