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数成长幅度不太快? 别大意「指数型传播」

●蔡明叡/媒体作者

指数传播

病毒是指数型传播,这绝对没错,但为何确诊数却是线性增加?

先来说个病毒传播原理,通常认定上第1个传播者出现,先传染给3个人,这就是第一传播圈,如果没有完全防堵下,到了第二圈就会是3X3=9人、第三圈则是3X3X3=27人。以目前确诊病例的第一圈至少10人为例,其实第二圈就突破百人,那到了第三圈的保守感染人数就会达到近千人(10X10X10=1000)。

这也是为何在上周四(13日),本土确诊案例增加到10多例时,在IG上提到「不要以为没事了,后面更可怕」,就是基于病毒传播原理,当已经不确定确切感染者时,基本上病毒已经以指数型模式社区传播。

因此病毒传播绝对是指数型,看到病例破千也千万不要恐慌。

▲病毒传播是指数型。(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确诊数据须以区间来看

这几天看到有些媒体人发文,从5/15的180例到5/16的206例本土确诊,就称作「好加在,没有指数上升」对于这样的说法,恐怕只会让一般人在认为高峰危险期已过,因而出现防疫松懈的状况。那相信大家又会好奇,为何确诊数没有指数型上升?

其实,一般人往往只看单日的确诊数字来下定论,但医学上的病毒传播是指感染者而非确诊者,所以要看到指数型上升的确诊数,必须是用区间时间内的确诊总量来看,而非单日的数据就会呈现出来,加上每日的确诊数字会与检验量能及患者出现症状警觉采检有关

新北市立联合医院板桥院区急诊室外设立快筛站。(图/记者李毓康摄)

为何确诊数字是线性增加?主要是因为现在所看到的确诊病例,大多都是四月底、五月初被感染的患者,已经出现相关症状因此采检确诊,随着有症状/无症状的采检人数增加,本土确诊的人数就会跟着上升。

当然,许多人问为何不直接全国普筛,是因为这样做毫无科学意义,有些感染者无症状或正在潜伏期,就算采检后是阴性也不代表没有感染,因此检验要用在刀口上,有症状者快速确认是否感染,才能维持紧急时期医疗量能。现在的我们该怎么做? 就是戴上口罩闭嘴。如果借镜各国的防疫模式,最有效的就是不要走动,就能大幅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台湾医疗量能相对足够,COVID-19其实没有那么可怕,目前临床重症率大约2%,只要做好患者分流,让轻症与重症分开得到治疗,就能即时阻绝病毒传播控制社区疫情

全民拚防疫!待在家追剧是个不错的选择。(图/取自免费图库pexels.com)

决战疫情 人人有责

大家扪心自问:「过去一年,你从没松懈过一秒钟吗?」

台湾是大家的,有事也要一起走过。寻找源头已经不是现在的重点,大家越在恐慌的现在,越该积极合作,而非四处猎巫找人负责,因为防疫是每个人共同责任。未来一周或许确诊数字会很可怕,但只要翻过高峰就会见到低谷

切记,战胜疫情,要戒慎但不恐惧。

热门点阅》

陈建仁/台湾防疫的成功关键与未来挑战

► 台湾原来没有超前部署 疫情未达高峰 短时间难清零(黄韵如、郑如韵

王任贤/防疫政策难自保 良好卫生习惯才是万灵丹

汪志坚/本土疫情强势袭来 就从「这点」亡羊补牢!

●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蔡明叡」脸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