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切实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李实给出三大举措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等六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力求长短兼顾、务实有效。

在政策出台的背后,“如何让老百姓敢消费?”引发市场热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7月3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通过消费能力提升,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日前,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在百川论坛——“政党与现代化:中国与世界”2023研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遇到了问题,居民收入处在一个低速增长阶段,再加上未来不确定性的不断增加,进而对居民消费带来很大影响。

李实指出,实现共同富裕包括“扩中”和“提低”两大发力点,相对来说,“提低”的难度更大,也是关系到共同富裕能否实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谈及如何“提低”时,李实给出三大举措。

实现共同富裕,现阶段更多要瞄准低收入人群

“共同富裕”一词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市场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当前,推进共同富裕具体怎么走?“现阶段更多还是要瞄准低收入人群,而且很多低收入人群都在农村,农村占的比重非常高。”李实指出。

李实指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提低”比“扩中”更重要。“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是低收入人群,很低比例的高收入人群,要想把中间的人群比重扩大,只能是使低收入人群不断地提高收入,让他们变成中等收入人群,只有把‘提低’做好了,‘扩中’自然就实现了。”

不过,李实也指出,“扩中”的问题在于收入和就业的不稳定性。“一部分中等收入人群是有技能的进城农民工、外来人口、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怎么通过政策措施来稳定他们的就业和收入,让他们能够在中等收入人群的行列当中不掉下去,确实需要一些特别的政策来帮助这些人群。”

“另外,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自主创业人群的帮助。”李实表示,“现在自主创业人群越来越多,而且这些人群干得好就是中等收入人群,干得不好就是低收入人群。从此次疫情的影响来看,营商环境也非常重要。”

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可以从三大方面出发

“我们需要一整套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这个体系分成三大类内容。”李实强调。

第一类政策是要给低收入人群赋能。李实表示,收入低的人有一定劳动能力,但是因为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能力有限或能力比较低,从这个角度来说,怎么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健康水平、教育质量,都是需要考虑的。

第二类政策是更多平等权利。李实认为,由于户籍制度问题,一些法律制度、政策对低收入人群就业和创收起到限制性作用,如何让他们有更多平等的权利,将来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非常重要,包括就业机会的均等、择学自由,以及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

第三类政策是善行。“我们看到相对贫困人口有近2亿人,其中有不少人没有劳动能力,有一部分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尤其是农村的老年人。这部分人我们要靠社会福利,靠社会公益等,从而有助于提高没有劳动能力的、需要社会救济的人群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李实指出。

在他看来,尤其要大幅提高农村养老保障待遇水平。李实举例称,中国的养老金待遇差异显著,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内部都有差别。“比如,公务员养老待遇和农民养老待遇相差太大,很多省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待遇一个月是100块钱左右,低于当地的贫困标准。所以这方面还要做很多工作。”

李实还指出,“提低”需要公共财政支出,而支出的钱大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大蛋糕,在发展中通过增量改革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社会福利、收入,进而缩小收入差距;二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来实现“提低”的目标。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