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位環太平洋火山帶 建築物是全世界最抗震國家之一

日本发生强震,石川县轮岛市受创严重,图为当地民房坍塌。(美联社)

历经多次大地震灾害的日本,从过往经验中,持续加强当地建筑物防震能力以及教育民众防灾演练意识,希望能借此降低地震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纽约时报报导,日本地处于地震活跃的环太平洋火山带(Ring of Fire),由于国内经常出现大地震与海啸,频率之高让日本得以在过去100年来,想方设法让国内建筑物成为全世界最抗震的建筑物之一。凭借着投资、政府法令以及当地对地震风险高度敏感的工程文化,帮助日本得以在强大地震中拯救生命,并在每次地震后实施更新的保护措施。

强震后,石川县加贺市一处商业建筑的墙壁坍塌。(路透)

例如历经19世纪末的美浓尾张(Mino-Owari)地震,以及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夺走超过14万人性命,让日本积极研究更坚固的建筑物并推出新的营建标准;接下去的数十年,每次发生大地震都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实践和法规。

日本当局目前仍在评估1日石川县(Ishikawa)地震灾后受损的程度,日本放送协会(NHK)报导,当地消防单位已接获多起房屋倒塌及民众受困的通报。

1995年发生阪神大地震造成6000人死亡后,日本投资数十亿美元于打造更安全建筑结构的技术研究以及让国内老旧建物更加稳固;到了2011年,日本东北部海岸发生芮氏8.9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以及造成福岛电厂发生核灾时,许多建筑物已经受到安全措施保护,例如加装额外的钢支撑、橡胶垫和液压吸震器等。

大阪环球影城的游客在地震时蹲在空旷处避难。(路透)

该次造成超过1万9000人死亡的地震后,日本随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建造或重建高大的海堤来保护沿海社区,同时建立自动警报感测器来提醒居民并关闭防洪闸门;除此之外,地震和海啸演习对于日本民众来说也已是常态。

专家表示,日本的建筑法规比美国更为严格,美国当局采用了保护性较低的最低标准,并由个人决定居住的建筑应有多少抗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