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研究之父:地球变暖1.5℃升温比预期更早突破
全球变暖研究之父:地球变暖1.5℃升温比预期更早突破,美中可能且必须合作。(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26日报导,35年前提出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全球变暖研究之父」汉森受访表示,美中合作是可能且必须的,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全球性的政策和协议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美中两国像是同坐在漏洞开始渗水的船上,必须同时修复那个漏洞,即获取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还必须从船里往外舀水,也就是反射阳光。必须同时做这两件事,必须更好地定义科学,并达成共识。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1988年6月23日,美东室外气温达到36.7℃,时年47岁美国太空总署(NASA)戈达德太空研究所主任汉森(James Hansen)在国会听证会上向世人警告世界即将遭遇的危险:NASA有99%的信心认为,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已导致全球变暖,并正在改变气候,极端天气出现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科学家和历史学家普遍认为,35年前这场听证会首次将「全球变暖」这一概念公诸于众,成为气候变化问题关键转捩点。
35年后的今天,2023年或将成为地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科学家认为,地球上一次出现这种高温情况,可能要追溯到约12万年前的间冰期。
汉森的预言正在一点点实现。然而他说,实际情况可能会更糟。
11月2日,他的最新研究《全球变暖正在酝酿之中》(Global warming in the pipeline)正式在Oxford Open Climate Change发表,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指出,与工业化前时期的平均气温相比,未来十年地球变暖可能超过摄氏1.5度,并且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摄氏2度。快速升温意味着各国在2015年达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中设定的目标将无法守住。
这项新研究由汉森和十几位其他科学家的同行评议成果组成。他们透过研究一系列古气候数据,包括极地冰晶和树木年轮的数据、气候模型和观测数据,总结出地球对于气候变化比科学家原本以为的更加敏感。
汉森认为,气候变暖正在加速。他在研究中指出,「我们正处于气候危机的早期阶段」,并警告「已经在酝酿之中」的全球变暖将继续高涨,把全球气温推至比先前预测更高的水准。
汉森的研究认为,变暖加速的原因与太阳输入能量和地球输出能量的不平衡,地球对气候更大的敏感性以及航运污染减少,从而减少空气中可以反射阳光的硫颗粒的数量等因素有关。
澎湃新闻报导,82岁汉森教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受访表示,希望这篇论文传递的资讯能够在今年阿拉伯联合大公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架构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引起各国重视。以下为国际与美中合作汉森受访部分问答内容:
澎湃新闻问:你曾提到美国和中国需要合作来解决气候问题,但国际上的合作似乎面临很多挑战。你认为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更好地协同应对气候变化?
汉森答:国际社会确实面临很多挑战,合作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首先,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没有国家可以单独解决。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全球性的政策和协议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合作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双方可以共同承担责任,采取措施减少排放,并分享清洁能源技术。这需要建立信任,增加透明度,确保合作的可持续性。
事实上,我有学生现在在中国,还有中国籍同事。我认为科学家保持合作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的政府理解所需的故事。
我看待这个问题的方式是,就像一艘船上两个主要乘客是美国和中国。有个漏洞开始渗水。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同时修船修补漏洞,即获取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还必须从船里往外舀水,也就是反射阳光。必须同时做这两件事。必须更好地定义科学,达成共识。我很失望拜登总统没有在他的任期开始时与习近平主席友好讨论,因为如果这两个国家争斗不休,解决气候问题将非常困难。
澎湃新闻问:我们还有足够的机会吗?美国和中国会有足够的意愿一起应对气候变化吗?
汉森答:我们有机会,但必须有理解这一点的领导人。目前,我认为我们政府没有这样的领导人。他们可能想要减少战争风险之类的事情,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必须共同努力。必须考虑年轻人的未来。从历史上看,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一直能够看到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