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缩冷胀?全球暖化严重 动植物体型大幅缩水!

全球气候暖化影响植物体型普遍都在「缩水」,青蛙也愈来愈迷你。(图/取自网路)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气候变化杂志里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受全球气候暖化影响,动植物的体型普遍都在「缩水」。该报告作者之一、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学家大卫比克福德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平均气温每上升1℃,物体型可能缩小3%-17%,动物体型缩小的比例可达6%-22%。「」

泰国大水台风莫拉克肆虐、南北极冰川逐渐融化北极熊濒临灭绝……这些骇人听闻的事实,都是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近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植物和动物也开始改变其活动范围与行为,以适应气候的变化。

例如在苏格兰某个岛上绵羊,过去的24 年来,体型平均缩小了5%。高大威猛的北极熊,在与近百年的 300个北极熊头骨标本对比后发现,如今北极熊在过去百年来体型缩小了2%—9%。

然而动物个头缩小的原因何在?大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卫国解释说:「动物体型缩小的原因有很多。动物个体大小与温度变化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根据生态学贝格曼定律解释,在现生恒温动物体型的地理变异中,同种动物生活在较冷气候中的种群,其体型比生活在较暖气候中的种群大。动物个体大小对温度变化回应的生理机制还跟牠的代谢水准生长速率性成熟年龄等诸多因素有关。」

据有关资料显示,科学已经建立起「气温与个体体型理论」,该理论指出,在低气温环境中饲养的动物成年后个体较大;相反,在温暖气温中饲养的动物成年之后个体较小。科学家目前还未发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但正在积极研究中。

杜卫国研究员又说:「目前,此一生物现象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其内在机制的解释还需要大量资料来佐证。」

按照「冷缩热胀」原理,随着温度升高,物体体积应该增大才对,动物怎么还反而缩小了呢?杜卫国解释说:「冷缩热胀是物理学原理,而全球变暖导致动物体型缩小,则属于生物学原理,两者概念不可混淆。动物体型随气候变化缩小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学现象,用冷缩热胀此一物理学原理来解释是不正确的。」

此外,还有其他研究人员表示,动物与「物体」不同,气温升高使得动物只需较少的体脂肪便可生存下去。于是有些动物体型在气候变暖的现实日益缩小。

动物体型大小还会直接影响牠们的繁殖能力,一般来说,个体小的动物所繁衍的后代比较少。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体型变化会影响动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科学家称,生物进化未来可能更青睐个头小的动物,因为在各种资源波动增大的情况下,它们更容易满足自己的能量需求。随着植物体型的缩小,食物链上端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必须摄取比以往更多数量的食物,来满足自己的能量需求。对于像人类这样的温血动物,可能不会存在这样的困扰。但是温血动物只是地球动物中的一小部分,一旦不同物种缩小的速率不尽相同,那么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可能会被打破,从而加速某些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