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粮食稳定安全供给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本报评论员栗玉晨

仓廪实,天下安。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保持自身粮食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性。只有用中国人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既抓物质基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也抓机制保障,做到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保障、责任压实,我们就一定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在10月2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对外发布了这一消息。与此同时他也指出,虽然稻谷、小麦供需状况较好,但玉米产需缺口还比较大,大豆仍然主要依靠进口,全国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确保粮食稳定安全供给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相关报道见06版)

仓廪实,天下安。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保持自身粮食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性。中国14亿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保持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减少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对国家发展大盘子的冲击,减少粮食生产领域的外部依赖,确保国家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自主性,进而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

总体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我国在实现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后,今年夏粮再获丰收,秋粮收获也已过了八成,大头丰收到手。随着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布局持续完善,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稳固,中国人的饭碗在自己手中端得更牢。同时也要看到,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粮食安全还面临着不少挑战。例如,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耕地撂荒现象较多;目前我国在核心种源、高性能农机装备等领域距离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种子产业的“卡脖子”问题尚未解决,农业科技实力薄弱制约粮食生产能力;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加之受极端气候、能源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增大,这些突出而紧迫的现实问题,都决定了全国粮食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就目前来看,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达到了“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粮食安全战略要求,保住了底线。而从长远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粮食总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产需缺口将长期存在,粮食产需的结构性矛盾也较为突出。从品种看,稻谷和小麦等口粮库存充足,但优质强筋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产量不足,供需趋紧。而随着居民对肉蛋奶及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长,饲料用粮需求也将增加。对此,必须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关键点,防范和化解当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绷紧“紧平衡”下粮食安全这根弦,就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只有让“长牙齿”的硬措施真正发威,十八亿亩耕地才能实至名归,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才不会被做手脚。在此基础上,尤须扩大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减低对海外市场的依存度。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只有用中国人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我国种子供应虽然总体有保障,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种业自主创新仍有差距。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若遭遇冲击,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是当务之急。

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在粮食供需“紧平衡”状态下,既要盯着有限的耕地,也要把思路打开,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既抓物质基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也抓机制保障,做到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保障、责任压实,我们就一定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