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法院、地检署9月1日挂牌

庄秋桃法官将接桥头地方法院院长。(曹 明正摄)

王俊力将接桥头地检署检察长。(澎湖县政府提供)

桥头地方法院9月1日挂牌成立。(高雄地院提供)

桥头法院、地检署9月1日挂牌成立,左营、鸟松、大树区以北画入管辖范围,以南仍属高雄法院。并调派原雄院、雄检3分之1人力成立,规模相当于屏东法院,高雄也将成为台北以外,全台第2个有两个法院城巿。

高雄法院司法案件数量,在全台各法院向来名列前茅,以大台北来说有台北、士林、新北及基隆4个法院,解决大高雄人口数270万人只有1个法院拥塞情况,十多年前即有增设法院想法。

原称凤山法院的桥头法院,起初以原高雄县做为管辖范围,并以县辖巿所在凤山为法院名称,后来找地时,因凤山没有合适地点,最后在前高雄县长杨秋兴建议到桥头新巿镇,希望带动地方发展,选址拍板定案。

桥院成立后管辖左营、楠梓、大树、鸟松、仁武、大社、冈山、燕巢、永安、弥陀、梓官、桥头、路竹、阿莲、湖内、茄萣、田寮、旗山、美浓、内门、甲仙、杉林、六龟、那玛夏、桃源、茂林等26区,并设桥头、冈山、旗山3简易庭。

其实,桥院一开始名为凤山法院,地点却在桥头,跟现在新北法院原名板桥法院,地址却在土城一样,本来均以县辖巿所在地为法院名称,后来为顺应地方民意也避免民众跑错地方,最后司法院于2014年5月定为现名。

法院改名时,高雄地院曾在内部做过假投票,当时有新高、凤山、桥头等选项,后来超过9成赞成改为桥头地院。

前高雄地检署检察长蔡瑞宗并引用「船到桥头自然直」俗谚,认为桥头法院也有凡事到此均能解决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