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国年味最浓的地方,在东北大集

不知道你们那里的年味怎么样,反正上流君已经沦陷在短视频里的东北大集里了。

只恨自己没有平替,抱着手机过干瘾,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去东北赶一次大集。

原因无他,实在是因为东北大集太太太勾人了!

热腾腾的烧烤冷面豆腐脑,黄澄澄的炸糕、粘豆包,泡在水盆里一咬一汪水的冻梨,大鸡、大鹅、大肘子、猪头肉,能铺半个操场的各色冰棍雪糕……简直就是吃货天堂。

东北大集,就重在一个大字。

以有百年传统的蒲河大集为例,蒲河大集光占地面积就有2万多平方米,大约能顶三四个足球场大,一眼望不到头,即便你不买东西,一个多小时都逛不完。

同在沈阳的祝家大集,占地4万多平方米,造化大集占地5万多平方米,比蒲河大集还大。

然而,面积大,还不是东北大集唯一的优点。除此之外,大集上卖的东西无所不包。

活体大鹅现杀现卖,15一斤,鹅:瑟瑟发抖。

烤大猪蹄子,现场选购,现场火烤,问就是吃了赚大钱。

现场“喀嗤”大马哈鱼。

还有大棉脑、大棉猴儿和大棉裤。

让人不得不怀疑,大,是不是东北人的平均追求。

不过,东北大集上最好玩的,远不是这种平平无奇靠体积和质量取胜的农贸市场产品,踏进集市的包围圈,最能让隔壁小孩和南方人欲罢不能的,应该是那些稀奇古怪的特色吃食,以及早就走出大城市的童年回忆。

从祖父母小时候就有的冻梨、粘豆包,父母小时候吃的饼干、糖瓜,到你小时候喜欢的烤冷面、辣皮子,应有尽有。

△来源:图虫创意

过年要用到的节庆用品一站购齐,村口二大爷喜欢的年画,东北特色的各色大小福字、财神、春联、窗花、灯笼,贴门口的、贴窗台的、贴炕头的、贴三轮车后备箱的,甚至贴厕所的,要啥有啥。

红秋衣、红秋裤、红裤衩,也都得安排上。

△来源:小红书@长白岛地出溜

在东北零下十几度甚至二十几度的气温下,室外就是天然大冰箱,这给大家创造了在集市上交流一些非常规早市商品的条件。

东北大集上的雪糕摊,一块钱一根还买十送一,成箱抱走也不是不可以,简单收获快乐,刺客远离我。

东北大集也是全国唯一在室外交易各类冷冻水果的市场。

在东北,冻水果的种类格外丰富,比较常规的像冻柿子、冻梨、冻黄桃、冻海棠果,还有不太常规的“高级”货,像冻葡萄、冻香蕉、冻草莓。

冻海鲜也是东北大集上的一类特色。成筐成筐的冻带鱼,铺陈一地的嘎牙子鱼,成麻袋的鱿鱼、小墨鱼、小黄鱼、大黄鱼……赶上查干湖冬捕开渔,附近的大集没准还有新鲜的大鱼头。

△来源:微博@靓雅雅vivian

如果是年货大集,那鸡鸭鱼肉也是少不了的。与抠抠搜搜的城市菜场不同,在东北大集,买猪肉都是“半扇半扇”买。

跟精致的都市生鲜超市也有所区别,同一只猪牛羊身上的不同部位在这里绝无三六九等——无论是前尖、后座、腰条还是腱子,要哪给你切哪,价格差别不大,谁也不要过分高贵。

大集上现场杀猪、现场灌血肠这种场面,可能出了东北,也少有人消受得了。

东北特色农副产品也少不了。老话说得好,“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逛大集,怎么少得了老山参呢?

△虽然乌拉草的地位早已被鹿茸取代,但老山参的头把交椅还稳稳坐着|来源:@官子旅行

土榨油在东北也是很有地位的,任你电视广告吹得天花乱坠,在东北人眼里,大豆油,还是赶集打的香。

逛大集,大人们采购必需品,孩子们眼睛盯着各类小吃。

热腾腾的粘火烧、粘豆包,谁看了都得停下脚步;巧克力味和酸奶味儿的炸油条让人不做选择干脆各来一份;烤冷面、豆腐脑也可以坐下吸溜一碗;夹辣条的煎饼果子可以当中午饭边逛边吃,再配一根裹满孜然和辣椒面的大烤肠,用东北大集最常见的标语,那就是“嘎嘎香”。

△粘豆包要配苏子叶蒸的|来源:图虫创意

还有炸串、卤味、大碗麻辣烫,各色点心、干货,无论是赶集的还是上货的,走过路过,称几斤花生瓜子,打一袋散装白酒,在冰天雪地里整个小马扎就地一坐,就着串儿吸溜着热辣的粉条子,对新年的期盼和心气儿,随着热腾腾的蒸汽慢慢攀升。

△来源:图虫创意

谈及过年,白山黑水的大东北,可能是全国上下年味儿最足的地区之一。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东北人为了过年可以有多拼。在东北,基本上刚入腊月,大家就纷纷开始准备年货。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可见,从小年起,东北人就开始一趟一趟地赶大集。

但事实上,大集在东北,并不是只有年关上才有,很多地方一年到头都有定期的集市。

现在的东北大集,跟遍布全国的早市文化一样,源自古时候定时定点的集市贸易,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

以辽宁沈阳的蒲河大集为例,蒲河大集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自发形成的牛马市,是“六畜”和各类农贸产品的交易市场,逢公历2、5、8开集。只不过类似的集市年关前更为火爆。

相比从六朝时期就开始拥有集市的中原人民,因为地理和当时种种政治因素,东北的集市起步相对较晚,基本上从明清两代才开始。明万历年间,官府在军屯附近圈了两个地儿设立“互市”,方便当地军民跟外邦人做买卖。

到了清代中后期,因为一些不可抗力,清廷几乎是半公开式地开放了东北老家,对大家圈地盘偷偷做买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产生了一些生意兴隆的经贸重镇,以及腰缠万贯的“辽宁商人”。

△清末集市

跟很多地方先有农民再有自由集市,随后演化成城镇这样的发展方式不同,东北的集市,最初大多是朝廷官员在空地上设立的,是真正的“0起步”。

如今东北很多的城镇,是基于曾经的集市而存在并发展的。贸易依托于集市,集市汇聚人口,人口集成乡镇。可见集市是东北限定下,聚拢人气的大功臣。

东北集市分大集和小集,区别不是人多少,而是“卖的啥”。只有“蔬菜酒肉”上市的集市那是小集,而卖木植和牲畜的集市才是大集,清代的县治所在地往往就是大集所在的集镇。

△1880年的中国集市

像前文说的蒲河大集,阳历尾数369开集的造化大集,阳历尾数147开集的祝家大集,双日开集的茨榆坨大集,以及阳历尾数147开集的望花大集等知名的沈阳大集,在历史上都是“牛马市”出身,所以才叫大集。

而各地的小集有的随着人口的聚集和行政区域变迁,规模逐渐扩大,也有的逐渐演降级变为当地的早市。

但对东北人而言,他们是不会说“逛小集”的。

因为每个地方多少都有几个属于自己的特色集市,流通着东北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东北崽子们“好吃的管够”的人生理想。在他们看来,赶集一律都是“逛大集”。

△大连露天市集|来源:图虫创意

而像比邻俄罗斯的黑龙江绥芬河的大集,则吃足了边贸红利——这里的大集会经销俄罗斯商品,甚至有两国邮票、首日封、纪念封、旧唱片、军装等等东西。毕竟,一个冷知识,俄罗斯人也是会赶大集的。

不同于开放的江南和富饶的中原,东北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在最早的时候,便是随着集市的出现慢慢繁荣的。种地、生产,然后拿去集市上卖,再从集市上买回必需品。

这样的生活让赶集这件事,成为东北人祖辈们生活的核心,而这种深藏在血脉里的日常,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东北人。过大年、逛大集,早已变成了这一代80、90后的童年记忆。

△长春大屯市集|来源:图虫创意

东北朋友说,从三四岁的时候开始,每年大年二十七八,他就和两个哥姐坐上二叔的三轮车去赶大集。

到了地方,二叔二婶会先去给各家称包饺子的五花肉、排骨、猪头肉,买鞭炮、年画、瓜子花生和糖瓜,如果手头富裕,还会买点点心和“光头”(一种饼干)。

临走之前,他们几个孩子能自己挑点喜欢的东西,例如糖葫芦、泡泡糖、奶油蛋糕等等。

他记得有一年也是兔年,他挑了一个小兔子灯笼,提手上安一节五号电池就能亮,让他成为全村最靓的崽。

△来源:@靓雅雅vivian

另一个佳木斯的朋友说,他家里在镇上开了个五金店,每逢大集家人就要去摆摊,寒假里,他天不亮就要起,跟着父母开着车去集上。黑龙江的冬天冷得刺骨,赶集的时候要穿得格外合适——

要厚,但不能太厚,要透气,不然汗闷在里面,反而容易冻伤,大棉鞋、大棉袄和露两指的夹棉厚手套是标配。

即便起得早冻得狠,赶集的日子那段记忆依然令人回味。大集上的新鲜事多,好吃的好玩的也多。

家里不需要帮忙的时候,他就跟其他摊贩的孩子一起跑出去疯玩,有人家里卖炮的,分大家一把摔炮;有人家里摆烧烤摊儿,可以蹭一口小腰子;中午到了饭点,拿十个气球皮跟隔壁摆摊的大娘换个大煎饼,乐呵呵。

很多漂泊在外的东北人都说,自从离开家,再也没见过像东北大集上那么便宜的物价。

一百块在大城市可能点不了三顿外卖,但在东北大集,水果轮堆卖,蔬菜的价格是毛,瓜子拿瓢舀,现烙的饼论斤称,一百块可以买出一大家人一星期的饭菜绰绰有余,来来往往的人买东西都是十几斤起步。

△来源:大众点评@爱吃的小胖

“自从离开东北,我再没吃过五块钱的盖饭和一块五的煎饼。”有人说。

而来逛大集的南方人也可能会被东北人的豪迈所震惊。当你试图用逛南方菜场的风格称两个冻梨时,豪横的东北大爷一脸淡然地表示:“俩还卖啥?送你了!”“够吗?不够再来点!”

△来源:@吃货的胃艺术

东北大集物价低固然有近几十年来经济下行的因素在,但其中不免蕴含着属于这片土地上人民独特的脾性——简单,爽快,直来直去,重人情。

无论天气再怎么冷冽,条件再怎么恶劣,冷空气冲不淡人的热情,东北人的日子就是要热热闹闹地过。

而东北大集里蕴含的年味儿,也把这一年来人们对好日子的期盼拔到了顶峰——放肆这一次,东西撒开了买,吃的撒开了造,鞭炮声一响,一切的不顺利都被丢在身后,新的一年,一切都还存着希望。

作者| Likely

编辑|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