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资本张野:品牌最大的红利将是审美红利

创业邦举办的2020创业邦100未来商业峰会暨2020创业邦年会上,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做了主题为《中国品牌,万事俱备?》的演讲,他认为,未来十年最大的时代红利审美红利,相信审美的力量。“商业上的术,能帮助我们做一个快企业,甚至是大企业;审美上的术,会帮助我们做一个让人尊重的企业,长久的企业。”

在他看来,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消费领域倾斜,也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创业者进入消费领域创业,这给中国的消费市场增加了很多活力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品牌正在迅速崛起。我们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国内市场环境已经为中国品牌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但张野强调,当企业被资本关注,借助资本的力量更快向前奔跑的时候,要时不时停下来想一想,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是不是欠缺了什么。“在中国品牌崛起大背景下,我们创立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品牌、什么样的企业,在后世的教科书中我们是正面教材还是反面教材。”(彭丽慧)

以下为演讲内容,略有整理:

张野:大家好,青山资本是一家天使投资机构,我们从2015年成立至今,一直专注在消费领域的早期投资,前几年我们比较孤独,市场对消费领域并不是特别关注,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向消费领域倾斜,也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创业者进入消费领域创业,这给中国的消费市场增加了很多活力。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品牌正在迅速崛起。

很多人讲,我们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国内市场环境已经为中国品牌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中国品牌崛起的客观条件已经非常成熟了。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先来看一下为什么。

第一,我们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完整的基础设施。这套基础设施必定会滋生出更加善于使用它的品牌。回顾过去两个世纪,每一次基础设施的更新都会诞生新的品牌,在电视普及的过程中,诞生了很多善于使用电视广告渠道的消费企业;大型商超、shopping mall普及的时候诞生了能够充分利用这类渠道的品牌。我们国家现阶段以成熟的电商物流、新媒体、移动支付所构建的全新的基础设施,一定会促进一批新品牌的崛起。

第二,消费人群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一点我们在《青山资本2020年中消费报告》中有很具体的阐述,新一代消费者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与70后、80后明显不同,更容易被种草,也更愿意拔草。新一代消费者基本上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在网络获取信息和消磨时间占据了他们生活的绝大部分,网络高信息密度,高触达效率渠道,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被种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无论是电商平台千人千面的商品推送,还是视频平台各种软植入,再或者是小红书、陌陌的达人推荐,或者朋友圈熟人推荐,消费者被种草的量级都在巨幅增加。

更愿意拔草,来自于活在当下的观念以及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活在当下本来就是年轻人个性自我的生活状态,现在全球动荡背景下,活在当下、赢在当下的观念又在不断被强化;实际生活水平提高,一个是来自于家庭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二是现在斜杠青年的比重也在大幅上升,这些都使得年轻人可供消费的资金量在变大。

三,消费领域的创业者素质在明显提升。过去十年,中国科技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培养了大量的年轻人才,在这之前,大部分优秀的年轻人选择进入国企、央企或者是上世纪成立的传统民营企业。而在过去十年里,百万级、千万级的优秀年轻人进入了中国最高速成长的互联网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造就了一批以用户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以资本为工具的思想人才,整整一代人使得中国商业思想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些人重视数据,相信算法,追求组织建设能力,用愿景驱动步伐,他们是商业领域更先进的生产力。

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些人已经逐渐在消费行业创业,他们用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更先进的组织形态来改造整个中国的消费产业,这种规模化人才的涌入和整体改造,必定会在不久的将来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那就是中国品牌。

四,民族自信。大家都感受到了,在2020年,在全人类饱受磨难的这一年,我想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民族自信。我们观测的数据里,有不小一部分年轻消费者,当他去搜索一种商品,在出现的诸多选项当中,他们会刻意选择中国品牌,不是因为便宜,只是因为民族情感。

五,产业链基础。我们拥有非常强的产业链基础,几十年世界代工厂,尤其在加入WTO之后,我们建立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以生产者的方式培育了两代人,相信各位都体会过,作为乙方,在被甲方折磨的过程中会有怎样的训练效果,这些训练成果现在都是我们的宝藏。现在的消费品创业者,尤其是在初创阶段,几乎没有人需要自建工厂,分工已经非常明确了,生产由沉淀多年的生产企业去完成,消费品创业者只需要做好市场洞察,做好产品设计、研发、销售,轻装上阵就可以了。这使得更多人有了上阵的可能性。很多创业者擅长产品和营销,这些人在供应链的高配意愿下,他们作为品牌管理公司出现在市场上,并且这种形态使得作为品牌管理公司的初创公司后续发展、迭代更为迅捷。

六,资本倾向。资本开始相信消费品,在高度完整和标准供应链的环境里面,品牌管理公司、消费品的属性,已经趋近于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之间。在互联网时代,一个APP的生产销售链条非常短,并且销售半径无穷大,使得这一类商业模式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叫做"边际成本递减",这类商业模式是资本市场的兴奋剂,资本非常喜欢有边际成本递减的商品属性,现在消费品正在趋近于这样的属性。

作为品牌管理公司,尤其是在互联网渠道上销售的品牌管理公司,他的生产由代工厂完成,仓储、物流、发货由代运营完成,品牌公司除了做产品的研发、设计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跟数据打交道,用数据指导投放,用数据指导产品迭代,公司模型、商业模型越来越趋近于销售虚拟商品的企业。当资本隐约感受到这个变化,立刻用实际行动给予这类商业模型实际的反馈,用脚投票,迅速反馈。

我们有如此多的客观条件,中国品牌的崛起,是不是万事俱备了呢?

这个问题我曾经得到过一个非常好的答案,bosie是时尚服装品牌,服装,快时尚是VC最难投资的品类之一,当看到这个方向创业者的时候,我们都是带着更审慎的态度,对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会有更苛刻的要求,当初见到bosie创始人的时候,我曾经问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说企业的成长,都是把握住了时代的脉络,享受到了时代背景红利生长起来的,服装行业也是一样,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生产红利,谁能够掌握生产资源,谁能够拿到货谁就能赚钱,19世纪到20世纪初是渠道红利,先是大型购物商场在国内迅速扩张,再是电商的出现,谁能够掌握渠道,谁能够赚到钱。

现在,或者说未来十年,时代红利是什么?94年bosie创始人给出了我非常认可的答案:审美红利。我在莫斯科读书的时候,我们有一堂审美课,同学们都非常不重视,突然有一天发现这门课是严格记分,并且需要写论文,才开始重视。最开始我以为审美是这个东西好不好看,最多加上音乐好不好听,这有什么好学的呢,过于主观,因人而异,各有各的偏好。学着学着才发现,审美包罗万物,甚至与世界观同等重要,当然也密不可分。

什么是审美?

最直白的话来说,审美就是分辨什么是好的。在消费领域,微观来说你的产品好不好用,设计好不好看,品牌传递的信息好不好;宏观来说,这个企业是不是好的,组织文化是不是健康的,企业信誉是不是良性的,产品好不好,企业好不好,人好不好,国家好不好,一切我们认为好不好的问题,都属于审美范畴。

在技术趋同,在解决方案趋同的现在,在信息充分甚至是过载的环境下,审美可能是拉开优势最有效的最好的方式,市场就像万花筒,多种多样的产品,品牌、企业并存,有苹果,也有三星,有任天堂,也有小霸王,做什么样的产品,做什么样的企业,与其说是创始人和管理者的选择,不如说是审美向外的投射。

探讨审美,很难不提到乔布斯,大家都知道,乔布斯受日本禅宗极简文化的影响。日本极简主义美学是世界上三大美学之一,这也是乔布斯的选择。选择审美方式,并且贯彻于企业当中更加重要。乔布斯大学退学过之后也去过印度,后来跟加州禅宗大学大师学习,禅宗里边"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思想,对乔布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形成了独特的设计思想,比如说没有按钮,按钮是电子消费品标志性的东西,但是用户要的不是按钮,用户要的是功能,要的是功效,要的是体验。

再比如,苹果笔记本睡眠指示灯闪烁的频率和成年人呼吸频率是一样的,每分钟12次,乔布斯建立了自己的审美,并且把审美转化为产品,再用专注的执行力把产品做出来。

做企业也是一样,企业的战略和重大决策很大时候都是受管理者的审美影响。比如对初创企业来说,流量广告和品牌广告,你倾向于哪一种?洗脑广告和品牌广告、品质广告呢,更喜欢哪个?这个问题,有隐含的褒贬,不好回答。再比如,商品的包装材料是如何做选择的?你的选择依据是什么?你公司销售的KPI是回款导向还是签约导向?好的审美贯穿在企业所有环节,包括好的产品,好的组织,好的社会影响等等。

戴森23岁的时候开始进行产品创新,几十年专注在家庭日用电器的改造上,现在戴森已经深刻改变了这个市场。戴森最被大家熟知的产品应该是无袋式真空吸尘器,研发的时候,为了保住袋装子的利润,生产商很长时间不愿意给戴森生产这个产品,戴森花了五年,几近破产,尝试了五千多次原型机才终于成功。不单单在产品设计上面,对创新、创意的执着贯彻在戴森的整个企业当中。

反观我们的很多企业,居然是审丑导向的,只要关注度,只要流量,只要销售额,完全不在意如何树立企业价值观的形象。商业是人类智慧产物,艺术也是人类智慧的产物,科学、政治都是,现今社会,任何一个单一类目都没有办法独立存在,彼此相互影响,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建立美学,建立美学思维,建设审美,要有综合学问。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新一代的企业家,他们用科学的思维指导商业,指导组织建设,比如说生物学思维、物理学思维,也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喜欢研究历史、研究艺术。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都是在建设自己的美学,都会在商业层面投射出来。初创企业为了存活,还顾及不了很多,尤其很多创业者非常年轻,审美没有建立起来,我们希望年轻的创业者重视审美,相信审美的力量。

当我们企业被资本关注的时候,当我们借助资本的力量更快向前奔跑的时候,要时不时停下来想一想,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欠缺了什么,在中国品牌崛起大背景下,我们创立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品牌,什么样的企业,在后世的教科书当中我们是正面教材还是反面教材。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商业上的术,能帮助我们做一个快企业甚至是大企业;审美上的术,会帮助我们做一个让人尊重的企业,长久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