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复活热潮」 AI复活亲人成大陆热门生意

清明节前AI复活亲人成热门流水线生意一单25至上4.4万元不等。在电商平台上搜索「AI复活」,能看到很多相关店铺。(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大陆「华东局」微信公众号27日报导,今年以来,大陆AI「复活」案例越来越多。此前,音乐制作人包小柏用AI「复活」病逝女儿,女儿在妈妈生日时为她唱了一首生日歌;近期,有网友用AI技术「复活」李玟等已逝歌手,备受讨论。

据报导,在电商平台上,这项服务的价格从5元至上万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25元至4.4万元)不等,价格越高,效果越丰富。除了提供「复活」服务,「复活师」还在寻找学徒和代理,从而将单一的产业向更远端延伸。

张泽伟是南京「超级头脑」的创始人,他们从去年3月开始涉足AI人像模拟训练、声音复制等业务,是大陆最早一批推出「AI复活」产品的小型团队。所谓「复活」,就是基于照片、影像等历史数据,使用AI技术重现已故人物的声音、影像、行为等,生成与其相似的输出。到目前为止,张泽伟的团队已完成1000多笔「复活」订单。清明节将近,每天都会接到四五十个咨询相关事宜电话。

大陆很多人对「AI复活」的第一印象,是去年清明时B站UP主吴伍六「复活」已故奶奶视讯。当时,吴伍六用AI工具生成奶奶虚拟数位人,并和她对话。

视讯中,「奶奶」头发花白,说话时有浓重的湖北口音,像她生前一样「唠叨」。因为非常思念奶奶,吴伍六和「奶奶」聊了很多,比如升职加薪、最近的身体状况等。他说的每一句话,「奶奶」都仔细聆听并回应,或是点头、眨眼,有时还会发出爽朗笑声。

谈及原因,吴伍六说,因为很难接受奶奶突然去世。吴伍六平时从事AI相关工作,因此想到用AI「复活」奶奶。他导入奶奶生前照片,制作出奶奶动态头像,又将奶奶生前通话音频导入AI,训练AI模拟出奶奶声音和语气。他也明白,这样呈现终究是虚幻影像,「但怎么说呢,只要是能再看一看奶奶,再说几句话也是好的。」

有需求就有供给。自从生成式AI技术出现后,类似服务就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

张泽伟是机缘巧合接触到「AI复活」业务。他从2012年创业,起先做游戏行业,2016年转向虚拟现实领域,创业失败后,2020年回到南京从事AI相关研究,主要方向是AI教育。

有一次,一个朋友联系到他,朋友的父亲意外去世了,全家人一直瞒着奶奶,担心奶奶承受不住打击。朋友问他,有没有可能用AI还原父亲的形象,去给90岁的奶奶报个平安?张泽伟犹豫了。以前,他们做虚拟现实的时候,也接触过类似的需求,但受限于技术不成熟等种种原因,尝试并未成功。「当时内心比较挣扎,技术方面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张泽伟说,当他看到老人露出真挚的笑容,以及慈祥、安心的眼神时,他觉得在做很有意义的事。

渐渐地,来找张泽伟的人越来越多。张泽伟不愿把「AI复活」看作一门生意,但这项业务确实形成了一套流水线般的固定流程。

比如,委托者需提前填写表格和约束协定,约束协定用以厘清法律风险,表格内容涵盖逝者基本资讯、相关生平、人际关系和重大事件等各方面。同时,委托者还需要准备一个10秒以上影片,必须要有逝者正面,或者至少一张正面照片,再准备一个15秒以上音档。随后,相应资讯会被放入数据库去进行大模型调试训练,整个制作过程在一周左右。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每个订单收费在5000元到1万元不等。

张泽伟从去年3月开始涉足相关业务,是大陆「AI复活」领域最早的一批创业者。他没想到,仅仅一年时间,这条赛道上已经挤满了入局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AI复活」,能看到相关店家不少,但由于这项服务尚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所以收费和服务品质参差不齐。还有人趁势推出了「AI复活师」的教学套餐和代理服务,大有将「AI复活」这条流水线生意延伸打造成产业链的架势。

目前,市面上的「AI复活」产品,根据成本高低、技术难度,主要可分为三档次。

其中最低一档是能动的照片单次成本可以压缩到10元以内。

第二档次是表情捕捉驱动的AI换脸,这种方式比较讨喜,技术不新鲜,成本在千元左右。

第三档则是今年以来热门的数位人「复活」,也是张泽伟目前主攻的方向。因为交付产品不一样,成本跨度很大,总体收费较贵。

从经济效益来看,「AI复活」也未必是很多企业的首选。「AI复活」本就主打定制化需求,虽然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标准流程,但很难有一个演算法可以批量产出,再根据每个人的要求进行微调,投入产出比偏低。有业内人士做过测算,「AI复活」相关业务一年的收入在500万元-1000万元之间,更适合中小型团队涉足。司马华鹏认为,在大陆「AI复活」可能是一个天花板不高的产业,相对来讲,数位人领域,无论是短影音、直播,还是大模型加持下的互动应用,都有更大的想像空间。

此外,「AI复活」同样面临法律的审视。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敬根认为,「AI复活」存在诈骗的隐患,未来大量AI生成的虚假资讯可能引发社会负面情绪、导致信任危机。为了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需要系统化、体系化的应对方式。

一方面,要加快AI领域的立法;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画出底线和红线的「硬法」固然不可缺位,但为了弥补立法,在人工智慧等新兴领域,当前应提倡设立更多的「软法」,即通过行业协会、团体组织等自发制定的规则,产生集体约束力,由此在法律底线之上起到行业监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