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 两会·最热烈

2024年全国高校普通、职业本专科毕业生1179万人,比去年增加21万人,创历史新高,这也让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再度成为社会热点。

通过扩岗、定招、建立招聘补贴制度等措施,国家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一系列条件,高校毕业生也在不断调整自身就业预期,近年来到中西部地区、基层一线、中小城镇、小微企业就业的比例不断提高。

“但由于招聘需求减弱、毕业生人数增长的供需矛盾凸显,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刘林带来了一份关于就业的提案,结合调研,他认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应在前期各项措施基础上,进一步远近结合、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具体建议可概括为“两个拓宽、三个精准、三个优化”。

一是拓宽国内升学渠道。刘林认为,今年及今后一定时期持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高校本专科招生规模、毕业生就业规模已先后于2021年、2022年突破千万大关,招生、就业“双千万”阶段至少将持续十年左右。随着基数增长,更高层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势在必行。

他建议有关部门建立研究生扩招专项行动,并着力解决制约研究生扩招的师资、宿舍等关键瓶颈问题,采取大力度、超常规措施,确保在不断扩规模的同时,稳定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是拓宽国际留学渠道。一方面扩大国家留学基金公费资助留学范围、规模,另一方面发挥留学基金委等机构联系国外高校面广、专业性强的优势,免费为毕业生推荐更多的留学机会,并提供公益或者普惠留学指导服务,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三是精准统计。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统计口径的科学性、精准性。应客观看待缓就业、慢就业现象,毕业后仍专心备考(考研、升本、留学)等群体规模数以十万计,而现行的就业统计与服务还不能适应这个趋势。

刘林建议,将有其他选择意向、暂时不需要就业的群体单独列出,不纳入当期就业统计基数,建立精准、科学统计口径,并根据他们的需要给予一定的缓冲期,及时跟踪后续情况,延长服务周期。对灵活就业应根据不同情况建立不同的认定办法,不要一刀切,力求反映真实就业情况。

四是精准招聘。针对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招聘信息渠道不畅通、有效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建议支持社会招聘中介服务平台与学校合作,鼓励优质、诚信招聘平台入驻校园提供专业服务,同时由有关部门牵头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全国招聘信息资源共享、精准推送。

五是精准补训。科学缓解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岗位招不到人与人找不到工作岗位现象并存,客观认识高校毕业生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一方面高校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由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如滞后性)的客观存在,这一矛盾会长期存在。

他建议,国家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补充培训专项计划,针对就业量大的战略新兴产业用人需求,对有需要的毕业生提供免费培训,从而有效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

此外还有优化招聘环境、优化职业发展和优化兜底措施方面的建议。

具体包括,进一步清理各种隐性就业歧视,国有单位应带头消除招聘中学历门槛、资历条件过高(超过岗位实际需要)等不合理规定,积极营造公平、清朗的就业环境,减轻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

进一步优化直播带货、网络创作等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等就业新业态的社会保险制度,并在国家职业目录中赋予正式职业名分,给予相应社会地位,提高上述新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引力,提升职业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水平。

动员、鼓励社会力量对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对于无经济收入来源的失业毕业生及时给予失业保险基金救济,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就业,让兜底措施更加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之外,刘林还关注到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场合论述了科学教育的意义、内涵和方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印发后,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从总体上看,科学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突出问题包括:顶层设计不够精细,规划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重视程度“上热中温下冷”,社会共识有待进一步凝聚;课程、教材等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创新;科学教育资源开拓不够,社会力量参与科学教育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结合前期调研,刘林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规划先行。由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新时代科学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体现新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可行便于实施,并将其纳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作为教育强国系列支撑之一,充分发挥顶层设计规划、引领作用,并建立相关制度,防范科学教育被变异、造成新的内卷。

二是营造氛围。开展科学教育宣传推广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主阵地作用,同时动员在家长中、学生中有影响力的社会媒体参与其中。

三是完善体系。立足新目标新要求,重新修订中小学科学教育教材,创新课程体系,并督促各地各校落实教材、课程配套实验实训条件,避免“黑板上做实验”,完善科学教育体系,提高其吸引力、培养力。

最后则是拓展资源。针对科学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建议将科学教育专项经费列入教育财政预算必有项目之一,并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公益性机构(科技馆、博物馆)参与科学教育表彰制度,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更多普惠服务,同时合理制定科学教育购买社会服务的价格标准,灵活运用招标、邀标、定点采购等适宜形式,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参与到科学教育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