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的焦虑与自我追寻

侯薏

许多20到40岁的青壮年人来到咨商疗程,带来的是一份茫然若失。

这仿佛是台湾人的魔咒。跟随着父母期待的路径长大,在父母或学校的明示暗示下,走上了一条在升学路上不断的不知为何追寻着好成绩的路。不管最后念的是不是名校,不清楚自己为何、为谁努力。成绩差的觉得自己输了,成绩好的也不觉得赢。

没有人生目的(purpose)的人生,永远不知为什么要活。

你说这题目太严肃,其实我没想那么多,上班、下班、跟朋友聚会、看电视、睡觉,日子不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吗?那么为什么成年了之后,那么多人开始焦虑、茫然,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是即使想要也觉得自己不值得得到?

荣格的理论中曾提出,人到成年之后,会开始追寻「个体化」(individuation)。自我发展到了极限,会寻求扩张,追寻更大的、与宇宙联结的本我,并与本我整合。

这或许是许多成年人正在经历的历程,也或许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去澳洲打工渡假、去留学游学、去背包旅行环游世界、从医师律师会计师转行当设计师音乐家小说家舞蹈家歌手。他们在找自己。

在我们父母的那一代,华人社会教养方式绝大多数仍遵从着期望孩子走一条升学升官成家立业五子登科道路,期望孩子有个安全的人生。时代的变迁抽掉了每个人脚下的那张安全网,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脚下空无一物,却不知道要如何靠自己的双脚走向想去的地方,只因我们都被教育习惯站在那个画好的圈圈、习惯了脚下那张安全网,从未去思考自己要往那里去、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份茫然到了成年以后一股脑地发做出来。当我们开始渴望走出去、找到答案,家庭和社会却经常拉扯着你,要你停在舒适领域,做个在他们定义下令人安心的中流砥柱。你到底是为了谁乖?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个位置、也都有自己要追寻的目的。这已经不只是教育体制是否能适性发展或帮助学生找到天份问题,而是根本上有没有对每一个受教的人提出这人生最重要的问提—你是谁?为什么来?要从去到哪里?

当我们被教养的连问自己这些问题的习惯都没有,又如何能找到答案呢?或许这是为什么在政府大力鼓吹台湾竞争力的同时,却有许多人只知道努力,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或者是感到颓丧、失落、疲惫。

在最新的TED演讲中,行为经济学家Dan Ariely提出了他最新的研究结果 :最能让人努力工作的,不是钱、甚至不是快乐或愉悦感,而是找到人生目标的踏实感(a sense of purpose)。

除了让台湾更好更有国际能见度、经济更好等政治经济上方向很大的口号目标以外,如果能让社会上的每个青壮年人,知道自己要的人生目的(purpose),能够走上自己根据自己的人生目的为自己规划的人生,或许才是真正能让国民能够踏实发展生涯、更有幸福感、更有活力的方式。教育和咨商正扮演了很重要的催化角色。教育针对学子,咨商更能帮助到成人。或许我们可以好好思考,如何利用推广咨商,协助成年人有更健全的心理发展,在离开学校后的人生路上,能有一份支持与导引的力量,陪伴他们走过焦虑的过渡与自我追寻的道路。

作者侯薏,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深公关人、记者、编辑。毕业于台大外文系伦敦大都会大学心理系、伦敦摄政学院进修心理治疗。喜欢文学、心理学、咨商、以及任何与沟通相关的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公共关系领域。出于对心理学于咨商的兴趣,工作十多年后决定负笈伦敦学习第二主修,并展开与心理学相关的第二生涯。原文刊载于作者个人网站:http://zoehou.com。以上言论不代表《ETtoday新闻云》 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