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13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5亿元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3日讯12月3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市南区专场)。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市南区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1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5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居全市首位;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速、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7.5%、4.8%、11.3%、9.4%,均居全市前列。
凝心聚力强产业、优结构 经济发展加速起势
市南区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做优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总部经济、研发经济、平台经济,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金融强区加速建设。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25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突破550亿元,贷款增量724亿元,居全市首位,本外币贷款规模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市首个贷款余额过万亿区。落地中化绿色基金、海信基金等基金产品20支,注册总规模42亿元。招引洪泰财富等金融机构及企业100家,青岛首个数字人民币支付特色街区落地中山路。
高端商务聚能成势。前三季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86.7亿元,总量居全市前列。法律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继续领跑全市,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正式启用,青岛国际商事法庭、青岛知识产权法庭等机构入驻,涉外法务服务辐射欧洲、美洲等50多个地区和国家。1-10月,科学技术服务业营收77.2亿元,占全市26.3%,总量居全市第二。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等省、市级以上高端论坛活动15场。
时尚消费持续激活。前三季度,市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5亿元,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61.1亿元,均居全市前列。全面发力“四首”经济,新增首店28家、总数达332家,为全省首店最集聚区域。在全省唯一获评2024年全国夜间经济优选城区。联合海信广场、万象城等商超开展促消费活动50余场,开展“乐购市南·汽车消费季”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带动消费2.5亿元。新引进零售企业30余个,万物新生项目实现零售额超46.85亿元,拉动零售业增长14.46个百分点。
文旅融合深度推进。1-11月,市南区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占全市总量48%;抢抓青岛创建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契机,承接高级别旅游文化活动30次;开辟12条“海上看青岛”精品航线,累计发送游客242万人次,营收同比增长70.41%;打造网红打卡点30余处;举办2024年青岛海誓山盟婚尚博览会、“赴青春之约”毕业季等特色主题活动20余场次,“青岛中山路近代建筑群”“青岛里院早期建筑群”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数字经济产业扬优成势。前三季度,市南区规上互联网、软件信息业营收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市6.1个百分点,连续12个季度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推进数字产业化,新招引苍穹数码、浪潮数据要素、青啤数科等数字经济优质项目12个,增量企业对数字经济产业贡献倍数递增。高端软件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数量占全市17%,入选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服务机构数量占全市40%。在全市唯一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区。
海洋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全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411亿元,同比增长7.5%。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等6个科创项目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一等奖,占全市40%。海洋科技孵化器引入山东海洋集团参与运营,引进涉海项目29家;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正式揭牌运营,打造水产种业“蓝色种都”;黄海水产研究所加快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海洋化工研究院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水平开放成效显著。招引落地项目160个,新注册亿元项目110个。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总量居全市前列。1-10月,货物进出口额完成617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全市6.1个百分点。深化航运、贸易、金融一体化发展机制,与重点链主企业深化合作,新增进出口额8.16亿美元,上拉进出口17.3个百分点。
持之以恒强建管、提品质 城区环境持续提升
市南区坚持将品质作为最靓丽的底色,统筹“山海湾城”一体打造,推进“湾区、街区、园区、社区、城区”一体更新,城区宜居宜业宜游水平不断提升,品质环境优势更加凸显。
聚力打造最美活力湾区。“世界最美海湾”品牌不断擦亮,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出奥帆中心大型实景演出、商业性演出5300余场,吸引观众30余万人次。举办滨海时尚体育季,引入中国摩托艇公开赛等10余项国际专业体育赛事,吸引千名全球专业运动员齐聚市南,开展“乐跑市南”等系列群众赛事300余场,带动10余万群众参与活动,时尚艺术岸线、体育休闲岸线魅力彰显。
聚力打造时尚活力街区。中山路历史街区兴盛繁华。中山路新增3万平方米消费场景,劈柴院、四方路老字号集聚区等街区实现开业纳客,太兴里微醺街区、银鱼巷潮牌街区、海誓山盟广场婚恋街区等潮流街区客流量进一步集聚,成为网红打卡点。古巴文化交流中心、巧克力博物馆、奇幻海世界等78个特色商文旅项目开业运营。成功举办首届“青岛里院喜剧节”,开展沉浸式演出等活动3500余场次,单日接待游客量45万人,创历史最高。香港中路中央商务街区多点突破。绿城深蓝中心商业板块 GT-PLAZA 开门营业,海天中心获评亚洲首个十万平方米级商业地产运营管理国际大奖。沿线楼宇集聚总部企业数量达160家,获评山东省总部经济先进区。
聚力打造创新活力园区。全域无边界创新产业园加快建设,青岛元宇宙产业创新园、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园提档升级,数据要素产业园完成前期规划论证启动建设。青岛创联科技孵化器、好奇工场获批青岛市标杆孵化器。楼宇加速升级,16座楼宇更新改造全面启动,盘活闲置空间超 30万平方米,新增亿元楼2座、华润中心等特色楼宇10座,市南区获评2024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 强”。
聚力打造品质活力社区。1-10月,市南区完成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 11.6万平方米,增速居全市首位。建设17.1万平方米高品质人才社区,一批高品质住宅加快释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48 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60万平方米、雨污管线整治 14.2万米、线缆整治58万米,惠及居民3.3万户,为投资额最高、改造面积最大、惠及居民最广的一年。
聚力打造友好活力城区。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建成12处口袋公园、5条林荫廊道,改造提升10处立体绿化、20处城市微景观。空气优良率达87%,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均保持全市领先。配套设施持续完善,新开工停车场项目11个,建成投用八大峡广场等10个停车场,新增泊位1436个。开放共享20个经营性停车场,释放泊位3347个。超4.7万个泊位接入“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服务保障3条地铁线路、7个站点建设项目顺利开工。
全力以赴惠民生、优供给 民生福祉稳步增强
市南区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前三季度民生支出占比达80%,5类23项民生实事年内全部完成,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最优教育品牌持续擦亮。连云港路小学、青岛第七中学北楼完成主体验收,8所校(园)舍、场地完成改造维修,公办中小学全部配备人工智能实验室。全市率先试点更新午休式课桌椅,免费学生校服实现全覆盖,全市首创课后服务平台,服务惠及学生10万余人次。获评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首批科学保教引领区、省智慧教育示范区。
医疗服务供给加速优化。建成全省首个实体化运行的紧密型城市医疗健康集团,建立全市首个社区5G远程超声诊断分中心,与青大附院共建4个共管病房,4600个附院专家号源下放基层,区医院医疗手术人次同比增长466%,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人数同比增长29.41%,接受治疗人次同比增长285%,家庭医生全人群签约率同比增长16.07%。设立9个一站式转诊中心,完成双向转诊1050人次,“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模式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作为基层医改典型案例推广。全市率先提出“健康小区”概念,建设11个试点“健康小区”,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整合式健康服务。
就业创业渠道加速拓宽。新增就业4.2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引进青年人才2万人,博士人才、留学人才数量保持全市首位。推进全域“街区创业生态圈”试点建设,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扶持创业2900余人次,获评青岛市创业型特色街区8家,市南区青年人才创业孵化基地获评青岛市高能级创业孵化园区。做优市南区“零工之家”公益性就业服务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6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6万余个,组织各类培训超4000人次。
坚定不移抓改革、优服务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市南区持续在一抓到底、一抓到成上合力攻坚、纵深推进,进一步健全经济发展服务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温度,把工作成效体现在惠企利民的真实满意度上。
强化惠企服务举措。建立“12+N”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动态优化“1+N”政策体系,持续推出“市南区惠企政策一码通”。市南区“惠企服务15条”入选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双十佳”案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力做好企业融资、用工、数字化转型服务;不断深化“135”诉求处置机制,企业按时办结率100%。
提升便民服务水平。高标准建设提升政务服务便民点40处,实现个体工商户登记、食品经营许可“全域通办”。深化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服务机制,实现162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321项实现“全省通办”。发挥12345热线、行风在线、问政青岛、暖南诉办等民意反馈渠道“探头”作用,推行首问负责制、先行赔付等7项机制,实现部门协同、未诉先办、立转即办。12345政务热线、暖南诉办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17万余件,响应率、满意率、解决率均居全市前列。
下一步,青岛市市南区将锚定“打头阵、当先锋”和“十个提质增效”目标任务,聚力“做实、做深、做细、做严、做快”区委“五做五抓”工作要求,锐意进取、拼搏实干,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市南实践不断取得新成绩。
闪电新闻记者 辛鹏 青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