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联手工研院迈能源载具第一步 进军氢燃料电动车
工研院材化所所长李宗铭(左)与三阳工业经理吴奕成签约。(三阳提供)
三阳工业于研发领域持续不间断,宣布与工研院举行签约仪式,双方正式合作氢燃料电动车技术开发,于创新能源载具领域迈出第一步。第一阶段双方将针对超高压氢气的储存技术共同研究、设计与开发,并将此技术使用在氢能源电动机车上。
三阳工业经理吴奕成指出,台湾具有相对完整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供应链,只要政策建构好,相信产业定能快速跟上配合,未来氢能源在台湾一定也会有机会与优势。
氢气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氢燃料电动车是使用氢或含氢物质通过燃料电池以产生电力,再以电力推动电动机,再行推动车辆。在氢燃料电动车研究领域,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氢的储存。氢的密度很低,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将超高压的氢气储存于气瓶中,同时兼顾使用便利性,就是这次合作的第一阶段目标。
针对高压储氢瓶技术,工研院应用40多年所累积的厚实技术基础,相较于传统龙门型的纤维缠绕专用机,本次合作案使用高自由度的多轴机械手臂,配合自动化缠绕制程系统,用于生产氢气瓶内胆,大幅降低建置成本,也更具小量多样的生产弹性,具有高安全、轻量化、耐腐蚀特色。
使用的材料范围涵盖高温硬化至中低温硬化、干式缠绕或湿式缠绕等客制化材料技术及配套材料制程设备,结合三阳工业累积超过一甲子的车辆工程创新研发能力及丰富的车体开发经验,是这次双方合作的重要碁石。接下来期能互相运用双方的专才达到综效,发展氢能源电动车以及相关应用技术。
材化所所长李宗铭谈到,年轻时第一台车是野狼125,当年标榜以四行程引擎「四档直上阳明山」,在早期普遍二行程引擎的市场中独树一格,机车的发展从二行程、四行程引擎到现在电动车以电池取代引擎,而燃料电池也是未来的重要替代方案,相较于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限制了里程数,氢燃料电池更有续航里程的优势,单趟完成破百公里或甚至台北到台中的距离,这才是未来电动机车的理想型态。
推动本次合作案的三阳工业协理邱颖峰表示,为了实现环境的永续发展,需要不只一种的交通解决方案,若能将氢气安全地运用在车辆上,相信会是未来交通载具达到真正零污染的最佳方案。