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国化 谁还记得南京大屠杀?

(图/作者提供)

民国26年12月13日,国都南京城破,日军开始血腥屠城,日军的行径,震惊了世界,不仅在南京城内的外侨对受害军民积极伸出援手,诸多国际媒体更揭露了日军的暴行,可以说,南京大屠杀因其暴虐与血腥,已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悲怆痛心的一页。

南京保卫战有多么惨烈?根据陆军第36师的战斗详报,该师经历淞沪苦战,抵达南京时共有官兵5071名,在南京补充5130名,1万名国军官兵,伤亡与失踪者达7188名之多,超过了7成之多。

请问国防部,你们还记得吗?你们纪念了吗?

南京大屠杀以及战乱对于这座城市的破坏有多大?战前南京的人口达到101万之多,而在大屠杀之后,南京人口锐减到20万人左右,超过8成的民众或被屠戮,或流离失所,诸多的战争法庭证据、照片影像、甚至是日军回忆,纪录了当年的伤痛点滴,但也不过是万分之一而已。

那么在当前的「去中国化」教育下,年轻人还能认识这一人类史上的重大事件吗?

打开中国历史已经被列为东亚史,而非本国史的高中课本,南京大屠杀,还剩下了短短的段落,诸如「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中国军民,奸淫、抢劫、烧杀无所不为,被害军民达30万人」,但是同样一本课本上,对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宣传说法,以及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情况,可能有数页之多,比例失调,原因无他,绿营心目中,中国就该是外国。

中国当然不是外国,抗战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台湾从日本殖民地治下,解放出来,更进一步,中国在开罗会议当中,坚持收复东北、台湾、澎湖的立场,并且要求朝鲜独立,在极其不易的状况下,获得了美英盟国的支持,原因无他,盟国不能失去中国这一牵制日军的力量,当时陪同美国总统罗斯福出席开罗会议的美军参谋长李海上将对于中国抗战的实况虽然一知半解,却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没有蒋中正那支装备低劣,补给不足的军队继续留在战场上,我们打败日本,将付出更多舰船与生命的代价。

在南京保卫战纪念日的前夕,我们走入南京,寻访受难同胞李秀英、抗战将领钮先铭、国际友人拉贝,以及报导作家张纯如的足迹,用影像讲述他们的故事,曾经照顾李秀英的音乐家秦敏群,始终难忘李秀英向他展示的刀疤创痕,当年,怀着身孕的李秀英,被日军奸淫,反抗当中被刺达37刀,我们站在抢救李秀英的鼓楼医院旧址前,当年的外籍医生威尔森,就是在此挽救了她的生命,而李秀英没有倒下去,她在南京军事法庭上,成为日军屠戮最有力的见证人,更到日本法庭之上,为了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挺身而出。

就在李秀英当年生活的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诉说着南京大屠杀后,这座城市继续的苦难,慰安妇的受害者当然不只南京一地,陈列馆里也纪念着两千余位受害的台湾妇女同胞,她们大概怎么也想不懂,竟有人称这种非人道的生活来自于自愿。

断裂的去中国化教育,让南京大屠杀避入了课本与教育间的幽暗角落,政客可以振振有词,课本上还是提了,但难以掩盖事实,这样的教育,无法让下一代认识到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就如同课本上也提到了孙中山,但是编课本者,似乎更乐于让下一代见到明治天皇,甚至于胡志明的照片和生平。去中国化,难道不是一种恐中症,让下一代割断了历史文化的脉络,才会感觉到自己似乎是无根的漂萍,让政客可以随意摆布。(作者为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