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颜慧

面对一些投资、集资理财活动时,如何防范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

首先,看一看。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国务院金融监管机构官方网站,查看公司资质、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股东实力、行政处罚、是否列入经营异常目录等,查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其次,想一想。投资前认真思考集资者的宣传内容,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这些宣传是否夸大其词,是否符合逻辑和常理,不要轻易被假象迷惑。

第三,问一问。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咨询专业人士,必要时可到公安机关咨询,理性分析,切忌冲动投资。

与此同时,防范非法集资还需要谨记“三要三不要”:要理性,不要侥幸,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要稳健,不要冒险,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是投资骗局,投一次就血本无归;要警惕,不要盲目,“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名额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人的话术。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属于非法集资行为,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大类:以非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依法无资格从事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