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迁都西安,世界将会怎样?

作者|馍小贝

出品|夹馍星球

中国古装电视剧有一个题材大库,即明史。代表作《大明王朝1566》,在豆瓣评分高达9.7分,和87版《红楼梦》并列为评价最高的国产剧。

大明这个朝代很有意思,表面看起来一本正经,往背后一瞅,全是荒诞的事情,让人既好气又好笑,也就成了文艺创作的热土。

最近正热播的是高希希执导的《山河月明》,走的也是正剧的路子,但比起《大明王朝1566》,用料不够猛,节奏也慢,评价不是很高。

可圈可点的是对太子朱标这个人物的塑造,着墨较多,弥补了之前影视作品的欠缺,我们看到了一个被悉心培养却因为早逝而功亏一篑的悲剧故事。

而朱标之死,与西安有关。

剧中第28集,朱标被委派巡视陕西,结果遭遇风疾,也就是今天的中风,瘫痪不起,回南京后不久就去世了。

那么,朱标为什么要巡视陕西?剧中交代了一句:父皇有迁都的打算。

也就是说,如果朱标不死,明朝的都城很可能要迁到西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01为什么要迁都?

迁都之事,从朱元璋登基当皇帝那时就在考虑了。

朱元璋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5岁,他从一个流浪和尚变身为农民起义军,因作战勇敢、聪明能干,得到元帅郭子兴的器重,还把养女马姑娘嫁给他,从此开始了草根逆袭之路。

经过数年时间发展,朱元璋拥有了一支队伍,并于1356年率兵攻占了集庆,改名应天府(今南京),作为他的大本营,在周边“广积粮”,壮大实力

元末农民起义军有多支,在把元军打败后,在江南形成多个割据势力,谁都想把对方吞掉,自己当老大。朱元璋靠着名将徐达、军师刘伯温等人相助,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称帝建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朝廷自然就设在了应天。

应天也叫建康、金陵等,是“六朝古都”——三国孙权,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曾在这里建都,是个“龙盘虎踞”之地,但是这些王朝都比较短命,最长的东晋也就103年。

明朝成立后,主要任务是北进,彻底推翻元朝的统治。这时候,应天的位置局限性就显现出来,距北方太远,鞭长莫及,不便于调度资源和控制北方的辽阔地区。

在这时,迁都之事就徘徊在朱元璋的脑海。有人建议可以将都城设在汴梁,以前叫开封,是北宋的首都。

1368年4月,在大军北上时,朱元璋到汴梁考察,觉得可以作为重要的军事中转地,遂改汴梁为北京,同时改应天为南京,形成“两京制度”,因此时还未到迁都时机。

徐达指挥的明朝大军,一路所向披靡,在当年8月就攻占了元朝的大都,改名北平(今北京),元朝正式灭亡。

明朝的全国性统治开始,疆域扩大,是该到了迁都的时候。

于是,朱元璋又去汴梁详细考察了一次,但最后改变了主意。历经多年战乱,汴梁周边已是民生凋敝,并且地形太开阔,四周无险可据,不安全,并不是理想的首都之地。

之后,朱元璋又启动了第二个计划,想把都城设在自己的老家安徽濠州,一方面可以满足衣锦还乡的虚荣心,一方面也便于控制北方。

说干就干,1369年,下令开始建设,按照南京城的规格来打造,并将濠州改为更好听的“凤阳”,因为府地设在凤凰山之阳。

凤阳建了6年,眼看就要完工了,洪武8年,朱元璋前来巡视,验收工程,回去后,又突然下令不建了,不再凤阳设都了。

对外的理由是说劳民伤财,花费太多,为了体恤百姓,不搞了。真正的原因还是觉得凤阳的条件不够,此地本就贫瘠,朱元璋是讨饭出来的,供给困难。

并且,凤阳在南京西北部200公里的地方,也不算太北,依然解决不了管理北方的问题。

朱元璋说收手就收手,但是对于炒房客来说,可是一个大打击,一夜回到解放前。时代的雪花落下来,到了个人头上,都是一场雪崩。

那么为啥不直接选北平呢?一方面当时元朝残余力量还在北边草原和东北地区活动,北平并不安全。灭掉元朝时,都城损毁严重,资源都得从南边运,初建的王朝没有这么大实力。

既然没有更好的地方,朱元璋就把南京作为建设的重点,进行了一番翻新和扩建。洪武11年,改南京为京师,同时取消汴梁的“北京”地位,算是正式定都南京。

朱元璋暂时断了迁都想法,但这个事没做成,对于一个偏执狂来说,还是很难受的。随着时间推移,南京宫城的基地又出现了沉降现象,这让朱元璋又动了迁都的想法。

1391年(洪武24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陕西,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考察西安,是否合适建都。

西安当时叫西安府。洪武二年,徐达平定陕西,改元朝时的行政区划“奉元路”为“西安府”,这是“西安”这个名字的缘起。

此时朱元璋已是63岁的老人,预估到自己很难完成迁都计划,想让他心爱的太子把这个事做成,而在这之前,再把他扶一把。

对朱标来说,本来这一趟旅程应该是他选择房产投资的起点,没想到最后成了生命的终点。

02太子朱标的悲剧

朱标是朱元璋与结发妻子马姑娘的长子,从小被寄予厚望。明朝建立当年,朱标13岁,被立为太子,注定是要接班的人。

他也因此成了“鸡娃”,各门功课都得拔尖。朱元璋请了当时最有名的学者宋濂先生当私教,给了儿子最完整的儒家教育。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朱标宅心仁厚,像个知识分子,缺乏狼性,这是最让朱元璋担忧的地方。人不狠,站不稳,一路拼杀逆袭的朱元璋,太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了。

儿子做不到的地方,他就帮儿子去做,扫清他的一切障碍。

为了不让其他的儿子染指最高权力,朱元璋实行藩王制度,一旦成人就把他们派往各地就藩,给一块封底,拥有独立的兵权和行政权,像个小王国,花费由朝廷来支出。

亲王不能管理全国行政事务,不奉召不能回京。一句话,只要乖乖在自己家躺平就行。

但是为了巩固边防,朱元璋把三个年长的儿子,分藩到北边沿线:二儿子朱樉封为秦王,驻地西安;三子朱棢封为晋王,驻扎太原;四子朱棣封为燕王,镇守北平。

他们或多或少会参与军事行动,说起来是历练,但很容易培养自己的实力,埋下祸患。

朱元璋更不放心的是那些跟着他打天下的人,一开始采取的是联姻政策,把女儿当道具,嫁给大臣家。比如,大女儿临安公主嫁给韩国公李善长之子,寿春公主嫁给颍国公傅友德之子。

随着元朝残余势力的威胁减弱,朱元璋对大臣们越来越不放心,怎么看怎么觉得他们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反”字。

什么人才让人放心呢?死人。

1380年(洪武13年),朱元璋借“谋不轨”罪,处死宰相胡惟庸,并大举诛杀牵连的人员。随后,他废除了宰相制度,胡惟庸成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宰相。

胡惟庸案持续十年,最后朱元璋把起兵时就跟随他的李善长也杀了。

当时朝臣人人自危,大臣上朝前,都得与家人诀别,弄不好就回不来了。就像你不知道怎么回事,健康宝就弹窗了。

对父亲这些残暴举动,朱标是极力反对的,还曾和父皇发生冲突,也在私下保护过受牵连的人。

对此,有个传说,朱元璋让朱标去拿放在地下的一棵荆棘,朱标怕扎手,犹豫着没有去拿,朱元璋便将刺一一拔掉,递对他说:“我把刺剥光了给你,难道不好么?”

《山河月明》这部剧的前半部分,一条主线就是讲朱元璋如何培养太子,朱标又是如何看待父皇。因为很多事他没法做主,又不敢违逆,造成内心积郁,身体自然不会强壮。

到了1391年(洪武24年)8月,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陕西。

这个情节在《山河月明》不过两三分钟的戏份:朱标到了西安府,二弟朱樉来迎接,两人登上城墙,接着镜头一转,南京的朱元璋接到消息,说太子受了风疾。

太子在西安到底做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受风寒,并没有详细交代。因为这些事在历史上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没人说得清,只能了解个大概。

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

乙丑,命皇太子巡抚陕西,上谕皇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向命汝弟分封其地,已十数年。汝可一游,省观风俗,慰劳秦民。”

意思是说:天下的山河,数陕西最为险峻牢固,你弟弟分封在这里已十多年了,你可以去旅游一趟,看看当地的风俗,并慰劳下老百姓。

记载里并没有提到迁都的事情,但是在几年前(洪武九年)的《明太祖实录》里记载,监察御史胡子祺曾向朱元璋建议,迁都西安,认为这里地理位置安全,关中物产丰富,适合建都。

后代学者研究,认为朱标去西安就是考察迁都。清代张廷玉修《明史》,梳理了整个过程,并写道:“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

对于这位培养了几十年的儿子,朱元璋也想借机把他的威望进一步树立起来。朱标去的第二个月,朱元璋还命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蓝玉等大将,到关中朝觐太子,相当于大阅兵。

搞这么大阵仗,不只是给足太子面子,想必背后也是有更大的目的。

11月份,朱标回朝,身体已经不行了,第二年(洪武25年)4月25日去世,年仅38岁。

同年12月,朱元璋在《祭光禄寺灶神文》中写道:“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定,只得听天。”

这件事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朱元璋本欲迁都的想法,只是太子去世,他心灰意冷,也就罢了。

他没有想到的是,最终是自己的四儿子朱棣完成了明朝迁都的任务。

03我要从南走到北

朱标死后,在犹豫了几个月后,朱元璋最终决定还是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储。

相比朱标,朱允炆显然实力更弱,要保护他的位子稳定,做爷爷的朱元璋还得继续拿起斧头,继续砍路上的荆棘。

此时,明朝能带兵打仗的大将,老的老,病的病,在军中位置最强的就是蓝玉。

蓝玉性情暴躁,粗鲁无礼,朱元璋称他“不学无术,勇而无礼”。这样的人,按说威胁不大,因为没有那么深的城府,也没啥耐心,成不了大事。但只要活着,看起来就不放心。

洪武26年(1393年),蓝玉因谋反罪被捕,由此开始在全国大肆搜捕“蓝党”。从“胡党”案到“蓝党”案,朱元璋把明朝开国功臣大都清洗掉了,手段之残酷,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虽然当时太子去世,但朱元璋子嗣多,晋王、燕王都颇有谋略,外姓人其实不可能有机会。所以,很大可能是朱元璋自己碰瓷,获得一个莫须有的杀人借口。

朱元璋想为孙子朱允炆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但安全往往也意味着真空,就像身上没有病菌,也就形不成免疫力。

朱标的去世,打破了皇权和王权的平衡,“兄终弟及”的想法像一条毒蛇,钻进了几个亲王的心里。

这样的危险,朱允炆和他的大臣自然感受到了,开始了削藩的改革。但他们忽略了,削藩是需要实力的——要把本来给狼的肉,再从狼嘴里拿出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朱允炆显然没有这个实力,良将都被爷爷给杀光了,年轻的人又不顶事,谁来抵抗叔叔们呢?朱元璋未曾预料,自己的一番好心,最后成了一杯苦酒。

1399年,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南下,4年后,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

后来流传说,建文帝没死,是逃到了海外,所以朱棣才会派郑和下西洋搜查,但始终没有答案。

朱棣继位后,北平作为他的“龙兴之地”,地位陡然提高。他就将北平改为北京,并通过行政设置、财经支持、军事扩充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北京的地位,成为仅次于南京的大都市,

相比之下,南京城总是让他感到不安。对他关照有加的父兄,被他夺取位子的侄子,在地下怎么看他?虽然杀了一大批前朝旧臣,但谁知道还有多少反对势力,隐藏在周围?

远离南京,回归北京,是他必然的选择,迁都之事势在必行。

永乐七年,朱棣北巡,在北京万寿山为他和皇后选定了坟地,开始兴建陵墓。这标志着他已决定迁都。只是很多人认为劳民伤财,时机还不成熟。

永乐十四年,朱棣主持召开重臣会议,讨论北京营建和迁都问题。经过这么多年,反对的声音逐渐被削弱,而明朝此时财富的积累,也能够支持营造新都,最后达成共识。

1420年(永乐18年),紫禁城建成,朱棣颁布迁都诏令,明朝正式迁都北平。

朱棣在新的都城只住了4年,就病逝了,太子朱高炽继位。朱高炽从小是在南京长大的,跟着爷爷朱元璋生活,他对南京有感情,此前也不同意父亲的迁都之举。

并且,他生活节俭,希望能节省开支,而南北漕运耗费太多,所以他准备将京城迁回南京,并开始做舆论准备,比如在北京的衙门前面加了两个字“行在”,即临时的意思。

但是,朱高炽身体不好,皇位刚坐了8个月,就病死了,回迁未能完成,遗诏说要迁都南京。

太子朱瞻基继位,即宣德帝,他又是跟着爷爷朱棣长大的,对南京没感情,想留在北京,但又不好违逆先皇的遗诏,所以用了一招两边糊弄的做法来延缓时间:

一方面,他在南京启动修缮工程,给人感觉是要迁都;另一方面,他又在北京为先皇修建陵墓,这个举动基本断绝了回迁南京的可能性,因为陵墓都在北京了,去南京没有意义。

过了三年,回迁的声势小了,宣德帝便停止了南京的修缮工程。但是他在位的时候,一直没敢去掉北京各衙门前的“行在”二字,所以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首都,一直没定。

宣德帝死后,儿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正统帝。正统6年(1441年),皇帝正式下令去掉“行在”二字。至此,北京重新取得了京师地位。

明朝开国以来持续了70多年的定都问题,才算最终解决。

回首一路走来,如果朱标不死,首都可能就是西安;如果朱高炽不死,首都可能就是南京……老人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很有道理的。

要说悲剧,小贝认为最悲剧的人物还是朱元璋。一辈子算计,想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上,为此不惜大开杀戒,但人算不如天算,最终哪一头都没算准。

再往前数,就是秦始皇了,做着一世、二世……千秋万世的美梦,但不过二世就倒了。

只要是人,就逃不脱自然规律,而世界的恒定规律是不断在变化,不是人为能安排和掌控的。所以,人呀,还是善良点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